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梅城用水难,今年可破题

南方+ 2017-01-11 10:34

【访谈嘉宾】

李剑明 政协第七届梅州市委员 广东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向明 致公党梅州市委会辅助位、梅江区总支主委、梅州智友企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罗文斌 梅州市水务局供排水管理处主任

罗应滔 梅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小熊 梅州日报网友

2222

【话题背景】

梅城用水难问题,近两年来日益突出:水压低、出水量少、就连低楼层的用户也成为用水难灾区,江北、新县城等地的部分小区外墙成片的抽水泵,都快成为梅城新街景了。梅城用水为什么这么难?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自来水压上不去带来的烦恼什么时候是个头?

【话题访谈】 

生活用水供求不对等 新增水厂有望缓解用水难

清凉山水库是梅州城区主供水源,目前城区粤海水务一共有三间水厂,分别是西桥水厂、江南水厂和东升水厂,每日可供水量为21万吨,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居民用水量不断增加,三间水厂总供水量的最高峰已达25万,但仍然无法满足梅州城区居民的每日用水量,而住户增设抽水泵并不是解决用水难的长远之计。

网友小熊家住华侨城,在她看来用水难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小区外墙密密麻麻的抽水泵。到了用水高峰时段,几乎是与其他住户抢水用,晚上没水白天接水已是常事,半夜被抽水泵工作的“轰隆”声吵醒,也是无奈。小熊是嘉应学院的学生,学校停水已经习以为常。梅州粤海水务公司副总经理罗应滔,表示,城北地区属于梅城供水系统末梢部分,供水量本就较少,碧桂园等小区的建成也加大了城北地区的供水困难。

为了解决梅州城区的居民用水难问题,自2015年起,梅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着手建立新水厂:新城水厂(20万吨/日),争取在2017年投入使用。新城水厂投入使用后,将有四个自来水厂联网供水,将对梅城用水难问题起到缓解作用。

管网老化问题显著 升级改造耗时长

梅州市水务局供排水管理处主任罗文斌坦言,梅城供水管道老化问题来由已久,有些管网是50年代后期建设的,管道管网老化,漏水损失较大,要解决梅城供水难问题,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供水管网的升级改造。

现在改造的主管网主要以调整布局为主,需要改造的小区数量多,目前只能以先急后缓的方式逐一进行改造,目前粤海水务正式投入两年来,供水部分投资了近两亿元,但因为城区供水历史缺口比较多,系统改造的时间会比较长。罗文斌表示,管网改造势必对梅城用水造成影响,争取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管网改造工作,缓解市民用水难问题。  

建议:增设水源地 加大宣传力度

政协第七届梅州市委员李剑明认为,加快梅州城区饮用水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可解燃眉之急。注重备用水源的选址与水源地保护,同时利用清凉山水利枢纽三级电站至西桥水厂原水管作为自来水供水管,既可降低管网建设成本,解决原水和自来水重复横跨梅江河的困扰,又能实现自来水自压供水,降低输水成本。

致公党梅州市委会辅助位、梅江区总支主委罗向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与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梅城用水难问题,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了解更多有关梅州供水改造的相关内容,了解管道改造的问题所在,互相理解更能促进梅州水务改造建设。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 马吉池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