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干部回乡记:让朗县风光特产走进惠州

南方+ 记者 2016-12-29 07:50

一周前的12月19日,惠州援藏干部李卫华回到惠州。这一次回来,他带了惠州援朗工作组成员及朗县政府办、朗县商务局工作人员等一行10人,组团参加“2016粤东(惠州)农产品交易会暨绿色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

李卫华原任惠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现任朗县县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是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惠州组的成员之一。今年7月,包括李卫华在内的8名惠州援藏干部奔赴林芝市的朗县,开展为期一年半至三年的援藏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期间李卫华回过两次惠州,但都是匆匆来去。那么,这一次的归程又有什么不一样?

朗县到惠州的距离

19日那天,李卫华起得特别早,那是回家的日子。从朗县县城出发,驱车3.5小时到达林芝米林机场,准备乘坐南方航空CZ3478航班。CZ3478是目前林芝到广州唯一的直飞班机,班期为每周一和周五,每期只有一趟。

李卫华顺利赶上飞机,这一趟回家花了大半天时间。抵达广州后,他乘坐大巴回到惠州,天快黑了。对于他来说,在路上奔波的大半天,等于朗县到惠州的距离。

10月和11月,为了两地交流和联络事务,李卫华回来过两次。朗县与惠州的时差是1.5小时,这让李卫华每次往返都要两次倒时差,“去也睡不好,回来也睡不好,两三点就醒,要三五天才能适应”,这一次回来,李卫华也没有睡好,眼睛里布满血丝。

距离还反映在身体上。往日在惠州,李卫华的心跳是75次/分;到了朗县,稍微动一动,心跳飙升到90—100次/分。这次回来再测,他的心脏一分钟只跳动60次。

李卫华介绍,按照规定,援藏干部一年回家一次——不久后,他们将有一段长达60天的休假。作为朗县分管文化、旅游和商务的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承担着朗县和惠州两地文化、商贸交流的任务。为此,他小心翼翼地让身体在两地环境的切换中保持平衡,“现在比较尴尬,完全适应了也不行,那样的话对身体会有影响,要处于半适应的状态”,李卫华说。

要适应的不只是心跳

在高海拔、低气压的西藏高原地带,需要重新适应的不只是心跳,“去了就高反,回来就醉氧。”李卫华概括道。今年7月刚到朗县时,李卫华有明显的高原反应,头痛、失眠,时常感觉到疲倦。由于空气稀薄,为了防止缺氧,走路时他不得不调整呼吸,放慢脚步,“比平时在惠州要慢2/3,过上了慢生活。”李卫华笑着说。

朗县是林芝市西南部一个偏远小县,与山南市接壤,雅鲁藏布江和306省道贯穿全境,平均海拔3700米,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1.8万,生活主要依靠传统的农牧经济。海拔高,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这让对朗县的支援显得任重而道远。

“万事开头难,我们要从不熟悉到熟悉,到完成援藏任务,需要更多耐心。”刚到朗县,李卫华如是对记者说。到了朗县不到两周,李卫华带着几名援藏干部前往嘎贡村考察旅游资源。虽然同在西藏,但与拉萨等旅游热地相比,朗县乃至林芝市的旅游发展状况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李卫华遇到第一个难题。9月12日,朗县举办首届塔布文化旅游节,李卫华忙得顾不上吃饭。他负责筹备一项大型活动,忙里忙外,最后活动顺利举行,他才歇了口气,打赢入藏第一仗。

今年10月1日后,西藏开始执行冬季作息,上班时间是9:30—13:30,15:30—18:00,余下的时间,李卫华常常在附近走访,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商贸情况和文化旅游资源。朗县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自然风光优美,有拉多藏湖、嘎贡沟、勃勃朗冰川、工字荣原始森林等等原生态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山古墓葬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世达赖出生地冲康庄园、十三世达赖行宫朗敦庄园、林芝市规模最宏大影响力最深远的寺庙巴尔曲德寺……在李卫华看来,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牧民就在这儿放牧”,李卫华指着一张高山草原的图片说,“他们在这里采虫草,这些地方可能有黑熊出没。”他翻开另一张森林的图片说道。在走访过程中,李卫华渐渐对朗县的情况变得了如指掌,也开始盘算起朗县今后发展文化创意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路子。

俨然已是半个朗县人

从2015年年底开始,十三世达赖出生地冲康庄园开始售卖门票,这是朗县第一个收费景点。目前,朗县的生态旅游业正在开发,李卫华认为应该首先开展自驾游,为此,他选送一些农牧民参加林芝市组织的导游培训,预备培养一批导游和自驾游领航员。

但在李卫华看来,这依然远远不够,要想发展当地旅游,必须更大范围地铺开旅游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宣传推广。

推广的第一站选定惠州。根据《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工作方案》,林芝市朗县是惠州对口援藏县。惠州首次以整体对口支援一个县的方式,开展对朗县的援藏工作。这次回来,李卫华立即与惠州市旅游局联系,初步确定明年开始组织赴朗县的踩线团,实现惠州与朗县旅游业的对接。

李卫华半年前离开惠州进藏,不无眷恋,如今这种眷恋变成让朗县变得更好的精神动力。回到惠州参加农博会,李卫华团队的主要目的是为朗县招商引资,并且推广朗县的土特产。为此,他和团队成员精心挑选12种能代表朗县特色的产品——巴尔曲德寺藏香、苏卡药香、朗敦辣椒三大系列,一共300多件。

农博会开场前,工作人员裁开纸箱,把一个个香囊放在展示架上。李卫华介绍,那是林芝市规模最大寺庙——巴尔曲德寺的秘制藏香,以40多种珍贵药材香料为主要原料,遵循该寺前辈秘方精制而成,具有提神清脑,增强记忆等独特功能,“一般藏香点燃以后,香灰会立即断裂落地,而巴尔曲德寺藏香的香灰点燃后会卷曲成圈状,便于打扫、环保,这是它的神奇之处。”李卫华介绍。

在众多当地特色民俗中,李卫华最推崇“过林卡”(一种类似郊游的藏族聚会活动),“从中午到晚上一直唱歌,一唱歌就要喝青稞酒,最高接待礼仪是‘三口一杯’——喝一口,倒满,再喝一口,又倒满,到第三口,就要全部喝完”,李卫华认真地描述起这些礼俗细节,大笑着,俨然已是半个朗县人。

【来源】南方日报

【见习记者】廖钰娴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