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惠城区提升优质医疗服务今年花了12亿

南方+ 记者 2016-12-29 07:56

用手机就能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检查报告单,为全区近120万常住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近年来,惠城区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惠城区卫计局局长邹忠平介绍,今年,为加强对建设卫生强区打造健康之城的工作指导,惠城区出台了《惠城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改革的任务和时间表;起草《惠城区医疗卫生发展“十三五”规划》《惠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可及性;出台《惠城区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全年区财政在卫生事业方面投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5.68%。

60间村卫生站已完成标准化建设

“我嫁到良井十几年了,孩子感冒发烧还是回到文医生这里看病。文医生给孩子们看病开的药不苦,但是效果很好,小孩不拒绝吃他开的药。”龙塘村的外嫁女文素婷为村卫生站服务点赞。她说,因为医治效果好,离家又近,她一家人有什么小病小痛都来卫生站。

“几年前,村里卫生站设在老旧瓦房里,因为太过老旧,大风、暴雨天我们都不敢待在站里。”惠城区马安龙塘村卫生站医生文立操告诉记者,2014年在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建起了崭新的乡村卫生站。

如今,宽敞的诊室摆放着几张木沙发,注射室、药房、公共卫生室一应俱全,这个只有60多平方米的卫生站整洁亮堂,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村卫生站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服务农村群众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目前惠城区已经完成了芦洲、横沥、马安等镇(街道)的60间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为村民提供好的医疗环境。

同时,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基本确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药养医”得到根治,人均门诊费用从医改前的100多元,2014年下降到61.4元,人均药品费用从医改前的90多元,2014年下降到42.2元。

“人财物”全面升级着重发展中医药产业

惠城区还着重发展中医药产业,全力推广13个镇(街)普及艾灸培训。

一方面启动了惠城区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实现“人财物”全面升级,建成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加强了全区二、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先进技术及设备条件,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和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借助综合性医院综合实力强、资源丰富等优势,建立中医特色浓、优势明显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科,并加强综合性医院及中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同时,推进了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中医馆及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和村卫生室中医诊室建设工作。

今年6月分批次先后组织30多人到苏州“传艾书院”全面学习“艾灸”技术后,加强推动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发展,全面推广中医药传统“艾灸”技术。今年,惠城区举办了健康精准扶贫艾灸培训班,全面普及推广到边远山区镇。其中,11月在芦洲举办的健康精准扶贫艾灸培训班,惠及当地群众和乡医100多人次。惠城区卫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全区13个镇(街)全面普及推广艾灸培训班。

2020年前实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目标

近期,惠城区卫计局起草编制了《惠城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建立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惠城区将在现有3家公立综合性医院的基础上,明确各公立医院的发展功能定位,加强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原则上不再新设置公立综合医院,到2020年,按照“专业齐全、优势突出”的原则,将合并整合后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做大、做强,并达到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标准;推动小金口人民医院择址重建,推进水口人民医院更名为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20年前,两家医院实现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创建目标。

《规划》指出,拟于2018年前筹建区精神专科医院。到2018年底,惠城区至少在一所综合性医院或慢病机构建设有病床的精神专科;到2020年底,精神科编制内床位数达到每十万人口不低于28张。

此外,推动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在江北片区择址新建医院综合大楼,并于2020年前实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创建目标。

《规划》还显示,“十三五”期间,在整合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副科级建制及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定位,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系统地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卢慧 

【通讯员】陈美君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