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广东心脏移植不到百例,这个医生团队8天就做了4例换心

南方+ 记者 2016-12-05 11:54

一下车,广东省医心外科医生、移植组协调员吴敏快步走向手术室。他手中稳稳地拿着器官保存盒,盒中放置的心脏,是手术台上的病人新生的希望。

8天来,这已是他第4次推开心脏移植手术室的大门了。

12月3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举办建院70周年系列活动,钟南山、王迎军、陈国强、曾益新和吴清平五位院士参加学术论坛。记者从活动中获悉,近日该院心脏移植团队在庄建院长的带领下,高密度、高效率地完成了四台心脏移植手术,病人恢复良好。

8天4位病人换心获新生

“这位患者的心脏坏死区,长期病变已坚硬如石,无法进行心脏搭桥了。”省医心外科黄劲松主任说,第一位病人尽管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因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心脏变得大而薄弱。

11月22日,第一位病人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供体。手术很顺利,术后第二天,他就顺利的拔除了气管插管。

第二位病人的情况十分棘手。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他,长期心衰并发了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会增加右心排血的阻力,这给心脏移植增添了非常大的难度,但是现在有了合适的配型,做还是不做?

11月26日,与病人和家属详细沟通后,庄建院长亲自指导移植手术团队进行了手术。目前病人已挺过手术难关,在ICU接受精心治疗。

“手术做完已是深夜10点多,刚换下衣服想休息一下,11点又接到有供体提供的消息。”吴敏马上统一协调好医院准备工作,马不停蹄赶去评估供体心脏,“心脏最佳离体保存时间是4小时以内,必须争分夺秒。”

11月27日,团队成功实施第三台移植手术,黄劲松对这个病人印象深刻。

十多年前,这位病人已确诊扩张性心肌病。虽然知道心脏移植是能根治的方法,但他一直下不了决心,“我还能走,就不做手术。”十多年来,他通过内科治疗和植入心脏起搏器改善心脏衰竭,但情况还是慢慢恶化。他最终选择了心脏移植,幸运的是,此次他获得了非常好的位点配型,手术顺利。

11月30日,配型成功的电话再次响起,对于第四位病人来说,这个供体来得太不容易。37岁的他,身高超过1.8米,体重达200斤,长期心衰导致全身严重积水,寻找合适的供体非常困难。

“心脏就像发动机。平常人的心脏带动的是‘小汽车’,和他配型的供体,得拉得动他的‘大卡车’。”黄劲松说。幸运的是,手术很顺利,这个来自陌生人的心脏,给了这位病人新生的希望。

指征合适心脏移植要趁早

人们过去的观念,总觉得心脏移植风险太大,不到最后一刻不选择手术。目前,广东的心脏移植手术还不到100例。合适的心脏供体缺口很大,配型困难,有的病人在等待中就去世了。

黄劲松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心脏移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符合心脏移植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尽快登记手术,若遇到合适的供体,越早手术恢复越快,也能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

“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若能早一些鼓起接受心脏移植的勇气,有可能早一点遇到合适的供体,整个家庭可能会少承受一点疾病带来的痛苦。”黄劲松说。

谢女士就是心脏移植手术的幸运儿。2000年,她就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2010年,心脏再次出现严重问题,进行了第二次心脏移植。目前,谢女士正快乐地工作生活着。

据了解,从1998年到2016年,省医心研所成功的开展了广东省首例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术,成功进行了再次心脏移植和复杂先心多次手术后心脏移植手术等高难度手术,最长的心脏移植病人如今已成功存活17年。

【通讯员】吴敏 张玲玲 郝黎 靳婷

【校对】华成民

编辑 杨小妍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