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观察|中山的小霸王乐百氏,我们儿时的明星企业现在怎样了?
从深圳北坐高铁到广州南站,最快只要29分钟。
在佛山,正在建设的海华大桥开通后,开车从顺德陈村到广州南站,仅需10分钟。
39分钟,从深圳到佛山顺德的距离,这是中国创新中心和中国制造业重地的时空距离。
39分钟,可以改变什么?
17日,“发现顺德全球路演”为主题的顺德城市路演活动在深圳拉开序幕。刚刚落子建设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又到深圳开启全球路演,顺德打出的一连串“佛山功夫”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思考:
珠江东岸与西岸,未来应该怎么合作?
中国创新中心和制造业重地,跨越珠江东西岸的对接、对话,将给正在从城市群迈向湾区的珠三角带来什么?
39分钟,制造如何对接创新
在广东,人们早已形成一种格局和共识:大城市改革看深圳、小城市改革看顺德。
深圳与顺德,一个特区,一个广东“四小虎”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春天的故事里,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30多年前,深交所新股发行,120万人涌入深圳排队认购。
当时,在珠三角西岸的顺德,洗脚上田的农民办起了一大批乡镇企业,美的便是其中之一。
1993年11月12日,美的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这是深圳与顺德的第一次重量级“邂逅”。
而今天,两位“好汉”,在创新路上再次相遇。
深圳,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中心。
两年前,《经济学人》就将深圳定位为全球硬件的新首都。在以华强北为中心、1.5小时路程为半径的这块土地上,运转着全世界最生机蓬勃的制造业链条——从电子元器件到工业设计,再到加工厂。
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一天46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新注解。
今年前8个月,这一数字再次刷新,深圳平均1天诞生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超过55件。
而佛山,正在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家就有佛山制造”闻名全国。最新统计称,预计今年佛山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2万亿元左右。
作为制造业重地的顺德,家用电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家具、汽车配件等产业发达。顺德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家电产业可在半径50公里、其他主要产业可在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内得到便利的配套。
强大的制造业配套,足以帮助创客们将脑中的创意快速转化为现实。
39分钟的快速对接,中国创新与中国制造的紧密联系,是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
比如,腾讯、华为、大疆等深圳创新企业,正在向“互联网+”、智能硬件发力。
而顺德的两大支柱产业——家电制造和机械装备,产值都超过2000亿元,也在向“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
从创新到制造,两者之间有着共鸣点。
在顺德的深圳路演上,知名经济学家巴曙松、美的集团副总裁胡自强等知名学者、企业家与300多位投资专家、投资机构、高校负责人及企业代表一道,推动深圳资本、技术创新资源与顺德产业对接。
深交所与美的的故事,今天正在变成同一个故事。从佛山顺德到深圳的39分钟距离,便是从中国创新到中国制造的距离。
拥有任正非、马化腾、汪滔的深圳,与培育了何享健的顺德,新兴的创新力量与传统的制造业思维,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美的“何公子”为何到深圳开公司
美的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集团的进展,从今年6月以来一直牵动人心。
聚光灯之外,总部设在顺德的美的“军团”,资本运作的支点绕不开深圳。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早在今年年初就告诉我们,美的在深圳前海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主攻产业链金融和消费金融,还成立了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人工智能项目。
美的还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美的集团深圳研发中心在10月20日正式启用,实现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机器人公司于深圳研发中心集中办公。
这只是美的“潜伏”深圳的冰山一角。由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大儿子何剑锋控股的盈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深圳前海注册。
根据深圳信用网资料,盈峰资本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董事长为何剑锋,而由何剑锋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100万元,持股62%。旗下证券投资基金、PE投资基金已达22只,管理资产近50亿元人民币。
美的“何公子”为何到深圳开公司?
左手制造,右手资本,一个实体美的与一个“隐形美的”的共同发力,才有了世界五百强的传奇。
从制造业起家,借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做大做强,美的传奇折射的恰恰是这样的大方向——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将激发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顺德主动到深圳“串门”对接,正是产业寻求与金融、科技对接的城市案例。
总部设在顺德的另一千亿巨头企业碧桂园在前海设立投资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深圳的互联网股权投融资平台的众投邦则在今年入驻顺德,将打造众创孵化器,为进驻的优质项目引入顺德产业、深圳创投的资本支持。
这种产业+资本的互动背后,珠三角制造与资本、科技创新等资源要素,正在加速优化配置。
美的先后收购东芝白电、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绝对控股权,伊之密收购日资川口机械80%股权……今年,珠三角制造业掀起一股产业并购热潮。这背后,来自深圳金融的支撑功不可没。
看珠江两岸,创新合作如何升级
14日,消息传来,国家发改委印发《加快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等规划编制。
在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珠三角从城市群正走向粤港澳湾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已经不是城市群,而是气候环境宜居的湾区。”
摊开地图,一条珠江把珠三角东西两岸隔开。
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经济相对发达,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深圳作为创新中心,辐射带动着东莞、惠州等地的发展。
在西岸,中山、顺德等地五金、家电、灯饰、陶瓷、服装、家具等专业镇经济强大,东西岸产业梯度明显。
受地缘因素的影响,在珠江东岸,人们对顺德认知偏少,大部分人只知道顺德有两种美——美食、美的。
在深圳的创新对外辐射过程中,更多是临深的东莞、惠州抢得先机。
深中通道,这条联通珠江口东西岸的“黄金通道”,将打开珠三角大湾区全新的空间格局。
随着深中通道的推进,未来顺德往返深圳机场最快仅需45分钟。
在一些熟悉两地的产业界人士看来,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顺德在加快对接深圳创新辐射上具有优势。顺德专门做过对比调研,这三个城市里,顺德的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按照平均值估算,大约低20%左右。
“我们希望将深圳注意力从东向西转移到顺德来。”顺德区经济与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谭素说。
这其实是一个新的信号——深圳的科技要素及产业落地,未来不仅辐射到东莞惠州,更将沿着深中通道,辐射到珠江西岸。
在湾区时代,珠江东岸与西岸的合作,也将上升到创新层面的紧密联动。
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7”建设格局中,深圳、广州两大龙头,就是要发挥这样的带动作用。
“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珠三角的地理中心,这里也是珠江东西两岸经济带的交汇点。
掌握这个战略高地,也就掌握了左右逢源的主动权。
上个月,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在佛山顺德启动建设。未来通过广州地铁七号线,广州大学城将与顺德北部建立半小时生活圈。
不到一个月后,顺德又将全球城市路演活动的首站设在了中国创新之都深圳。
在一个城市群里,拥有像广州、深圳这样两座超级城市,中国独此一家,世界上也别无分店。
一边连接广州,一边对接深圳,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的顺德,能不能成为广深两大超级城市的“连接器”?
撰文|郑佳欣 罗湛贤 任笑一 马芳
校对|陈大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