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上河源两企业展品受客商关注
河源晚报 2016-12-06 16:12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件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河源地处山区,又是生态保护区,对招商引资的门槛比一般城市都要高,但并不代表这座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一直停留在“欠发达”阶段。从多年前喊出的“到河源投资,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到市委书记张文履职河源后,提出打造“四最四低”营商环境的目标,河源多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所做出的努力,就像近期大热的中央反腐纪录片片名一样,“永远在路上”。
河源的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用数字说话。截至目前,已经有904 个项目落户河源各产业园区,其中 569 个项目是在“十二五”期间签约落户,这些项目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84 亿元,有474 个企业发展成为规上企业。今年1 至10 月,全市园区又有新签约项目157 个,合同投资额326 亿元;新开工项目78 个,合同投资额 205亿元;新投产项目38个,累计完成投资37.3亿元。
新一年的招商推介大会举行在即,各方宾客云集河源。无论新老朋友,来到万绿湖畔,一定都想了解这些年河源的发展情况,看看这个“呼吸空气都是享受”的城市是否值得投资兴业。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去年招商推介会的成功,河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将用“讲金更讲心”的诚意,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政务服务,把创业最宽松、服务最优质、配套最齐全、人居最优美,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四最四低”营商环境全面展示出来。
营商成本低位运行,企业各种税负全面降低
企业打开门做生意,除了要考虑利润,成本也是必打的算盘。进入2016年,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市委、市政府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以空前的力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与企业共度难关。
今年,河源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方案》,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费、财务、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助推企业轻松上阵、爬坡越坎。
以企业反映较多的社保费为例,河源目前已把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等悉数降低。其中,经省批准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5%将至14%.
费率降低后,河源市人社局曾做过计算,我市的费(险金)率水平不仅低于粤东西北地区其他市,而且与珠三角地区相当。比如企业职工医疗保险,企业的医保缴费比例将低于目前深圳的6.0%、惠州的6.5%,缴费基数低于深圳的3632元,接近惠州的2356元。缴费基数和比例降低后,可为企业每人每月降低成本63元。
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今年5月1日起,河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项目实行市、县级大额非税收入分期缴交制度;今年7月1日后,还免征了2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已从34项减到18项;全面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比省定要求提前一个季度完成。
按照“成本不能高于珠三角”的要求,河源的各项降成本措施可在今年为全市企业减负约33.5亿元,企业综合成本将比2014年下降8%以上。到2018年底,企业负担还将持续减轻,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据统计,仅在今年上半年,河源已为企业减税降费10亿多元。
降低税费成本的同时,河源的用工、用地、用电等成本优势依然明显。据河源市发改局的调查数据,在工业用地方面,河源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比惠州、东莞等市低132元/平方米,比深圳低348元/平方米;河源工业用水价格为1.30元/立方米,经营服务用水价格为1.70元/立方米,从2017年1月1日起统一按1.55元/立方米执行;今年1至5月,河源外来企业月人均用工成本为4254元,也低于周边兄弟市。
项目审批提档加速,审批时限全省最短
30多年前,深圳市在建设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以“三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当时绝无仅有的建筑业奇迹,但鲜有人知道,这一项目在动工前,花了多长时间开展前期工作。
任何投资项目动工以前,都要在选址、用地、环评等方面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在获得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许可证后,方能进场动工。我国对社会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的法定审批时限是39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为430个工作日,而我市此前实际的审批时限为:社会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约18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约210个工作日。
今年11月,河源出台了《河源市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以政策实施保障项目落地“快马加鞭”。《办法》实施后,河源将把社会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的审批时限缩短至37个工作日,政府投资项目从选址到开工的审批时限缩短至47个工作日。这一审批速度,是目前全省最短的投资项目审批时限。
今后,河源在项目各审批阶段中,将对除牵头审批事项外的其他各类前置审批事项全部实行“并联办理”,不再按照以前审批部门按序逐家进行审批的模式,改为各部门同步审批办理,审批结果不再互为前置条件。同时,今后投资项目的各类技术性审查,将由项目单位同时申报各类审查资料,由牵头部门组织联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行政干预简政放权,政务服务优化升级
新时期营商环境作为一种优势,其本质说到底是一种体制优势。不同于区位与资源禀赋差异所产生的比较优势,体制优势不是自发产生的,是人为努力的结果。
为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河源围绕“简政放权”,持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构建体制优势。今年以来,河源先后公布了市级权责清单目录、《决定取消和调整的非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等文件,让政府部门“清权”“减权”“晒权”,从而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
今年,经过清理审核,河源在政府门户网站、市机构编制网等平台向社会公布了42个市直部门的5154项权责事项清单,以清单这种最直观的形式拨开了阻挡外界了解政府部门权责运行的迷雾。同时,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河源还将187项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职权下放至县区,实现部门行使职权重心下移;市发改局等部门的9项审核审批权被调整为内部审批事项。
按照省的统一部署要求,河源正全力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年底该平台建成后,可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政务服务,成为河源优化政务服务的超越版、升级版。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投资河源迎最美时光
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招商引资的“磁铁”,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支撑。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除了出台一些普惠性的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外,还制定了诸多点对点、针对性极强的政策措施。《关于“三个50”工程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关于推动河源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就是河源采取“一事一议”“一业一策”的办法,在用地上、融资上、税费上、服务上做到最优惠,让企业在河源享受到最大化的政策红利。
不仅如此,当前的河源正处于政策叠加期。2013年,广东开始实施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5年有6720亿元用于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其中有诸多河源可以争取到的政策红利;河源的“老大哥”深圳,全方位、立体式的全面对口帮扶,让河源不仅成为深圳企业拓展腹地的“落脚点”,双方的产业共建、融合发展更将为来河源投资创业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大潮中,在深圳全面对口帮扶的助推下,河源无疑蕴藏着无限商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四最四低”营商环境效应的逐渐发酵,宜业、宜商、宜工、宜居,必将成为河源这座城市的新烙印。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