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最有潜力成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吗?省委机关刊物《南方》喊你来投票

广东工业大学  2016-11-02 09:28

投票啦!

投票啦!

投票啦!

近日,我校与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理工科学校正在参与南方杂志公众号“谁最有潜力成为高水平,请你点击“阅读原文”,选择支持广东工业大学!谢谢!

南方杂志如是说:

2015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入选成为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根据部署,这些学校将对以前在办学理念、硬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历史欠账等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国家和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从省里的“顶层设计”出发,广东的理工科大学应该如何发展?《南方》杂志记者对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大学校长进行了专访。

下面是陈新校长回答《南方》杂志记者的提问。

把创新平台建在广东产业链上

广东工业大学校长

陈新

教授

中国移动

8:02

陈新

作为一所理工科大学,广工大有哪些自己的特色?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地方重点工科院校,深深扎根广东,始终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 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努力走以工为主、与产业深度融合、极具创造活力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学校的特色有以下几点:以工为主,目前,全校共设有83个专业,理工类的专业约占70%,理工科学生数约占70%。与产业深度融合,近几年来,学校抓住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与地方政府、产业界联合共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等一批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此外,我们还注重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工大当前还存在哪些差距?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

跟过去相比,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突出。但目前我们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是高层次人才总量仍然不足。与标杆学校、高水平大学兄弟院校比较,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加快。二是主动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国家战略需求还需强化。大项目策划、产业引领带动能力还需提升。三是多学科融合发展意识不足,机制设计较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在科研创新和科技服务上,学校发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把创新落在广东产业上,把依托优势学科建设的创新平台建设在广东产业链上,为广东的企业发展“送上”科技服务,同时也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智育才。

在高层次人才建设上,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队伍国际化为发展方向。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瞄准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依托重点建设学科,提升对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能力,实现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学校坚持在人才培养上主动与产业升级对接,与市场需求对接,根据广东社会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

从广东现阶段理工科大学的现状来看,您认为要打造高水平理工大学,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

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产业转型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符合国家需要、时代需要的大学,这是中国高等学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广东要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我认为还应从五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紧跟国际科技前沿,强化学科交叉。面向广东产业重大战略需求,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全面组织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下放的各项人事制度。三是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与产业深度融合,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平台、跨学科平台与产业对接平台的建设,在支撑和引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中作出更大贡献。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五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服务等领域更高水平的国际化。

来源:南方杂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