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花样”多,出现这些症状要千万小心

广东卫生信息
2017-01-02 10:13
+ 订阅

心律失常“花样”多

○医学指导: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郭军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健康体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等等,都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郭军解释,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影响甚小。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解析:什么是心律失常?

为了让大家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心脏的结构说起。从结构上来看,心脏可分成四个部分,上部是左、右两个心房,下面对应左右两个心室。控制心跳的总司令部位于右心房上缘的叫做窦房结的组织。

为什么窦房结能控制心跳呢?因为窦房结内有特殊的神经细胞,会像萤火虫那样有规律地放电,心脏的肌肉就按照它的指令有规律地收缩,产生搏动,也就是通俗说的心跳。

当然,这种电流是非常微弱的,不会被人感觉到。由于正常的心跳是按照窦房结的指令有规律的进行的,所以医学上把正常的心跳命名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不断变动的。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窦性心律的心率——也就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应该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但这并非绝对。有人生来稍微偏慢,有人可能稍微偏快。而且,每个人在一天当中也必须是变化的。这和人的身体活动、情绪变化、体位改变都有关系。

一般而言,超过100次/分,我们称之为窦性心动过速;而低于60次/分则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不过,如果你的心率总是超过100次/分或者慢于60次/分,也不必过于恐慌,应该到医院找心律失常专业方面的医生进行咨询。

如果心跳不是根据窦房结正常发出的指令跳动的,那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说明心脏有会异常放电的病灶。医生必须在患者犯病的时候捕捉到心电图,才可以判断这种心律失常起源于心脏的哪个部位,从而找到病因,对其进行治疗。

辨别: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心律失常呢?

从症状上来看,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昏厥、黑蒙等情况。通过心电图等体检也可以发现可疑的问题。然而,这里需要注意,并非出现以上症状就是心律失常;平时体检测心电图未发现问题也不代表你心脏健康。就如上文所言,窦性心律是不断变动的,几秒甚至几十秒的心电图检测未必能正好捕捉到犯病时的情况。心律失常的“花样”很多,我们自身有时也能捕捉到一些症状,最常见的是心悸,患者能感觉到心跳(正常来说我们感觉不到心跳),或感觉到心跳不齐,像要蹦出来一样,有些人还会有胸闷、心慌等表现。除了心悸外,有些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动过速,患者感觉到心跳厉害,速度很快。此外,有些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感觉不到异常,但病情一发作就会晕倒,如室速、室颤等类型的心律失常,这属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并不是时刻发生,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利于抓住心律失常的蛛丝马迹。

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外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穿戴设备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戴在手腕上的,如Apple Watch,小米手环;一类是手指触碰式,如Alivercor心电检测仪;还有一种是内置电极的束胸胸带。绝大部分家用可穿戴设备为单导联心电监测,可以由患者本人随时佩戴并记录心律失常,但通常不是医用的标准12导联,即不能从心脏的不同角度来看心跳是否正常,而且可能存在接触不稳定的情况,对于较为复杂的心律失常缺乏足够的诊断信息。

治疗:根据类型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心律失常有先天与后天之分。遗传性心律失常多为基因通道突变所致。后天获得性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根据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通常包括发作时心律失常的控制、去除病因病灶、改良基质、预防复发等几个方面。治疗方法上可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电复律、电除颤、心脏起搏器植入和消融术等电学治疗方法;外科手术等。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现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近50余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大多医生同意根据药物对心脏的不同作用原理将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钠通道阻滞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剂。至于何种疾病导致的心律不齐以及治疗、用药方法都需要经过医生诊断后使用。 (通讯员 陈杨)

糖尿病致盲  糖网症是“元凶”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黄仲委

由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症)已成为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专家认为,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五年后极可能出现糖网症。一旦发生糖网症,如不及时治疗,致盲率很高,甚至引起严重的青光眼,眼痛难忍,最后只有摘除眼球。

病变:避免糖网症的发生

糖网症是一种眼底疾病,它的形成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的管壁受到侵蚀,出现视网膜内小的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的产生。到了病变晚期,发生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或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力严重下降乃至失明。

目前医学水平对糖尿病无根治的办法,糖网症也不可能根治。而且一旦发生糖网症,它的发展并不会由于血糖的控制而停止。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糖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一定要密切和眼科医生配合,遏制它继续恶化。

渐进:每三个月到半年到定期检查眼睛

早期糖尿病患者多数视力没改变,常常被患者忽视。眼底视网膜分为后极黄斑部和周边部,如果黄斑部还未侵犯,还没有出血或渗出,患者可能不易觉察,但此时周边网膜有可能已经出现了损害,而且正在向后极黄斑部缓慢或者迅速发展。

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尽早到专业医院眼科进行详细检查,以全面评估病变程度与视网膜功能状态,包括视力、眼压、房角、晶状体、虹膜、玻璃体和视网膜。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合OCT、视觉电生理、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等检查。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可以帮助了解视网膜微血管瘤、新生血管范围,其优势在于能更快更准确发现糖网症微细病变。如果玻璃体混浊,眼底不能看清楚时,要作超声波和视觉电生理检查,协助判断视网膜功能和形态。如果眼科检查正常,也需要每三个月到半年到眼科定期复查。

如果不幸已经患上糖网症,一定要在有效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交由眼科控制糖网症的发展。糖尿病引起的眼科并发症除了糖网症以外,还有白内障、视神经病变和眼肌病,这些疾病,眼科检查都会给予关注。

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理想

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针对性的眼科积极治疗,是有可能控制糖网症的,是有可能使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免受失明之苦。糖网症按病情轻重可以分单纯期和增殖期。糖网症早期,可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病变严重者如出现了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必须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并联合复杂的视网膜修复手术,争取挽回部分视力。由于激光及手术治疗方法及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许多原来被认为不可治的晚期糖网症患者仍可恢复部分视力。

西医眼科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眼局部,能配合中医治疗更理想。中医对糖网症的认识是气虚阴伤、血瘀阻络,治疗用药是采用全身与局部灵活辨证,或以益气养阴活络为主,或以补气益阳化瘀为主。对糖网症早期治疗以及晚期的配合治疗有改善症状的作用。要强调的是,目前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无论是激光、玻璃体切割或是眼内药物注射、内服药等治疗手段,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通讯员 张秋霞)

正确认识小儿抽动障碍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    常燕群

案例:近几个月来,妈妈发现6岁的丁丁脸部时不时就会抽动一下,特别是紧张时,常常出现面部抽筋样的抖动,眼角、嘴角处也可以看到抽动,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有时候还伴有头疼,而在心情比较放松的时候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此外,妈妈还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丁丁上课的时候老爱开小差,总是喜欢自己在一边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妈妈带着丁丁来到省城求医,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原来丁丁面部的不自主抽动,竟是因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所致。

抽动障碍不仅仅是面部

抽动障碍,是指以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其中尤以5~10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多见,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抽动障碍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抽动的表现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抽动,如眨眼、耸鼻、撅嘴、做鬼脸、点头、耸肩等,也可表现为发声抽动,如吸鼻、清嗓子、咳嗽、尖叫、犬吠声、秽语等。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可呈现出波动性的特征,新的抽动障碍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障碍状,或在原有的抽动障碍状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抽动障碍状,这些抽动障碍状可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或者玩电脑、看电视时间过长而加重,也可因患儿专心于其他事情,或在放松、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而减轻甚至消失。此外,许多抽动障碍患儿在发生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也可有身体的局部不适感,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等。

引起儿童抽动障碍的多种原因

目前,抽动障碍考虑跟孕妈妈在孕期曾有过高热、难产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窒息或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等病史,孩子自身的一些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各型脑炎、病毒性感染等,或者是在日后的养育过程中,孩子受到某些精神刺激,如家长过于严厉、家庭关系不和、孩子受到忽视等,也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儿童抽动障碍虽然没有明显的脏器损害,但也会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日久则影响记忆力;如果孩子经常因不自主抽动而被同学歧视或嘲笑,被家长和老师责备,则容易使孩子养成自卑、孤僻的性格。

抽动障碍治疗也需注重心理调适

由于抽动障碍患儿表现出来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常被误以为是其他小毛病而导致儿童抽动障碍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家长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怀疑有上述抽动障碍的表现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抽动障碍治疗前应确定治疗的靶症状,即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而有些患者的靶症状是共患症状,如多动冲动、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干预并重。此外,家有抽动障碍患儿,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

1.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这种抽动障碍状,家长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过多地责备孩子,因为越责备,他就感到越紧张,那么不自主地抽动也就越频繁了。家长需要做的是不要过度地关注孩子的这些抽动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2.多跟老师接触,向老师说明孩子的情况,让老师能在学习中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同学能多点理解和帮助他,尽量不要因为他的一些抽动表现而责备、嘲笑或歧视。

3.鼓励孩子多点融入集体,避免过分保护或回避社会交往。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受到委屈,就让采取回避社会交往的方式,把孩子封闭起来,其实,这种回避社会交往的方式,反而是不利于孩子康复的。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点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多点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并教他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过长时间地玩游戏或看电视。(通讯员 彭文斌 林惠芳 林淑彬)

编辑 李珩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