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2016年东莞十件实事完成情况如何?看这里!

南方+ 记者 2017-01-09 07:51

1月8日2017年东莞“两会”正式揭幕了。过去一年,东莞市政府圆满完成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十件实事共36项工作中,14项超额完成,占39%;22项全面完成,占61%。

具体完成情况如何,南方+带你看!

一、提升社会安全指数

强化全市命案防范和打击工作,确保现行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5%,破案率达到94%。深化平安出租屋建设,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实现警综系统和自助申报系统采集人数均比2015年增加20%;加大出租屋管理执法力度,改变过去对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违法行为不处罚或处罚少的状况,实现查处案件数比2015年提高20%。开展“以案说防社区行”活动,全年共开展不少于2500场次“以案说防社区行”活动,联动群众共同推动社区治安管理,从源头改善社会治安环境。

完成情况: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强化命案防范和打击工作,全年现行命案发案数同比去年下降10.32%,破案率达96.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深化平安出租屋建设,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全年警综系统采集人数2517642人,同比增加65.2%,自助申报系统采集人数2445712人,同比增加70.3%;严格查处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全年查处案件数同比提高96.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开展“以案说防社区行”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4500场次,发动群众共同推动社区治安管理,从源头改善社会治安环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

增加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学位供给,2016年向随迁子女提供约33600个学位(含优惠政策群体),其中,公办学校提供学位约28000个,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5600个。继续发放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学生财政补助,对就读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在校生给予财政补助,小学生每年每人补助127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补助2155元。投入2亿元,对民办学校给予财政帮扶,用于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民办中小学扶持专项资金、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对民办学校教师发放从教津贴,对校车运营给予补助等项目支出。投入约8000万元,建成松山湖中心小学分校。

完成情况:全年共为随迁子女提供了35071个积分学位(含积分入学和优惠政策),比去年增加了6740个学位,增幅23.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就读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的在校生给予补助,小学生每年每人补助127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补助2155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全年投入2亿元,对学前教育、民办中小学发展、民办学校教师培训、民办学校教师津贴、校车运营、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民办学校委托管理、民办学校推进信息化等给予财政补助。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投入约8000万元,建成松山湖中心小学分校,于9月1日开学。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三、加强食品安全保障

实施食品安全快检快筛和监督抽检,全年完成快速检测3300批;完成生产环节抽检1800批,流通环节抽检2000批,餐饮服务环节抽检1000批,并定期发布食品抽检质量信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实现80%的镇街在各社区(村)建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队伍。组织开展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大课堂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市527家学校,惠及约100万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微信公众号,及时传递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完成情况:全年完成食品快筛快检6932批次。完成食品生产环节抽检1800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97.0%;完成食品流通环节抽检2013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99.6%;完成食品餐饮环节抽检1098批次,合格率为96.4%。全年发布17期食品抽检质量信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全市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33个镇街(园区)均在各个社区(村)建立了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队伍,实现全覆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组织开展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大课堂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完成对527家中小学校百万学生的食品药品安全全覆盖宣传教育;已开通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微信公众号,定期对外发送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四、继续提高特殊群体保障水平

继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新开办不少于6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实现有需求的村(社区)100%覆盖;新增符合条件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2000名,使全市享受该项服务的老年人增加到17500名。继续提高全市低保家庭食品、燃气及水电补助标准,每人每月补助标准由60元提高到80元,惠及约17800名低保对象。继续实施“银龄安康行动”,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惠及9万名老年人。继续落实惠渔政策,对申请更新改造渔船且符合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条件,符合政策性保险条件且购买了政策性渔业保险的渔船和渔民实行财政补贴,100%落实惠渔政策。

完成情况:全市完成6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的开办任务,实现了有服务需求的村(社区)100%全覆盖,享受该项服务的老年人人数达到17523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按照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向全市全部低保对象6028户、共11912人,发放食品、燃气及水电补助1521.17万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实施“银龄安康行动”,全年为9.03万名本市60周岁以上五保户、低保户老年人,以及7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引导、帮助发生意外伤害的老年人申请理赔,督促承保企业做好理赔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落实惠渔政策,全年受理3批次更新改造渔船贷款贴息补助申请,累计贴息补助约119.4万元;审核发放2期政策性渔业保险补贴约24万元,惠及渔船89艘、渔民244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五、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方便市民出行,开通地铁2号线载客试运营;建成地铁2号线旗峰公园站周边公共自行车系统。提升跨镇公交服务能力,新开通东莞巴士运营的跨镇公交线路26条,新增东莞巴士运营的跨镇公交运力600辆。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完成水乡大道沙望路口改造,完善港口大道简沙洲口、环城路刘沙立交跨线桥等7个点的交通安全设施。实施对尖岗岭桥和莞樟立交等一批市区桥梁加固维修,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完成情况:地铁2号线已于5月27日正式载客试运营;地铁2号线旗峰公园站周边公共自行车系统已于12月16日全面开始试运营。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提升跨镇公交服务能力,东莞巴士全年新开通跨镇公交线路27条,新增跨镇公交运力643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整治道路安全隐患,完成水乡大道沙望路口改造;完善港口大道简沙洲口、环城路刘沙立交跨线桥等7个点的交通安全设施。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全年完成对尖岗岭桥和莞樟立交等一批市区桥梁加固维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六、加大信息惠民建设力度

建成不少于20000个无线接入点,覆盖市内公共服务区域,为市民免费提供WiFi服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系列化、课程化、精品化的微课资源10000节;向义务教育阶段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或者薄弱学校推送不少于20000节的慕课优质教学资源;向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或者薄弱学校送课到校不少于3000节;引进、开发和应用5000课时义务教育教师研训慕课资源,实现30%教师利用慕课资源学习。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投入约6000万元,建成“数字城管”平台一期项目,促进市区城市管理现代化。完善出入境自助办证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办证渠道。

完成情况:全年全市通过新建和整合的方式建成无线接入点26763个,全部上线开通网络运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全年建设微课资源10432节;向义务教育阶段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或者薄弱学校推送慕课优质教学资源180210节次;向中低收费民办学校或者薄弱学校开展送课到校5093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0790人利用慕课参与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和安全培训,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人数的72.3%,共计1847400学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投入约6000万元,建成“数字城管”平台一期项目,实现市级平台与五个二级平台联动运行。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建成市公安局出入境自助办证厅,实现24小时对外服务;33个镇街公安分局已至少配备1台自助办证“一体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办证服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七、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优化整合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提高补助标准,每对夫妇补助905元;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提供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服务,其中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孕妇)1.5万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1.5万人,共免费筛查3万人。提高我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及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部分待遇标准,发挥基金最大效用,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医疗需求。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对全市社区居民、学生、普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完成培训5万人次。

完成情况:印发《东莞市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和《东莞市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操作细则》,每对夫妇补助标准提高到905元。全年全市完成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孕妇34201例,完成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24901例,完成17745对夫妇免费婚前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社会医疗保险部分待遇标准已从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包括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以及调整住院补充医疗保险有关支付比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全年全市完成对社区居民、学生、普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应急救护培训51000人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八、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整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使PM2.5年均浓度达40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年评价值控制在176微克/立方米以下。加强大气监测能力建设,新建不少于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并联网实时发布数据,建成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超级监测站一期工程。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建成凤岗竹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谢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桥头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和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度,完成不少于26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

完成情况: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08,与去年同比下降3.1%(下降代表有改善),PM2.5和臭氧平均值分别为35微克/立方米和16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2.8%和2.3%。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建成黄江、中堂、桥头、清溪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已联网到市空气质量实况与预报发布平台;建成大气复合污染超级监测站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建成谢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桥头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松山湖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凤岗竹塘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建成截污次支管网264公里。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九、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有针对性地实施系列创业补贴政策以及帮扶和鼓励就业政策,大力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多渠道促进创业工作;推动和帮扶9000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扶东莞生源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2.5万人次,加快提升我市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完成情况:印发和实施《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办法》、《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一次性创业资助办法》、《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办法》等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完成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大力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全年共向1630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4030万元;推动和帮扶10136名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东莞生源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报到199人,目前已就业199人,就业率100%。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全年全市组织开展劳动技能晋升培训25050人次。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十、提升文体生活质量

建成数字文化馆一期工程,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完善历史文化教育设施,投入约5800万元,完成海战博物馆室内空间及《鸦片战争》展览设计制作。实施家庭教育惠民工程,完成家庭教育讲座活动1000场、家教活动100场,电台活动50期,惠及群众20万人次。完善群众体育设施,继续升级改造99个篮球场;全市新建或改建20个小型足球场,免费对市民开放。推动和开展马拉松长跑、万人自行车骑行活动等全民健身运动,带动全市30万人次参与健身活动。

完成情况:建成数字文化馆一期工程,吸引群众参观超过3万人次;完成东莞文化网络电视平台及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库管理系统开发;整理数字文化资源204个,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完成海战博物馆室内空间及《鸦片战争》展览设计制作工程,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全年全市共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活动1995场,组织家教活动114场,电台节目55期,印发宣传资料近10万4千份,惠及75万余名群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完成99个篮球场升级改造项目、20个新建或改建小型足球场项目,免费对市民开放。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成功举办2016东莞松山湖国际马拉松暨科技文化交流日活动等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指导羽毛球协会、棋类协会、毽球协会、体育舞蹈协会、网球协会等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带动全市超过30万人次参与健身活动。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注: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冯文美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