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怎样走好更新之路?看这6位专家怎么说

南方+ 记者 2016-12-08 07:59

广州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也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广州如何做得更好,哪些元素可以向世界先进城市“偷师”?7日下午的广州国际创新奖分论坛上,6位国内外规划文保专家展开对话。

世界大都市协会高级顾问苏尼尔·杜贝在演讲中提到,城市要有吸引有聪明和创造力的人群才有创造力,要求城市提供一个创造性的环境吸引他们。广州既有代表历史的五羊雕塑景象,也有珠江新城的新景观,“一个是历史一个是未来,两者对广州同等重要”。

英国布里斯托尔市前市长、原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乔治·弗格森直言,“城市当然可以修建世界最高的楼,但最高纪录也只能保持一两年而已,很快就会更高的楼代替而不存在独特性,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则不会消失,只会历久弥新”。

广州知名民间文保组织省城风物代表叶嘉良提醒,城市肯定需要更新,但是否每个社区更新都需要功能提升,值得探讨。改造会不会造成城市空心化,这个民间机构对此颇为警惕,他建议政府在微改造标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可邀请学界和民间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肖毅强提出,“城市更新复杂,不能光靠政府和开发商,应该大家都来参与,包括学界。学界有时会挑刺,其实也需要有人挑刺才会让事情做得更好。”

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塑造文化品牌也成为专家聚焦。肖毅强表示,文化品牌多样,越是地域的、越是面向未来的,就越能立得住,“像广州的美食就是从街巷里走出来的。品牌需要长期建设和营造,需要政府介入保护”。

广东三维发展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洺则提出,品牌需要立足本地化特色,需要精心塑造和考量,注意保留场所的多样性,除了空间提升之外,也需要提升文化的风情和魅力。

对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副局长张丽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城市更新局,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的挂牌意在适应从城市扩展到城市优化更新转变,盘活低效土地,这些是更新局的任务和使命。广州已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0-2020),2016年推动了58个更新改造项目,共24.5平方公里,计划到2020年实施完成城市更新42至50平方公里。

编辑 李琪艳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