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微信养生党,怎么破?

南周知道
2017-01-04 10:10
+ 订阅

养生帖子中包含的恐惧、猎奇、鸡血等因素,迎合的是人性的弱点,一旦个体的信息辨别能力较弱,轻易就上当受骗了。此外,父母对养生帖的轻信,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孤独情绪的一种排解。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父母是微信养生党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事。

(视觉中国/图)

听说,如今困扰年轻人的一大难题是,父母是微信养生党,该怎么办?

《生于碱性,死于酸性》《仿瓷餐具致癌》《喝豆浆可导致乳腺癌》……很多人三天两头就可以收到父母转发来的文章,许多文章一看标题,就觉得可笑,但还是架不住父母的唠叨,要求你按照养生帖说的那样生活: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这个要扔掉,那个东西要买一点……一旦你跟父母说,这个是假的,不可信,父母却总是不听劝。很多人只能无奈地接受养生帖的狂轰滥炸,甚至后悔将父母带进了微信这趟浑水。

难道我们就没辙了吗?一味埋怨父母是养生党,倒不如细细思量下,父母为什么会相信?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免受这些垃圾信息的侵扰,也让自己免受侵染?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把微信养生党都封了,见一个杀一个就清静了。这听起来解气,做起来有难度不说,关键在于,即便封杀了养生党,父母也极有可能是“搞笑党”“低俗党”之类的。为何这么说?

很多来自乡村、但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中的朋友发现,自己的朋友圈里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身边的同事朋友,他们是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他们关注的公号是南方周末、南周知道、新京报读书周刊等,转发的文章是关于鲍勃·迪伦、人民币汇率、特朗普对华政策分析、最新影讯等;而另外一个世界,是他的乡亲和发小,他们是秀兰、翠花、桂芳、大强、二饼,他们关注的公号是“XX揭秘”“XX搞笑”“XX养生”,转发的文章标题是,“不看就没了”、“震惊了”“出事了”“教你几招”“删前速看”……两个世界泾渭分明,透露出了信息接收的不同。

很多人说科技打破了许多隔阂和阻碍,抹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如微信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的父母与信息社会相连、与外部世界相连。可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他们对于信息的接收也不同,微信可以让帮助许多人接收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却也让一些知识层次较低、辨别能力较弱的人接收了太多的垃圾信息。这样一来,人与人的信息水平,不是平衡了,反倒是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愈发悬殊和不均衡,这就是信息壁垒。

父母沦为养生党,可以说是信息壁垒的一个必然结果。如果父母受教育水平有限,这就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对养生、谣言、低俗、心灵鸡汤等内容更感兴趣,因为这些帖子中包含的恐惧、猎奇、鸡血等因素,迎合的都是人性的弱点,一旦个体的信息辨别能力较弱,轻易就上当受骗了。

因此,面对父母养生帖的狂轰滥炸,第一个应对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父母的辨别能力有限,我们就耐心一点,帮他们澄清,他们的医学知识有限,我们就帮他们普及。他给你转发一条谣言,你就转发一条辟谣贴给她,她给你转发一个养生帖,你立即转发一个澄清帖给他。久而久之,父母可能(只是可能哦)就开窍了。

“养生”朋友圈截图。(资料图)

因为寂寞,所以相信?

父母沦为养生党,子女除了埋怨外,自己是否也有责任呢?

这让我想起的是,新闻中关于老人陷入保健品困局的报道,许多父母省吃俭用,却轻信骗子,将所有钱用以购置一点价值都没有保健品。子女事后都很纳闷,自己的父母怎么会那么傻,怎么舍得买一堆废品?

认真分析所有保健品骗局,会发现其套路都是一样的,打的是感情牌。推销员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帅小伙,在推销产品之前,他们会把自己扮演成热心的公益人士,一口一声“大爷”“大娘”“叔叔”“阿姨”,三天两头到家里串门,不来了也打个电话聊天,时不时还会送点鸡蛋啊、油啊、米啊等小东西。一来二去,老人与小姑娘帅小伙熟了,甚至把人家当干女儿干儿子,家里有个什么要帮忙的,不是找自己的孩子,而是找自己的干闺女干儿子。到了这个时候,骗子们就可以下手了,骗老人说有个什么保健活动,买多少送多少,老人轻易就上当了。

老人有事找干闺女,相信干闺女,却不是亲闺女,关键在于,老人太寂寞了,陪伴在她身边的“尽孝”的,却是干闺女。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现状,年轻人在外拼搏奋斗,忙于工作,无暇关心自己的父母,有的一个月一个电话不打,一年到头可能都不曾回家一次。但人是社会性动物,尤其是老年人,怕寂寞、怕被冷落,他们需要子女的关心,需要有人耐心沟通,当骗子趁虚而入扮演了这一角色,他们自然轻信于骗子。

同样的道理,父母对养生帖的轻信,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孤独情绪的一种排解。他们想和子女聊天,但他们知道子女可能很忙碌,可能会不耐烦,那转发一些养生帖则成了他们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成了他们与子女交流的一种方式。他们不见得是多么相信养生帖的内容,他们有可能只是想借此,与子女说说话。

因此,在抱怨父母是养生党的同时,也不妨扪心自问,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刷微信,陪父母聊天的时间又是多少?你在微信群里有人插科打诨,为他人的生活点赞评论,但是否有耐心帮父母普及一点保健常识?你每周末葛优瘫在家里,或者驱车数十公里去外游玩,但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你愿意回家看望下父母吗?父母的养生帖固然讨厌,但自己是否尽到了做子女的责任,自己多久没向父母表达关爱了?

父母转发的养生帖背后,有可能是寂寞,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是欲言又止的关爱,对于此,子女们又看懂了多少呢?

编辑 洪鑫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