韶关实施城市提升计划,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
春节将至,韶关市民欣喜地发现,以往的一些交通拥堵“黑点”变顺畅了,而市区小岛慢行系统的建成,也让市民茶余饭后散步、运动都有了好去处……市区环境的变化,让很多韶关人赞赏不已,自发制作焕然一新的韶城美景在微信“朋友圈”传播。
城市提升给韶关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产业项目攻坚方面也是喜讯不断: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珠江东岸产业合作区、“华南数谷”、五大物流基地等一批重大发展平台抓紧谋划建设,一批龙头项目已经签约;县域发展生机勃勃,温泉文化旅游节、农产品博览会、围楼文化节……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一个接一个,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到处涌动着争相发展的热潮。
2016年以来,韶关市确定了振兴发展的三大主题工作,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城市提升、县域发展,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加快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韶关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春天。
提供产业共建新动能
1月5日,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工作第八次联席会议提出,将着力推进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合作共建,以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韶关配套区核心区为总目标,每年推动不少于20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是振兴发展的核心。2016年,韶关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率队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组织召开7场韶关专场招商推介会,全年签订项目300个,总投资250亿元。韶关市政府分别与中能建公司、白云电气、京城机电、浪潮集团、美国硅谷科技咨询委员会、新雪域公司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城市旧貌换新颜
新春将至,韶关市区的一些交通节点、农贸市场、河堤路段等旧貌换新颜:西河桥西端交叉路口等7个交通拥堵节点整治工程完工;兴隆农贸市场和启明北农贸市场之前脏乱差的现象不复存在;而小岛慢行系统的建设,更是让改造后的环河沿线成为韶关的亮丽名片。
城市是振兴发展的重点,只有下决心提升城市,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才能聚集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资本。韶关计划三年投资300亿元、实施133个项目,力争“年年见成效,三年换新貌”。2016年全年完成投资52.6亿元,开工项目47个、竣工24个。
在加快推进芙蓉新城建设方面,日均发送旅客18000人次,韶关市区唯一一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正稳步推进;计划总投资63.5739亿元、市区规模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芙蓉新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建设工程将启动。
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
南雄大力实施“六大战略”,主要经济指标领跑韶关;翁源着力打造三大高速公路经济增长极,县域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乳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商贸物流“四大产业”,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新丰县构建“一核两翼三轴四园(区)”发展新格局,全力创建韶关主动融入珠三角加快发展先行区;仁化、始兴、乐昌纷纷结合当地实际撸起袖子加油干。
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攻坚、城镇整体提升、改革创新、农村综合治理、民生保障等六大重点行动正在各县(市、区)轰轰烈烈地展开,争先进的热潮正在形成。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毕式明
【通讯员】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