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国音乐花会即将开幕:广东音乐百年出过这么多大师

南方+ 记者 周豫  2016-11-24 10:42

在广东音乐史上,曾涌现出萧友梅、吕文成、“何氏三杰”、冼星海、马思聪等音乐名家,在不同时期留下了大批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作品。

11月25日,首届南国音乐花会将正式开幕。作为开幕演出,“向经典致敬——广东百年经典原创音乐汇演”将精选16首广东音乐的代表作,进行“经典重现”,全方位展示广东音乐的经典韵味、人文精神。

从《赛龙夺锦》《思乡曲》,到《弯弯的月亮》《我爱你中国》……广东音乐留下了无数与时代同步的经典作品。南国音乐花会通过对经典的重温,从源头上梳理广东音乐发展的脉络,让我们从经典的力量出发,寻找广东音乐再次勃发的动力。

广东音乐深受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之特色的浸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从上世纪初开始,勇于创新的广东音乐前辈大家纷纷尝试使用西洋乐器与中国民乐进行合奏,对二胡等传统乐器进行革新,丰富音色及增强表现力,同时在创作技法上大胆吸收交响乐等外来曲种的优势。这些创新之举使得广东音乐飞越五岭,远渡重洋,在全国乃至海外迅速传播开来,征服了无数听众。

而诞生于抗日救亡浪潮中的《黄河大合唱》和《思乡曲》,更凭借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化和拓展了广东音乐乃至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及范畴,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不朽传奇。

紧跟时代

家国情怀,用音乐点燃民族斗志

代表作品: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堪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神写照,她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用交响大合唱的形式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

上世纪30年代,从巴黎求学回国后的冼星海一直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冬,他放弃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他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一下子令他乐思如潮。他回想起自己曾经随同电影摄制小组到黄河之滨的情景。从老艄公发出的沉重、有力、嘶哑的号子声中,他联想到他和张曙等友人1938年7月在武汉组织歌咏火炬游行的宏大场面,无数市民汇集在黄鹤楼下和长江边上,通宵达旦地放声高歌抗日救亡歌曲……

为了找到创作灵感,冼星海还向一些参加过渡河和前线作战的同志请教,慢慢地,一幅中国人民觉醒奋起、共同抗敌的壮丽画卷,在他脑子里渐渐成型,令他迸发出满腔激情。

冼星海喜欢吃糖果,但延安条件艰苦又买不到,光未然给他弄来白糖代替。创作时,他写一会儿便抓起一把白糖放进嘴里,经过6个昼夜的奋战,冼星海呕心沥血最终写完了《黄河大合唱》全部曲谱。

《黄河大合唱》形式庞大,8个乐章中,除了有独唱、齐唱、对口唱,还有指挥难度很大的轮唱、二重唱、四声部合唱。当时延安演出队只有30多人,乐器不全、人数不够,于是,合唱队除分成了4个声部之外,还临时请来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助阵。冼星海几乎把延安所有的乐器都搜罗来了:胡琴、小提琴、口琴、笛子等,甚至连煤油桶、脸盆、洋铁罐都用上了。

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由10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一举打响。毛主席看完演出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连声称赞“好!好!好!”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

随后,这首雄壮豪放、大气磅礴的大合唱迅速传遍了中国,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而冼星海的名字与《黄河大合唱》也被永远铭刻在了中国音乐史上。

值得一提的是,冼星海的恩师萧友梅原籍广东中山,曾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留学。1927年,在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国立音乐院。他还创作了第一首中国题材及风格的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编写了《今乐初集》等第一批原创学校歌曲集,以及《近世西洋音乐史纲》《和声学》《旧乐沿革》等第一批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音乐史教材。

作为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萧友梅的许多创举在当时国内尚无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对于后世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他提出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将陶冶学生德行作为音乐功课的第一目标,其次才是学习音乐技巧,这个观点不仅在当时振聋发聩,直至今天仍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芒。

融通古今

现实手法,浓缩广东人日常风俗

代表作品:何柳堂《赛龙夺锦》

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上,有一个独特的家族名垂丹青,那就是以何博众、何柳堂为代表的广州沙湾何氏家族。《何氏家传秘谱》以手抄本形式,记载了《饿马摇铃》等运用琵琶轮指技法发展旋律的创编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更因其在粤乐创作、演奏、教学上的杰出成就而被后人尊称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何柳堂发表的《赛龙夺锦》,更被视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广东音乐开始朝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并逐渐走上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

有学者认为,早期的广东音乐带有集体创作的特点,而且是经历多年才逐渐成型,其艺术创作方法还停留在模拟自然的低级阶段。从何柳堂开始,广东音乐人开始了以个人创作为主的乐曲创作活动,《赛龙夺锦》便是成功的范例。他先将祖父何博众的《群舟攘渡》进行修改,后与何与年、何少霞、陈鉴等反复研究,四易其稿,令音乐的感染力更为强烈,最终成稿,这无疑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赛龙夺锦》描述的是中国南方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奋勇争先的热闹场面,引子部分先由唢呐演奏出雄赳赳的旋律,有如将军出场,主体部分则以弹拨及拉弦跳动的音调,配合铿锵的锣鼓节奏,展现一幅龙舟健儿全力以赴夺标的场面。乐曲借鉴、使用了主题变形等外来音乐创作手法,这在我国传统器乐曲的创作中较为少见。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实现了艺术上的突破,是一首反映广东人民生活风俗的优秀乐曲,也把中国传统乐曲所要表现的意象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广东音乐人大都是精于乐器的演奏家,何博众是琴棋书画皆通,尤精于琵琶。他的孙辈“何氏三杰”也有“何氏家传琵琶谱”传世,还有一位多才多艺的丘鹤铸,精通多种乐器演奏,尤擅二弦、扬琴,还撰写了多种广东音乐专著。他创作的《娱乐升平》《狮子滚球》亦为广东音乐经典之作。这个传统影响了日后的好几代人,包括后来的易剑泉、刘天一、吕文成等,还有饮誉中外的余其伟、汤凯旋、陈涛等,无不集演奏大家和创作大家于一身,用精湛的演奏技法来深化其乐曲创作,对广东音乐创作的影响和贡献巨大。

革新器乐

勇于改革,广东音乐影响遍及世界

代表作品:《雨打芭蕉》(吕文成演奏、原作者不详)

吕文成被尊为“一代粤乐宗师”,他不仅创作出《平湖秋月》《渔舟唱晚》《步步高》等家喻户晓的名曲,更首次把广东高胡的丝弦改用钢弦,并采取以两膝夹住琴筒的拉奏方法,从而使得高胡成为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而由他主奏的《雨打芭蕉》更是成为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长演不衰。

家境贫困的吕文成从小就爱唱粤曲,在粤乐队做杂工期间,经常借机听乐社的老艺人演奏音乐,不到20岁粤乐功底已相当了得。值得一提的是,吕文成还曾向留美返沪的小提琴演奏家和制作家司徒梦岩学习了小提琴和西洋乐理。20世纪30年代,作为演奏家的吕文成大胆改革,考虑到二胡音域太窄从而限制了乐曲的表现力,受到小提琴音域宽广的启发,他将小提琴移把奏高音的技巧移到二胡上,让二胡的音域迅速拓宽。

这次创新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随后他又继续研究,因为发现二胡筒放在大腿根部演奏时换把不太方便,于是,他试着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使得琴音音质变得既高亢又柔和。他又大胆地将二胡的外弦换上小提琴的钢丝E弦,把二胡的定弦提高四度,这一改动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怀着兴奋的心情,吕文成带着他的“高音二胡”参加“五架头”乐队,试奏了一曲易剑泉的《鸟投林》,在高把位处模仿鸟叫,栩栩如生,妙不可言。大获成功后,听众把他称为“二胡博士”“二胡王”。1949年前后,吕文成创造的“高音二胡”被正式定名为“高胡”。

改革后的高胡常用于演奏民族音乐的抒情和高潮部分,尤其是高胡和扬琴结合的领奏,增强了民乐和声小合奏的表现力。由吕文成等三人演奏的《雨打芭蕉》,乐谱最早载于20世纪初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后由潘永璋整理,曲子以流畅明快的旋律,顿挫、精炼的节奏,短促的断奏和精妙默契的配合,惟妙惟肖地模拟出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气氛热烈欢快,极富南国情趣。而吕文成的演奏游刃有余,技法高超,经他改造之后的高胡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传统特色展现无遗。

也正是因为吕文成的创新举措,成就了广东音乐品种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开创了中国民族器乐演奏的新门径,广东音乐也由此成为世人瞩目、影响遍及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品种之一。

折衷中西

情系民间,将民族音乐推向国际舞台

代表作品:马思聪《思乡曲》

中国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马思聪生于广东汕尾,他是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将民族音乐素材运用到小提琴音乐创作中的作曲家。他几乎每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思乡曲》更是其中的典范,也是我国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被外国大师演奏的小提琴独奏曲。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国小提琴教学中的必备曲目,在各种音乐会上久演不衰。

《思乡曲》作于1937年。当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了满蒙华北大地,东三省的学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流亡关内。马思聪远行北国之后折回广州,从一首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中引发灵感,谱下了这首《思乡曲》,拨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弦,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

马思聪曾说过:“我要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民歌与我结合,成了我音乐作品的特色。”在创作上,他坚信:“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作曲家,除了个人风格特色外,极端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种对于民族音乐的深厚情结源于一次“偶遇”。当时马思聪大病初愈,从南京出游第一次来到古都北平,一天顺路走进天桥书场,生平首次倾听大鼓等民间音乐,深深为其中的魅力所折服。从此他开始将审美触角伸向社会底层的民间艺术,着手搜集中国各地民歌,并力图掌握中华民族的音乐语言。

在《思乡曲》中,他不仅选取了《城墙上跑马》作为乐曲的主题,而且还在民歌所具有的即兴演唱、自由变奏等特点的基础之上,予以加工提炼,通过专业音乐创作上的变奏手法,从而将一首短小的民歌发展成了一首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作品。

马思聪说过:“我没有到过绥远,但从绥远民歌中,我想象塞外的黄沙、胡笳、庙宇与驼群的景象。”正是由于热爱和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凭着自己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来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马思聪的作品才得以始终洋溢着民族气息。

在《思乡曲》完成了整整30年之后,侨居美国的马思聪又将李商隐的《无题》诗谱写成乐曲《相见难》,以寄思乡之情,还陆续为李白《关山月》《长相思》《渡荆门送别》和李颀《胡笳声声》等名诗谱曲。他和夫人在美国举行音乐会,华侨和华商最爱听的、返场演奏得最多的还是《思乡曲》。直到1987年3月,马思聪在美国费城与世长辞,夫人收拾遗物时,在书桌上发现他最后一篇未完成的作品,标题仍是《思乡》。

编辑 戴晓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