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正在衰落?科技成果转化的实力助推羊城晋级超级城市!

南方网 2016-12-30 17:58

近年来批评广州正在一线城市中落后的论调甚嚣尘上,更有言论称一线城市已经从北上广深变成北上深杭。这些年北上深杭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确实不容小觑,但广州真的就被他们远远甩在身后了吗?不吹不黑,小编今天就从科技创新这方面来告诉你广州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实力。

枢纽广州:平均每天诞生7家高新企业

不久前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感受到广州的创新活力:今年新增新三板企业突破200家,总数达到345家,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高新技术企业呈爆发式增长,今年全市预计新增高企2800家,平均每天诞生7家。

两年间,广州高新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新增高新企业2800家,同比增速加快10倍,总数超过4700家。这一增量,也超过了过去8年的总和。

1天诞生7家高企的创新“加速度”背后,广州作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磁场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广州正在加快构建创新型经济格局,努力打造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引擎,让更多国际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实现转化。

目前,广州有众创空间84家,孵化器179家。从孵化器到高新园区再到城市科技创新廊道,广州已形成完备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

创新链条的逐步完善,带动资金链的加速延伸。以世界知名创投机构IDG在广州建立南方总部为标志,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增创投机构约320家,平均每天新增超过1家。

今年上半年,广州直接融资规模为1.2万亿元,在一线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同比增长52%,增速超过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创新型全球公司也在不断加大在广州的创新投入力度。今年4月,世界500强美国思科公司中国创新中心总部宣布落户广州,将建设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的智慧城,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

根据《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州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将达6000家。从贸易中心到创新沃土,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双创”大潮正渗透进这座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细胞。

政策红利: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终于有办“法”了

2016年,随着国务院各项“双创”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创业创新者不断涌现,“双创”热潮深刻改变着你我生活。而在广东的12月,也到了发年终奖的时候,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给我们发了一个大红包,投票通过了《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分六章五十二条,包括总则、组织实施、保障措施、技术权益、法律责任、附则。

简而言之,《条例》实施后,对企业的亲们来说再也不用追着政策走,而是让政策跟你走。像政府采购政策,普惠性财税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都会陆续登场;

对高校、科研院所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将更加灵活,将赋予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更多自主处置权;

对待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可以采取公开询价的方式确定挂牌交易、拍卖前的基准价格。这充分激发了研发团队、科技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对科研人员也有利好,允许担任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按规定获取奖励和报酬。

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

有了这份《条例》的加持,如果你是科研人员,你的腰包可能会鼓起来;如果你是企业家,你的订单可能多起来;如果你身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会顺畅起来;如果你以上都不是,你会发现你能购买的国产高科技新产品会丰富起来。对广州这个广东科技创新的龙头而言,这更是一份天大的红包。

对标硅谷,国际创新坐标系中的广州雄心

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为人们描绘出了未来五年的新蓝图:广州将强化枢纽型网络城市功能,巩固和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对于正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广州,硅谷就是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标杆。广州目前正在面向全球对标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等国际创新高地,力争成为人才、智力、技术和资本等互动交流的重点城市。

硅谷

根据科技创新规律,要布局集聚国际创新资源,必须有四个硬条件。包括具备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国际一流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国际一流的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体系、聚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从研发、转化、孵化到大企业都在这个地区聚集,才能称得上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而广州,正具备了这四个硬条件。

数据显示,广州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44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今年新增企业研发机构超过900家。

去年以来,广州大力探索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对购买技术成果的广州企业,按技术合同中实际发生的技术交易额的5%给予补助。截至12月31日,广州技术合同登记额预计达280亿元。

随着广州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国际数据集团(IDG)中国区副总裁朱东方表示,接下来将在广州、成都和美国硅谷陆续设立IDG孵化基地。

目前,广州基本形成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广州市新增孵化器71家,累计达190家,新增孵化器增速达108.8%。孵化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及项目近10000家。

广州也拥有强烈的全球化色彩,拥有全球三大浏览器之一的UC浏览器等互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天河力有望在未来3年内达到千亿级的产业聚集规模。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提升了广州信息经济驱动的引领作用。

广州的产业结构也正加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广州招商继续发力,引进注册资本超10亿元大项目75个。

可以说,即便对标的是硅谷这个全球科技创新的龙头,广州也能有底气地说一句未来可期。

结语

广州真的已经掉出一线城市的队伍吗?说了这么多,相信各位看官自有定论。正如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所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快重构。广州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是否能脱颖而出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为这场战役提供了充足的粮草,从“超大城市”到“超级城市”,广州从未落后。

(综合南方日报、广东省科技厅、大粤网)

编辑 丁晓然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