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16-10-05 16:12
据新华网厦门10月3日报道,厦门大学消息,国际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蔡启瑞教授于2016年10月3日7时26分安详辞世,享年104岁。
蔡启瑞1913年出生,厦门翔安马巷人。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并在厦大任教;1958年秋,在厦大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开创了中国催化科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基地;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相关信息显示,蔡启瑞长期从事催化理论、酶催化和非酶催化固氮成氨、碳一化学、轻质烷烃化学和结构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较早提出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总结出络合催化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提出固氮酶促反应中ATP驱动的电子传递机理,N2、CO的氢助活化和甲烷等轻质烷烃的氧助活化机理。并曾对我国大化工发展战略提出有指导意义的见解。
另据台海网4日报道,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蔡启瑞这个名字和中国催化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他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催化科学的奠基人,是卢嘉锡口中“探赜索隐老而弥笃,立志创新志且益坚”的科学家,也是厦大人尊称的“蔡先”……
三次获得自然科学奖
爱国科学家是什么样的?蔡启瑞或许就是一个教科书般的样本。
1914年,这位后来被公认为“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生在厦门马巷的一个贫苦家庭。受惠于陈嘉庚先生的资助,他顺利从厦大化学系毕业,后被派到美国留学。上个世纪50年代,蔡启瑞连递了六年的离境回国申请,最终成为中国政府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科学家之一。
当时,我国的催化科学基本上还一片空白,而催化科学却是改变新中国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落后的关键。为此,蔡启瑞毅然转行从事催化研究,尽管当时他在结构化学领域已有建树。
后来,厦大校方概括说,蔡启瑞的精彩科研之路由三大块组成:配位络合催化理论、固氮成氨以及碳一化学。他一个人获得过三次国家自然科学奖,这是国家级含金量最高的奖项。
年逾八十还自学电脑
外人眼中的“泰斗”、“院士”仿佛高不可攀,但蔡启瑞一生却都谦虚平和、与人为善,也淡泊名利,学风正派。
其实,在1990年,76岁的蔡启瑞就主动提出“退休”降薪,成了“院士退休”第一人。但“退休”后,蔡启瑞依然天天都往实验室跑,他曾说,“其实,我这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为了做复杂的模型结构图,年逾八十,蔡启瑞还自学电脑。他的邻居、厦大化学系教授王野曾说,蔡先生一直执着奉献,“好几次夜半,我被先生叫去处理电脑故障,总见到先生仍在伏案工作,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为了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为后人所用,2010年,已96岁高龄的蔡启瑞还常在电脑前打字到午夜,给《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中“蔡启瑞”篇的撰写者提供了近三万字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以致他的腿脚肿得让人不忍目睹。
身在病床还心系科研
2011年初春,蔡启瑞摔了一跤,从那以后,他几乎消失在公众视线里。最后一次出现,应该是2013年12月2日。
当天,近千人在位于厦大的会场祝贺蔡启瑞百岁生日快乐。通过录像,住院的蔡启瑞“祝厦大越办越好!祝催化学科蒸蒸日上!”据说摔倒前,蔡启瑞正在进行的研究题目是:为发展高效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另辟蹊径。他需要在“有关酶的结构中寻找适合的氨基酸序列”。
后来他的长子蔡俊修回忆,那些犹如“达·芬奇密码”般复杂的模型图,在蔡启瑞住院时还一直活跃于他的脑海里。思维还清晰时,蔡启瑞曾感慨,“我的手不灵了,今后不能打电脑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是现在身体不允许了”。
虽然蔡启瑞无法再继续他的科研事业,但他的科研成果,已让中国的催化科学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今天,我们惟愿离去的“蔡先”一路走好……
【原标题】中国催化化学奠基人蔡启瑞辞世 享年10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