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网络主播是东北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29 16:52

2016年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直播平台成为今年最热门火爆的互联网产品。与直播相伴而生的“网红经济”迅速崛起,以直播为职业的新兴“网红”成为吸金又吸睛的行业新宠。

▲此前赵本山在某直播平台的直播截图。

不难发现,很多网络主播都是东北人。虽然没有确切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出东北籍主播在国内直播行业中的比例,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然成为直播的中坚力量。多家直播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几乎每家直播平台粉丝最多的前二十名主播里都有超过或接近半数为东北籍。

即使出生在互联网发展堪称落后的东北地区,东北人仍然迅速进入“直播潮”,占据了网红的半壁江山,原因何在?

经济困局

东北曾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摇篮,其经济发展曾在我国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的一页。1978年,辽宁省的经济总量为229.2亿元,位列全国第三。

然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一度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03年中央推行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东北GDP得以有效提升。但是2014年,东北经济结束了持续振兴的势头,又开始陷入新一轮“东北困局”。

去年,东北三省更是集体加速滑落。黑吉辽三省的GDP增速分别居于全国倒数第二、第四与第一;今年上半年,此三省的GDP增速为全国倒数第三、第六与第一。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其它经济指标同样不容乐观,辽宁财政收入还曾出现负增长,经济总量去年排名第十位。

伴随经济大幅下滑,企业盈利能力迅速减弱,失业压力加大。去年上半年,东北省会城市失业率达到7%,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左右,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很多产业的不景气。

事实上,东北的就业岗位本来就不充裕。1990年代末,东北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全国3000万下岗职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东北。2000年代初,东北国有企业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去年已降至50%左右,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这些国企并没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东北的经济结构恶化失衡,更依赖投资和制造业,然而投资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甚微。虽然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可有效增加机会。然而由于重工业的掣肘,使人们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东北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在这种就业机会不多的情况下,2014年以来东北经济下行,工业放缓,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减少,本就不多的第三产业就业岗位随之减少,直接导致平均失业率升高。

在一线城市火爆的创业在东北似乎也很难行得通,本身商业文明欠缺的情况下,连招商引资来的民企都能被动辄“关门打狗”。

经济下滑会带来失业率外,居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也会下降。

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辽宁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和吉林省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更发达地区比,差距就更大了。工资水平而言,东北城市薪酬水平也处于全国榜单的最末位。

在东北没法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好的生活时,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自己寻找出路。移动直播行业恰逢此时兴起,给迷茫的东北籍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也解释了他们为什么入行时间较早。这些东北大妞开始出现在各大直播平台上,而她们的理由直白简单——“没钱看病,想过更好的生活”。

那么,成为一名网红主播就意味着年入百万走上人生巅峰了吗?或者说网红经济可从根本上有效提高东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吗?调查数据告诉我们,这个看似光鲜艳丽的职业背后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一面。

工作时间方面,映客平台一周直播时长排名前一万名的主播中,每天直播7-14个小时的占比最大,达到了6527人。而前十名平均直播时长达到了41.4小时,工作强度已经超过普通白领的一周工作时长(40个小时)。

▲来源:头部网

实际收入而言,有些主播是靠真正的个人魅力收获人气,也有人借着互刷等手段人为制造虚假繁荣。有些女性主播为“吸粉”甚至做出不雅、出格举动。身在福州的主播佳旭说,“嗲的主播一般比较吃香,很多有钱人愿意在她们那砸钱,他们在网上找精神慰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样看来,主播、网红这类职业也许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大部分网红还是赚钱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只有少部分网红站在食物链顶端。

演艺土壤

东北的黑土地上生长出独特的草根娱乐文化和民间曲艺文化。

言及东北民间曲艺,不得不提二人转。集歌舞、表演、说唱为一体的二人转在三百年历史演化中,已成为东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之一。

▲图片来源:丁冬 / 东方IC

二人转体现出丰富的东北文化元素。

一是语言:二人转作品中亲切的语言使人感到温暖、容易接受;二是性格:东北人有豪爽、耿直、大方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相处讲究情和义;三是秧歌:东北秧歌起源于远古的圣婚仪式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杂糅诸多民间艺术因素,其形态与二人转载歌载舞的形式很相似,演出中的谐谑性也与二人转趣味性相近。                                         ——何国忠《东北民间艺术精品打造与产业化问题研究》

最关键的是,这些元素与网络直播工作的吻合度很高,东北人熟悉的草根娱乐文化和同样以草根方式成长起来的直播行业一拍即合。

直播平台内部工作人员表示,除唱歌外,东北主播喜欢在直播间隙和观众唠嗑、拉家常,这与二人转表演中的拉场戏说口颇为接近,这种互动工作适合开朗热情的东北人。

主播公会(相当于主播经纪人公司)“娱加”经纪人林妙妙说,“对直播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跟观众互动,只是唱歌跳舞,很多人觉得为什么不去看电视?”

语言方面,东北人说话与普通话很相近,更容易被理解。此外东北语言特有的“味道”和幽默元素也很容易使观众放松。东北主播说话搞笑段子多,能逗大家开心。

由于东北的群众性文化基础很强,很多东北人能歌善舞,独特的歌舞形式为直播活动提供了基础,使不少东北人具备直播的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与丰富的民俗文化相伴存在的还有“贪恋体制”的社会氛围。由于国企待遇好、福利多,很多东北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挤破头进国企。长期追求稳定、体制内的工作,整个东北的文化氛围变得沉闷,同时社会经济环境也很少能提供给年轻人施展才艺的舞台。

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压抑了这些东北年轻人的个性、才能和表演天赋,而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释放了他们的活力,东北主播的崛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之所以有很多东北人做直播并且受观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演艺圈的东北人已将东北的文化传播到中国的很多角落,当这种文化被大众所熟知,新兴网络主播在此时进入观众的视野后会很容易被接受。

知名的东北籍笑星、歌手、演员不在少数。就笑星而言,无论是前些年连续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范伟、宋丹丹,还是近几年火起来的小沈阳、刘小利、宋小宝,都带给观众很多喜闻乐道的节目,他们很好地充当了“文化大使”,将东北文化传播到了全中国,给人们留下东北人热情、幽默、接地气的印象。

▲图片来源: 王云龙 / 东方IC 

可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东北主播的崛起产生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地域风气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主播等行业虽然较为开放,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就是指一旦有东北籍主播做得比较好,就会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东北人一拥而上、进入直播平台。

▲正在直播的东北女主播。图片来源:腾讯大燕网 / 东方IC

现在较为流行“双主播”直播的方式,也就是两名主播远程连线,一起出现在彼此的直播间内;观众在观看时,屏幕上会分为左右两部分,同时显示两位主播的直播内容。两名主播可以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聊天甚至做游戏,相互配合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直播内容。

而在双主播的形式中,东北主播通常占据较为主动的地位,会带动直播间内的气氛,决定直播内容节奏,还会在其间有效拉拢粉丝互动和赠送礼物。

另外,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发现,主播之间的互刷比例不少,一些主播之间会互认师徒,徒弟会到师傅的直播间“刷礼物”,为师傅带动人气,拉动排名。这种方式在东北主播中不算少见,一些平台上存在东北主播之间“互带”的风气。

这种现象也许受到了东北浓厚师徒制的影响。

传统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它是一种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授方式,是中国典型的技艺传承方式,广泛应用于手工艺、艺术、体育、中医教育等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以口传心授、实际效仿的方式为主。 

在我国东北地区,这种“师徒文化”十分盛行。以“赵家班”为例,充满了传统的江湖气息,但又不失为一种巩固成员关系的纽带。与此相似,东北主播喜欢抱团、互带,传承又发展了这种江湖规则。

据了解,赵本山在直播的平台人气也是很高,他带领的赵家班也很大部分参与直播,获得了大量的人气,赵本山的女儿赵一涵刷新映客直播平台的收入榜单,日入88万,超过本山大叔,各种明星都来捧场,送的礼物都是价值几百的游艇,而且都是刷礼物不停。

在互联网掀起一个又一个变革浪潮的当下,东北人成功地抓住了移动直播行业这一先机,并且目前来看做得不错。在东北经济下行之时,这群东北籍网红似乎为年轻人展现出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而这一产业是否能对扭转东北经济局面起到一定作用,还需要更多时日检测。

编辑 曾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