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陈洁 2016-09-19 12:50
许林(化名)是一位大学生的家长,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聚会上,谈起他上大学二年级的儿子,不禁对孩子未来找工作前景颇为担忧。
因为,他的直观感受是,大学毕业生现在已经越来越多。
他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大学生的“稀缺性”正在不断降低。2016年10月份,又一轮大四新生将步入找工作的大军中。这些在2017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预估总人数仍然超过700万。事实上,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经明显放缓至年增幅不足3%,但总基数已经到了非常巨大的地步。
具体情况见下表:
数据来源:本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在数量增长的背后,大学生的薪酬也基本上保持了增幅,然而这一增幅却很难让许林感觉开心。
“我认为,现在大学生刚毕业的新生,收入和农民工差不多了。”许林说。
他这一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农民工收入的差距缩窄,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05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875元,这一数字在2010年上升到1690元,并在2015年上升到3072元。换句话说,在过去十年,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增长幅度为251%。
那么大学毕业生呢?
根据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
2010年,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发现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