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互联网+医疗”覆盖全市103家医疗机构800万人口
有统计显示,预计到2020年,佛山的常住人口将达790万人,禅桂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220万人。而早在2015年,佛山的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就已达到了80.47岁,这意味着对养老和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昨日的禅城区人大代表团分组讨论中,市人大代表、市一医院副院长章成国提出了一个关于养老的话题,引发关注。他指出,目前佛山还没有一间三级康复医院,特别是卫生系统还没有一家康复医院,应当考虑在市中心选址建设。
现状:卫生系统暂无康复医院
“目前,佛山只有民政部门有一家康复专科医院。”市人大代表、市一医院副院长章成国表示,虽然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禅城区健翔医院、三水区增康颈腰椎医院自称是康复医院,但并不是真正的康复医院。而同济康复医院正在向康复医院转型,也还没有达到康复医院的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佛山的79家医院(含公立医院63家,民营医院16家)中,仅有民政部门的南海福利院康复中心(二级)属于康复专科医院类型。此外,有康复医疗内涵(包括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的医院56家,占70.9%。有康复科针灸推拿科床位的医院占48.1%,床位占医院编制床位的4.8%。调查中,部分医院的康复科实际上并不符合卫生部的规定,而有些针灸推拿科甚至同时挂康复科的牌子。
建议:市中心建三级康复医院
“佛山应考虑在市中心选择新址新建一间三级康复医院。”章成国书面建议称,完善三级康复网络,可以促进不同级别医院、社区之间转诊渠道的发展,为不同康复期的病人提供序贯式的康复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家人的陪护探视,促进病人的康复。“这不仅可以为作为佛山地区的康复培训基地,还可以不断培养更多的康复人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而打好基础。”
“也可以考虑在医院的原地上扩建康复医院,好处是临床工作的衔接较好,但是涉及对周围居民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解决。”章成国表示,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6年12月2日印发“佛山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明确规定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为佛山市级康复中心。然而,该院尚未达到康复医院的标准,虽已向康复医院转型,但因所处地段问题,发展空间明显不足。
声音:除了“筑巢”,还要“引凤”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康复科医生有60.8%是中医和其他专业的医生,真正属于康复医学科执业范围的只占18.7%。而在无康复床位的医院,这一比例只占到14.9%。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康复诊疗的医生49人,只有2人属康复医学执业范围(占4.08%)。章成国指出,除了缺少康复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康复设备等以外,专业人才的短缺也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章成国表示,为了不断做大做强养老和康复,政府除了积极“筑巢”外,还需努力“引凤”。“在加强佛山康复医学从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来引进高层次康复医学人才。”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