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碧海蓝天是标配,绿色经济成亮点

南方+ 记者 2016-12-09 12:43

资料图。

近年来,“绿色”已成为大亚湾经济发展的基底色。该区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这条绿色发展路径,实现绿色崛起和城市升值的双赢目标,一座现代化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和谐之城初展英姿。

如今在大亚湾,绿色经济成为驱动发展的一道亮点。对石化区40多家石化企业实施网格化管理;对石化区大气特征因子物、异味源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在全省率先开展园区地下水监测;对入园的项目环评审批实施正负面清单制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范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一律一票否决……一个个“组合拳”增强了石化区升级发展绿色动力,获得广东省第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和首批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称号。

如今在大亚湾,碧海蓝天是在这生活的人们的标配。该区始终坚持“控减补”综合施策抓环保,全力控源头污染、减总量排放、补生态短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生态镇村全覆盖……连续7年在全市环保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

如今在大亚湾,满城绿韵成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红利。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板嶂岭公园、虎头山公园以及近两年投建的49个村庄公园、即将建成并免费开放的全市首个儿童主题公园,让百姓开门见绿、见园;大力推进植树绿化,石化区的东、西、北侧都建了防护林带,形成环绕石化区的绿色屏障……

绿色经济

项目准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雨后的石化区,三棵树公园里绿树青翠葱郁。

中海油、中海壳牌、普利司通、科莱恩等一个个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大亚湾。“如今,我们已吸引了79宗优质项目,连续4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20强’,预计到2017年整个石化区可以形成2200万吨炼油和22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大亚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建成世界级的石化产业基地,不仅仅规模和数量要是世界级的,更需要质量和效益、安全环保是世界级的。

“十二五”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任务

近两年来,大亚湾区大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制定 “招商图谱”,瞄准优质企业精准招商,同时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门槛,修订了《项目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由15项量化指标组成投资项目评估体系,对项目实行安全、环保“一票否决”制度。“在项目引进上坚持宁缺毋滥,绝不降低标准。”区招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2014年以来,共引进普莱克斯、韩国东进世美肯、深圳科达利等优质项目,主动放弃了53宗存在环保、安全隐患的大项目,涉及投资额约405.98亿元。

石化区的一角坐落着一座煤炭发电厂。与大部分人想象中煤尘飞扬的场景不一样,该电厂的生产区域布满各种密封的管道。国华惠州热电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方胜介绍:“为了确保煤尘不外扬,电厂从卸煤码头开始就搭建了一条1.2公里长的全封闭输煤皮带,并建设了封闭储存煤场。为实现绿色发电,电厂先后投入1.9亿元,于今年初完成了1、2号机组的绿色发电计划项目改造。”经过改造,不仅在节能提效方面达到了每年节约36300吨标煤的效果,同时实现了近零排放的目标,使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项指标排放浓度分别下降91%、84%、83%,树立了燃煤发电机组水平的新标杆,成为全国煤炭清洁利用和煤电清洁发展的领跑者。

“2014、2015连续两年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完成节能考核。”大亚湾区工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前三季度,该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62.8亿元,同比增长37.8%;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7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19%。“十二五”期间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71%,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下降18%的目标任务。

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企业废水废气

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生态目标,该区对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把全区213家企业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加强巡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随机抽查机制,深入开展“4+2”专项行动、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和石化区异味源专项检查行动,常态化开展夜间、节假日的突击检查,确保各企业的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按照“四个一律”(一律立案查处、一律顶格处罚、一律信息公开、一律责任追究)原则,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执法力度不断增大。2015年分别对2家企业实施按日计罚、2家企业实施查封扣押、2家企业实施行政拘留,立案数和处罚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3.9%、293%。

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引导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在大亚湾石化区,凯美特以石油化工尾气(废气)、火炬气为原料,生产的干冰、液体二氧化碳、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等产品供不应求,是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的食品用气体供应商。以石化企业排出的废气作原料,凯美特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新路。

与此同时,石化区的重点企业均安装了废水、废气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省、市、区环保部门联网,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我们已建成了4套大气自动监测站,对46种大气特征因子进行24小时监测,实时监控全区空气质量。”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大气自动站数据出现异常,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手机会自动收到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并建立了石化区企业四级监控监测体系,分别在园区企业预处理设施、石化区集中污水处理厂进口及排口处、排海前泵站实行水质在线监控监测,若排海泵站的监控系统监测到水质超标或异常,废水排放控制阀门将自动关闭,将污水返回污水处理厂再处理,确保废水处理达标合格后排放。

绿韵满城

绿色湾区风景线形成

“这两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可喜变化。”一毕业就来到大亚湾工作的甘彦新欣喜地发现,该区公园绿地多了,城市环境好了,空气更加清新了。每到周末,甘彦新都会带上家人去附近的红树林湿地公园休闲,清澈干净的天空、安静美丽的城市公园、蔚蓝的海湾成为甘彦新朋友圈最惹眼的内容。

当前,大亚湾正在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亮出绿色发展“组合拳”,拟“环、面、线、点”建设绿色大亚湾。

大亚湾森林公园面积约3.4万亩

据了解,大亚湾正加紧推进亚公顶森林公园、大亚湾森林公园东西两个跨界森林公园建设,未来将依托铁炉嶂、笔架山山林资源,抓紧规划南北两个森林公园,努力打造大亚湾生态屏障;打造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美的生活休闲环境;依托去年开始实施的 “一村一公园”3年建设计划,为老百姓打造“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建设石化区绿化隔离带,构建环石化区绿色防护网,不断增加升级发展“绿色动力”。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打造绿色大亚湾环城绿色屏障,目前地跨惠东县和大亚湾区两个县(区)的大亚湾森林公园规划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这个总面积约3.4万亩,定位“以莲花山脉南亚热带山地植物景观为特色,以休闲观光、郊野运动、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跨界郊野型国家级森林公园”,计划到2017年建设成为省级森林公园,到2025年前创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石化区建成3条防护林带

据区公用事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底,大亚湾区公园绿地面积376.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到17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4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2平方米。

大亚湾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基础。近年来,大亚湾启动石化区东、北、西侧3条防护林带建设,形成环绕石化区的绿色屏障。这3条林带总投资约1.5亿元,总绿化面积约233.2万平方米。记者在大亚湾区石化区防护林带看到,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空气清新、水波荡漾……石化区四周的这道绿色屏障成为了大亚湾一景。

在大亚湾,公园不是城里人的专属,公园不仅建在城市里,还建在乡下。为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丰富农村群众生活,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中,大亚湾创新推出“公园下乡”惠民工程——— 采用 “村里出地、政府出资”的模式在全区兴建村庄公园,力争3年内实现符合条件、可以提供土地的村庄全覆盖。

绿色满城,空气清新。一系列措施成效明显,今年1~10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2,比2013年同期改善28.1%,继续居全市市区5个监测站点前列。

绿水蓝天

近两年投入20亿改善环境

绿色发展说到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两年来,大亚湾区每年将超过70%的财政收入投向民生领域,精心呵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活力湾区、魅力湾区、幸福湾区”。2015年以来,大亚湾区围绕区域环境提升,共投入20亿元,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的薄弱环节。

目前有10个生态村示范点

美丽乡村,清洁先行。为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进一步美化绿化城乡环境,该区启动美丽乡村“清洁先行”行动以来,共建成10座垃圾中转站、100座垃圾屋;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为全面提高村庄人居环境,大亚湾以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为重点,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区共打造了10个生态村示范点。”区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区还建立“户分类收集、村集中、区转运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分类装袋后定点投放;29个行政村(178个村民小组)共建有农村垃圾屋 (点)195个,实现“一村一点”目标任务。

全区14位区领导、47个区属单位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三到挂点村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日活动;每月挂牌整治10个区级卫生黑点,公布整治前后的照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公司,每月对所有行政村进行检查考评,并将结果通报全区;年度获各街道第一名的村,奖励种植荣誉树,增强村民集体荣誉感……一系列举措,使该区的乡村环境变得越来越干净。

近岸海域水质居全省前列

“一年见成效、三年水质清、六年上水平”。这是大亚湾区开展“清水治污”行动的总目标。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重点推进“一网、三厂、四整治”建设(“一网”即截污管网,“三厂”即一镇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四整治”即河道整治、工业企业整治、畜禽养殖业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控源、截污、修复等措施,推动河涌水质不断向好。

目前全区已建、在建排水管网(含雨、污水)总长约709公里,可环绕大亚湾区陆域行政边界线5圈多 (大亚湾区陆域边界线总长134.6公里);全面铺开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能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的自然村将建设完善村内污水支次管网,在市政管网暂未覆盖的农村区域,因地制宜开展人工湿地建设,全区已建、在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共19座(含配套管网建设),实现“一村一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共建成集中式城镇污水处理厂三座,污水处理能力达5.5万吨/天,实现“一镇一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

实行河长制,编制河涌整治进度计划图,挂图作战逐项落实;实行“一河一策”整治,重点推进坪山河、石头河、响水河、妈庙河、苏埔河5条河涌综合整治;建立河涌滚动排查机制,加大加密河流断面监测频次,每月对全区河涌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监控水质变化情况;落实每月25个海水水质测点、每季度7个沉积物测点、累计54项指标近岸海域常规监测,及时监控海水水质变化情况。在2014年广东省10个城市近岸海域监测中,大亚湾的近岸海域水质在全省排名前列;在全市2015年度水环境考核中,大亚湾区排名第二,并获得生态补偿资金奖励155万元。

同时,推行第三方治理,通过全面摸查河涌,确定不达标水体清单及城市黑臭水体清单,将控污、截污治理放首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段实施”原则,重点实施沿河污水管网工程,对暂不具备条件改造的河道断面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确保实现全区水体水质达标、城市建成区水体不黑不臭目标。

【撰文】记者王彪

【摄影】记者 王昌辉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