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到底有多可怕?

南周知道
2016-12-30 10:07
+ 订阅

2016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你收获了什么?工作努力了吗?买房了吗?结婚了吗?小目标实现了吗?

如果你悲伤地摇头,埋怨自己单身又贫穷,那你要反省的是关于你所不知道的“贫穷”的真正内涵。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贫穷这件事到底有多可怕。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张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日程表刷屏了。

这是继“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后,王健林又一次火了,很多人都被“首富的一天”震惊了。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日程表。(资料图)

“从早上5点到晚上7点,24小时,两个国家,三个城市,飞了6000公里,签约500亿合同……”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当时用来形容科比的勤奋,如今套用在62岁的首富王健林身上也适合不过了,5点出现在雅加达,工作12小时。可怕的是,这几乎是王健林每天的行程,首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天6点准时起床,7点10分到公司,晚上下班回去就8点多了,基本上雷打不动。

除了王健林以外,各大公司CEO也是拼命三郎。李嘉诚、柳传志和俞敏洪每天五六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雷军每天中午饭只有三分钟的时间;苹果公司CEO库克常常工作到凌晨4点;雅虎CEO玛丽莎曾经一周工作超过130小时……

网友热议:“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当你还在睡觉、打游戏时,别人还在工作;当你抱怨贫穷、羡慕别人的财富时,你有试过作出改变吗?当你自我安慰“知足常乐”时,你有想过贫穷可耻吗?

“穷是一种美德,安贫乐道总是值得称道的(泰戈尔语)”,即便困苦生活能给作家带来灵感,他们也宁愿过上富裕而非贫穷的生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作者J.K.罗琳回顾人生时说,贫穷往往带来恐惧和压力,有时还带来抑郁,只有傻瓜才会将贫困本身浪漫化。

《当幸福来敲门》中贫穷的主人公为了给儿子一个安稳的睡眠,在公则里边一只脚抵住大门,双手搂着儿子,自己承担着贫穷带来的一切辛酸。(电影剧照)

贫穷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贫穷是最可怕的恶魔,是最严重的罪行(萧伯纳语)”,贫穷下隐藏着恐惧、焦虑,人性的丑恶。贫穷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研究机构早已注意到一个事实:与中产家庭中的同伴相比,贫困家庭的孩子表现较差。这种差距,也许在幼儿园时就会出现,而且随着这些孩子长大,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家庭收入水平”成了预测其儿童成员成就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美国哈佛大学Mullainathan团队的两个田野研究也得以佐证。他们在印度农村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实验:去检测同一群农民在丰年和饥年时的智商,结果显著地表明了农民们在饥年时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下降。另一个类似的实验是调查1191个家庭年收入在四万美金以下的美国贫困家庭。相比于发工资之前,发工资之后这些人的思维能力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事,这并不是说穷人有原罪,有罪的是贫困而不是穷人,应该消除的也应该是贫困而不是穷人。

如何消除贫困?贫困有多可怕?富人与穷人到底有何差别?什么是贫与富的马太效应?以下这份书单可以让你认识到“贫穷”的真面目。

1、《深渊的居民》

【美】杰克·伦敦

“我写的所有书里,没有其他任何一本书所耗费的心力比得上《深渊的居民》”。这是《野性的呼唤》的作者杰克·伦敦最爱的作品。他深入英国伦敦民间,化装成流落英国的美国穷水手,调查贫困和苦难,在伦敦东区与穷人共同生活了80多天。

这本书里记录下作者在伦敦东区当地观察到的诸多实情,例如居民的住房问题;救济院、临时收容所、游民食堂等地方的真实状况;伦敦游民于夜里不能在街头睡觉的法律规定;还有工人沦落血汗工厂、薪资低挨饿、酗酒,最后走向自杀的社会问题等。

当时伦敦约有50万有类似遭遇的人们。杰克用“Abyss”(深渊)一词被广泛用来指代底层社会,“我一天比一天更加确信,深渊里的人们如果结婚非但不明智,而且简直是犯罪。”

有学者指出,《深渊的居民》是一本关于百年前英国的“社会病理学全书”,对于了解现代社会的种种沉疴仍有极大帮助。

2、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法】埃斯特·迪弗洛

你为什么这么穷?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

关于贫穷,两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班纳吉和迪弗洛花了15年,深入在五大洲最贫穷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贫穷是怎么来的?

教授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他们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和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及希望脱贫的人提供帮助,如果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为避免未来有一天流落街头,此书不妨一读。

3、《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美】 威廉·富特·怀特

这是社会学家怀特的博士论文,1994出版后销量惨淡,“险些沦为特价书”。而1995年这本书火了,怀特的亲身参与研究的行为引发了对于研究者伦理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

1936至1940年,怀特用了近4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科纳维尔进行实地研究。怀特眼中的科纳维尔——是繁华大城市最为灰暗的地带:神秘、危险、令人忧虑。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观察和记述,从“街角青年和男大学生”“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家”两个视觉,还原了真实的科纳维尔,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940年仲夏,怀特离开了科纳维尔,他说“我在一生中,也曾多次从一地迁居到另一地,却从未像这一次那样,有一种强烈的离家的感觉”。

这是一本非常迷人的书,读来如小说一般有趣。如果你真的试图去了解一个社会,那么《街角社会》将是一本最好的指导手册。

4、《贫困与饥荒》

【印】阿马蒂亚·森

如李尔王告诉瞎子格洛斯特,“一个人不用眼睛看就能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许多关于贫困的事情是一目了然的。但这位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却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角度。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发展,相对贫困和贫困概念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应该做些什么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虽然这两种变化不仅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动态地相互联系着,但是,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完全用另外一个来定义。”

当我们离开极端的和原生的贫困时,对于贫困人口的识别、甚至对于贫困的判断都会变得模糊不清。目前,可供使用的贫穷识别方法有许多种,不过,每一种方法中都还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作者选择用“权利方法”、相关模型和案例来阐述饥饿的一般原因和饥荒的具体原因,有人认为,“每次阅读《贫困与饥荒》都是一种道德与理智的修炼”。

5、《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美】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哈佛大学教授塞德希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是类似的: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这与几个关键词:稀缺、管窥、带宽、余闲息息相关,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书中关于“稀缺头脑模式”的警示,是我们这个信息和人口爆炸、平均时间和资源都加速减少的时代的一盏指路明灯。

《稀缺》是备受业界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6、《被驱逐者:美国城市中的贫穷与利益》

【美】马修·德斯蒙德

这本书打败了千千万万的对手,成为了《纽约时报》2016年十大好书之一,同时也是2016上半年亚马逊十大好书之一。

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在书中揭开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贫穷。他记录了8个在美国密尔沃基最贫穷的地区苦苦挣扎的家庭的故事——单亲妈妈、残疾人、吸毒人员等,他们将收入的70%甚至是80%用来缴纳房租,而他们租的这些房子客观地说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因入不敷出,有的家庭面临驱逐、进入收容所生活,有的蜗居于危楼之中,他们在现实漩涡中挣扎与被驱逐。

这本书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德斯蒙德亲自搬到了密尔沃基市的拖车公园,之后又住进了芝加哥贫困北区一间出租屋里。在多年的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后,也针对这一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经过了严谨认真的研究,作者再次将“剥削”的概念引入有关贫穷的辩论中,展示了驱逐是如何像监禁一样给一个人的生活打上烙印的,体现了作者的社会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引发对社会不公剥削和不完善制度的反思。

编辑 洪鑫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