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紫强 凤飞伟等 2016-10-20 08:58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争相布局深圳,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联手中山大学、顺德区政府三方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国际联合研究院,英国考文垂大学拟落子中山……2014年以来,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加速布局,掀起一股国际创新要素对接珠三角的热潮。
在制造业发达的佛山顺德,中大-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运行两年有余,该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本土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在深圳龙岗,一座容纳世界五大洲的世界级名校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大学园正在崛起。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国内外名校加速布局珠三角,彰显珠三角旺盛的创新需求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外名校带来的全球创新要素,与珠三角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结合后快速落地,发挥着“智核作用”。更多高端教育资源的进驻,将助推广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
源起
制造业强市呼唤智库
近年来,在制造业发达、创新需求旺盛的深圳、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远远满足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需求,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高校“抢滩”进驻。
广东工业大学与佛山南海建立广工大数控研究院等平台;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与佛山顺德联合建设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顺德区政府三方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国际联合研究院则是海内外高校入驻佛山的典型。自2012年奠基以来,国际联合研究院在两年时间内便完成基础建设,并于2014年5月投用。目前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与该院的合作包括共同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围绕国内外重大创新项目成立研究团队等。
中山也获得了世界知名院校——英国考文垂大学的青睐。今年3月,中山市专门成立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并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今年6月,考文垂大学的校长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长先后到中山考察办学环境和条件。“考文垂大学的校长表示,要将中山的分校办成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以工业设计为特色专业,用全球的眼光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在深圳,这股热潮尤为明显。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高校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拟在深开办分校。多家高校负责人表示,在深办学是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深圳龙岗,一座容纳了来自五大洲的世界级名校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大学园已然崛起。
2014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学,龙岗区目前已引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4个,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3个,未来还将有一大批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龙岗。
目前,龙岗已列出国际大学园的建设时间表:力争到2018年入驻高校不少于4所,2020年国际大学园各高校建设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记者注意到,这些国内外名校与深圳合作办学项目所设置的专业,针对的是深圳经济发展人才需求量大的领域。如北理莫斯科大学拟开设经济、国际商法与金融、应用数学和信息技术、应用化学和物理、地球科学、工程、空间研究、医疗保健、管理和审计、运输和物流、艺术和文化、电视和传媒等专业,针对的就是深圳当前的重点产业领域或正在积极发展的产业。
国际化办学将成为国际名校落户珠三角的特色之一。龙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港中大(深圳)是全英文教学;而北理莫斯科大学,将使用中、英、俄三种语言教学。
样本
创新团队连接校企两端
国内外创新要素进驻,正悄然优化珠三角的产业生态。
以位于顺德的中大—卡大国际联合研究院为例,该院研发方向指向新兴产业的最前端。针对顺德优势产业,国际联合研究院组建了3个来自台湾、美国及本地的创新团队,分别对智慧城市管道结构监测平台的研制与应用示范、面向穿戴式智能应用的柔性电子器件与材料、物联网智慧家居创新技术等领域进行研发,并计划建设以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为主题的产业园,引领地区产业发展。
“这里要建设高端产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未来产业技术的研发基地,还是全球国际技术与人才集聚基地。”中大—卡大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谭洪舟说。该院还积极与顺德企业进行项目对接,与多家研究院所及企业共同承担多个层次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基地,如广东物联天下科技集团等,并成功申报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为了解产业最新技术需求,国际联合研究院与高新技术协会、传统产业协会等进行沟通,2015年7月,中山大学博士陈荣军加入国际联合研究院。过去一年,他走访了近20家佛山传统制造企业。“对于一些有技术提升问题的中小型企业,我们能解决的问题,都会帮他们解决,比如利用先进技术为它做一个简化版本;不能马上解决的,我们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发展思路。”谭洪舟介绍。
在中山,引入名校资源背后,也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考量。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英国考文垂大学最突出的汽车工程和汽车设计专业高居全英第一、全球第三的顶尖水平。中山之所以选择引入英国考文垂大学,正是瞄准了该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在未来的合作办学中,将以此为重点。将创新要素与珠三角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快速对接,为国际名校的珠三角布局带来了新机遇。
在深圳,随着高等院校资源特别是国际化的高等院校资源快速向龙岗集聚,以“港中大+”模式为代表的校企合作正在加速推进,名校“智核”效应已然显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星河集团去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共建“港中大(深圳)创新创业设计基地”,在机器人领域产学研支撑、创业导师团队组建、重点实验设备共享、创新产品孵化、国际创新项目导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该校还与达实智能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开展合作、与华为在大数据方面合作项目——在深莞交界处一个高能物理研究所已经运行,“港中大(深圳)+”创新合作模式已经开始拓展到了珠三角范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则用“火车头”来形容港中大(深圳)以及国际大学园的作用,大学和深企的合作,可以帮助珠三角地区推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专家提醒
注意办学水准与主校区是否一致
胡刚分析,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旺盛,科技创新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科技产业化,能为科研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壮大名校影响力。珠三角本身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制造业基础雄厚,大学和产业结合,可以形成创新“聚变”反应。
其次,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教师及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珠三角城市日渐意识到,大学对城市不仅能起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作用,对创造知识和科技应用的作用也很大,引进名校资源是一条捷径。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认为,珠三角具备制造业优势,对高技术人才需求强烈,应着重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在办学过程中,要以汇聚天下英才、为天下培养英才为理念办出高水平的院校。土地是深圳最稀缺的资源,能批这么多地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也说明政府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坚定思路。陈广汉同时提醒,国内外名校到深办学,要注意跟主校区水准保持一致。师资、招生、课程设置都应该与主校区保持一致标准。
广东着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就是希望破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才支撑问题,名校“抢滩”珠三角,也与广东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水平大学战略高度契合。随着国际名校汇聚,高端人才集聚,可为珠三角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名校+”或可成为驱动珠三角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加快广东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朱紫强 凤飞伟 高绮桦 孙颖 高薇 郑佳欣 魏楠
【实习生】何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