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校长:深圳是中国的硅谷,南科大想做中国的斯坦福

南方+ 记者 张玮 朱洪波  2016-11-07 21:45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在深圳大梅沙论坛上发表演讲。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深圳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深圳是中国的硅谷,南科大想成为中国的斯坦福。”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十一在闭幕不久的深圳大梅沙论坛上表达了这一愿望,并直言希望将南科大建成创新型新兴大学,在成立第25年时真正进入到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深圳对教育的需求是成就国际化顶级创新大学的根本”

陈十一说,中国小学生、中学生全世界最好,中国大学生到国外念书很多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这些学校吸纳最多的分别是中国、印度、韩国、伊朗”。但一边是中国大学不能培养拔尖创新的人才,一边是中国学生打遍世界无敌手,问题就是创新性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不是很好。“自2014年9月到南科大当校长后,我一直在思考像这样既有争议又有名气的大学,使命发展道路是什么?应该是真正的创新型新兴大学。”

陈十一说,现在留学从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就开始了,世界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包括深圳,未来将从现有的9万在校大学生变成20万。但已有大学不要没自信心,“就是要有竞争对手才行”。“我觉得深圳的人才和创新,使得我们很有信心。”陈十一认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这一布局非常好,是大学的成长核心,尤其适合理工科大学发展。

同时,由于深圳教育底子薄,市政府愿意投资并已经投入很多钱,“深圳对教育的需求才是变成国际化顶级创新大学的根本”。

“新兴大学应服务国家和城市定位需求”

新兴大学该做些什么?陈十一说,首先要明确使命定位。“南科大要服务创新型国家,服务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性城市,要聚焦需求,否则会跟社会脱节,不是很好的大学。”

其次,要从前沿交叉学科寻找科技创新人员,希望跨越式发展,“这些技术应跟现代技术需求紧密相联,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海洋航空、生命、医疗新材料,需要建立新的同一起跑线的核心技术和科学”。此外,新兴大学要创立新兴文化。“我们提出三创:创知、创新、创业。希望学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可以把创新技术转移,学校里70%知识产权是可以给教授办产业的。同时,培养研究生应有双导师,企业家到南科大成为本科生导师,我们非常愿意聘用。”

陈十一说,目前南科大已有6个院士,走应用型、小而精、国际化路线,今后力争做到有20%的国际老师和国际学生。“香港科技大学仅仅25年,办得很成功,南科大走的也是这一模式。”

【校对】蓝淑茹

编辑 麦宇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