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强 汤凯锋 2016-09-20 06:40
被抓的时候,陈某科正在家里休息,妻子在一旁哄着两个孩子,一个4岁多,一个才10个月大。警察进屋逮捕时,他特意叮嘱老婆抱走两个孩子,“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被戴上手铐。”
在诸多被抓的电诈者中,上述这一幕并不少见。诈骗者在深深伤害受骗者的同时,也深深刺痛着自己的亲情。
他们曾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却为何走上电信诈骗的歧途?
他们是如何变化诈骗手法,屡试不爽地诱导公众上当受骗?
从懂法守法到知法犯法,再到伏法,他们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如今,戴上手铐的他们,心底真正在反思些什么?他们的反思能否成为全社会共同打击新型网络电信诈骗的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走近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通过电信诈骗者的自述,揭露电信诈骗的手法,寻找被骗者共有的弱点,为全社会做好防范电信诈骗提供参考。
“失意的”电诈者
见到陈某科,他双手戴着手铐,眼神时而低沉,时而有神,既有对过去的悔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陈某科今年33岁,出生在海南儋州。这是电信诈骗的重灾区,近年以来,以机票改签、QQ中奖等形式发布虚假信息的诈骗在该地不断上演,儋州也被国务院列为7个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地区之一。
曾是家人骄傲的陈某科想不到,自己竟也沦为电诈者。据陈某科自述,出生在农村家庭的他,自小学习成绩优秀,原本是个“优等生”,是家人眼中的“骄傲”。2002年,他考上了四川一所大学,毕业后和女友留在四川工作,因不堪经常出差奔波,工作一年后,他主动辞职。
2007年底,经亲友介绍,陈某科到深圳一家安防公司工作,三四个月后,他又跳槽到一家进出口仪器销售公司跑业务。业绩好的时候,工资加上奖金,他一个月可收入1万多元。他设想和女友一起在城市打拼,两人于2010年结婚。
2012年,考虑到房价高、生小孩等因素,夫妻俩决定放弃深圳的工作,回老家创业。他们投资了10多万元,在老家开了间销售化妆品的小店铺。
此时,儋州的电信诈骗正悄然兴起。为了逃避打击,不少人发展亲友加入,陈某科也曾被“看中”。据他透露,刚回到老家时,他就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从事电信诈骗,那时,也曾有朋友想拉他下水,一起干。但他头脑清醒,压根对这事没兴趣,而准备和老婆好好创一番事业出来。
2013年,陈某科把化妆品的店铺转让出去,转行开了间拖鞋批发店,人生的转折就此发生。由于批发行的生意较好,一家人生活过得还算滋润,不愁吃、穿。但一天,一个远房亲戚告诉陈某科,称有渠道买到经济适用房,让陈某科发动亲友购买。当时,考虑城市房价上涨快,自己也需要房子,且是亲戚介绍,应该可靠,陈某科于是问了六七个朋友,一共凑了27.6万元作为定金给了亲戚。
但钱给了之后,一直没有下文。最后,陈某科才得知亲戚已卷钱跑路。无奈之下,他迫于朋友追讨购房定金,只好四处借钱垫还,因此欠下一屁股债务。
被骗后,失意的陈某科常约朋友喝闷酒。一次,朋友向陈某科介绍“发中奖信息”的“生意”,他没有立即答应,因为“我知道做这个事迟早都会出事的”。但现实的压力,让犹豫的陈某科决定铤而走险。“第一个小孩当时差不多出生,生活压力很大,而且别人又催还钱。”
陈某科的经历,是电诈者中的一个代表。陈某科说,他的同行都是些年轻人,心态浮躁,想着在短时间内赚大钱。“他们觉得这个轻松,随便在网上就可以买到相关资料,且都是通过电话网络联系的,大家互相不认识,比较安全。”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在各地警方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中,有不少是正处青春的年轻人,他们与陈某科相似,有些学过知识,有些懂网络,有些在工作中吃苦能力差,老埋怨现实不好,想着轻松挣快钱……这些“失意”的借口,让不少人陷入电信诈骗的泥潭。
比“心理战”的诈骗
加入团伙后,陈某科被安排从最简单的接听电话做起。一无所知的他,跟着一名“师傅”学习。“师傅”打电话时,他就在一旁观察如何聊天。
陈某科专门研究的是中奖信息诈骗——向被骗者发送一档节目中奖信息,告诉被骗者被抽中为幸运观众,可以免费获得价值昂贵的电子产品。“利用被骗者的贪心,引诱被骗者转账一定数额的个人所得税等。”
“套路”是陈某科总结出来的,在他看来,诈骗其实就是一次双方的“心理战”。观察“师傅”一个月后,陈某科尝试第一次行骗。他很紧张,说话语气都有些不连贯。对方很快察觉到陈某科的意图,挂断电话。
这样的失败每天都要经历10多次,在刚开始接听电话的那段时间,陈某科每天接听电话的次数在10至20次左右。“由于我说话不够肯定,基本没人相信,当时也没什么信心,觉得没那么容易骗到人。”陈某科说,此时,销售经历给了他启发,他编制各种理由,获得被骗者的信任,并很快尝到了甜头。
那次,被骗事主起初也怀疑,并不相信自己真的获奖,但他又不愿意放弃“天上掉下的馅饼”,没有挂断电话。陈某科抓住了事主的心理,杜撰不同的借口,最终“攻破”事主的防线,事主汇来1000元,陈某科分得800元。
不久,陈某科从事电信诈骗的行为被妻子发现,妻子极力反对,并以离婚要挟。为此,陈某科表面上承诺不再从事诈骗,但背后,“成功”的喜悦已逐渐侵蚀了他的内心,他背着家人继续行骗。
起初,陈某科还会心生一丝怜悯,甚至提心吊胆,“有时候做梦都梦见自己被抓”。每当看到一些受骗者家破人亡的消息,陈某科还好心地提醒同伴“不要骗得太多,不要把卡里的钱都骗了”。
在陈某科的行骗名单中,一个初中女生让他记忆犹新。小女孩知道被骗后,马上打回电话给陈某科,不停地哭诉,哀求把钱退给她。一时心软的陈某科“过意不去”,将骗到手的2000元又悉数还给女孩。
“刚开始时心里会觉得不好受。后来,说真的,麻木了,没有那感觉了。”陈某科在诈骗的路上越陷越深,胆子也越来越大。
值得警醒的“侥幸心理”
好景不长,团队“老板”被抓后,陈某科并没有收手,他组建自己的诈骗团队,制作一条完整的行骗链条。他自学网页设计,制作用于行骗的假网页。他还在网上找到负责售卖电话号码的人、负责接电话的客服以及专门取款的人。
搭建好“团队”后,陈某科将号码和事先编好的中奖信息发给网上的“量商”,即发送信息的中介,由他们将中奖信息发送到所购买的电话号码。按照市场行情,“量商”发送1万个电话号码收费1200元。但只要有一个机主上当,这成本很快就可赚回。
在信息发送之后,陈某科一般是等待一些上当的事主打回电话。一些事主以为真的中奖了,打电话询问时,陈某科会安排另外的客服,一对一向引事主进入“套路”。如果事主相信了的话,客服会指导事主将款项打到一个指定账户,负责取钱的人会马上将卡里的钱取出。
为了躲避追查,陈某科基本不露面,一张电话卡只使用一次。用于诈骗的银行卡也是从网上购得。“这些卡都是网上买,一般带U盾的银行卡要3000多元一张,不带U盾的一套5张,大概3000-4000元左右。”
几年间,陈某科已不记得成功诈骗的次数。反思行骗经历,让他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各种理由?为什么电信诈骗变得如此疯狂?
“我自己也收到过此类中奖信息,我都不相信,难道还会有人相信吗?”陈某科说,此前,他觉得发信息的人很傻,因为根本没人信。但深入到这行后,他发现,被骗者的“侥幸心理”是致命的缺陷。
“不少人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可以‘拿小钱博大钱’,例如花几百元就可以得到苹果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的电子产品,即使这几百块被骗了也无所谓。但他们没想到,一旦几百元汇出去了,他们就已陷入行骗者的圈套。接下来就会被骗更多钱,到后来受骗者为了拿回汇出去的钱,又会上当再继续汇钱,就这样一步步被吃牢。”陈某科说。
群发短信、冒充公检法、快递有毒、助学补助、虚构车祸、手术诈骗……几年间,随着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电信诈骗的手段不断升级。其中,陈某科发现,信息泄露严重,是诸多诈骗手段取得事主信任,获得成功的关键。
“个人信息泄露是完全可以杜绝的,但现在太容易买到了。”陈某科还透露,电话实名制也还存在较大漏洞,“我到外面买电话卡,如果实名的话,只需要50元一张。但如果我想买不实名的也可以,只是要100元一张。”陈某科说。
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中秋节的夜里,陈某科看不到月亮,他内心深处,只想好好表现,争取早点服完刑,与家人团聚。“平常小孩很黏我,一看不见我就拿她妈妈电话打电话给我,问我在哪里,现在……我都不知道老婆怎么跟两个小孩说……”他眼眶红润,低头抽泣。
电信诈骗打“心理战” 这些“套路”须防范
近年来,虽然警方加强打击力度,相关报道也在各平台传播,为何仍有人不断受骗?对此,一位高级心理咨询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梳理近年来的电信诈骗案可发现,花样百出的诈骗“套路”,主要是与公众打“心理战”。
●一是抓住人“贪心”的心理弱点,如获奖信息,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购物退税、退款,快递签收,提供考题,低息贷款,积分兑换、降价奖励,虚构色情服务等诈骗方式,一步步地抓住人的贪念,诱导人上钩。
●二是利用人的“安全顾虑”心理,如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冒充领导、包裹藏毒、虚构车祸、意外急救、虚构绑架、欠费、破财消灾等诈骗方式,均以突来的“问题”,让受害者产生恐慌,短时间失去理智。
●三是消费公众的“爱心”,如点赞、转发、爱心捐助等,通过虚构虚假的悲情故事、求助信息等,骗取公众的爱心。
●四是利用公众的“好奇心”,包括“猜猜我是谁”,以及通过新型网络软件,引导公众通过点击不明来源网络,植入病毒程序,盗取网银密码、日常生活信息等,“此类诈骗方式隐蔽性强,传播范围广,十分值得警惕。”上述专家指出。
不过,任何诈骗方式,最后都要落到账户、转账、密码等关键信息上来。因此,上述心理咨询师提醒,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电信诈骗的防范,公众首先不能有“侥幸心理”,切不可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也不要随便轻信他人恐吓,更不要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软件,“冷静不慌、耐心求证、报警求助”。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邓强 汤凯锋 通讯员 谭国色
【统筹】洪奕宜
【校对】黄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