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发布 2016-09-14 16:04
最近,小张发现自己的领导王总换手机号了……没加任何怀疑的小张,惠存了领导的崭新手机号,经过请示工作、订机票整整一个月的折腾之后……小张才发现……(天哪,被自己蠢哭了!)
究竟咋回事儿?快来看看吧!
故事要从小张收到的一条短信开始说起……
王总换手机号了?老板嘛!不用问为什么,这没什么奇怪的!也不用怀疑短信的来源,这不是伪基站,而确实是王总的手机发来的信息。
骗子通过不确定的途径,向王总的手机植入了木马病毒。使得王总的手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自动向通讯录里名单群发短信。
小张自然而然地将该号码存了下来。他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覆盖原来的号码,而是把这个新号码存成了……
之后,小张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王总新手机号”。电话那头的王总,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王总……
接电话的是真的王总,原因在于,骗子将“王总新手机号”设置为了呼叫转移,所有拨入的电话会自动转移到王总原来的手机上。这样,拨打电话的人和王总,都完全不知道中间居然经过了骗子的一层中介。用这样的方法,骗子使得该号码,获取了完全的信任。
一个月后,王总安排了一项重要工作……
骗子采取静默的方式,在小张和王总之间潜伏了一个月,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小张很快的完成了任务,并准备用电话向领导汇报。小张记得领导的交代,拨打了“王总新手机号”……
电话那头,王总说已经收到航空公司的短信提醒,并且对小张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骗子通过先前植入的木马病毒,同步获取了王总航空公司提醒短信,得知了王总出行的准确时间。
就在王总乘坐的航班起飞之前,小张收到了一条短信……
好了,故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 结局都可以猜到,小张向骗子的账户转了30万……
小张为什么不打王总电话核实呢?因为小张和骗子都知道,王总此时正在万米高空中,就算拨打电话,也一定是关机状态。
这是此类骗术的最重要的关键字 “新号码” ,包括: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 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一定要联系旧的号码,或者当面进行确认后,再将新号存入通讯录。
另一个关键字是 “呼叫转移”,就算你能确认接听该电话的是老总,但是,这个手机号并不一定在他手里。
提醒财务工作者们,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 当面确认,慎之又慎,同时建议企业管理者们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防骗培训,及时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
如今微信的应用可谓是越来越广泛, 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看到了其中的“赚钱”机会,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大家注意!
1、代购诈骗
诈骗者一般会声称自己是做“海外代购”的,以低价来诱惑消费者。等到付完钱后,他们要么翻脸不认账,马上把对方拉黑,要么就是给出“货物被海关扣留,需要缴纳关税”等理由,让消费者再加一笔钱,但最后商品依旧是迟迟未到手。
建议大家还是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如果觉得朋友圈那些“海外代购”的商品更便宜,就看对方是否是自己的熟人,比如亲戚或者朋友等,相对来说骗钱的可能性少点,但如果对方和自己不太熟,那最好还是不要买。
2、微信红包也有“毒”
微信红包近两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逢年过节大家多少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两个红包娱乐一下。不过,居然有妹子为了满足微信丐帮的追讨及完成微信红包接龙任务,在一年的时间里发了206万余元红包,抢了196万余元红包,净亏10万余元。期间,妹子还问借贷公司借钱,结果钱也是越借越多。
微信红包本就是娱乐活动,如果动真格了,无异于赌博,提醒大家一定要适可而止。另外,不要随便问借贷公司借钱,因为很多民间借贷公司就是“高利贷”,一般人就算就还得起本金,也未必能还得起利息。
3、谎称“投资理财师”
就在前不久,南京一女大学生谎称自己是“投资理财师”,还在朋友圈发所谓的“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1000~5000元间,月收益率可高达80%。如此不真实的宣传语,结果还有人上当。
真正的理财师通常是给个人或家庭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方案,而不会直接推销某个产品。在朋友圈推销产品的绝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要么是骗子,要么是销售。
另外,月收益率80%实在是高得离谱,都是骗子的惯用手段,提醒各位投资者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率,还是配置一些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更合适,如国债、稳利精选组合投资计划等,让风险和利润都更为均衡。
世间套路太深……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