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3岁还不会说话,医生说因为父母太爱干这件事!

钱江晚报公众号  2016-08-30 21:33

手机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上班要用,下班要玩!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拿着手机就停不下来!

这不,有一对父母,天天玩手机,结果孩子三岁了还不会叫人!

这两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也刮起了中美交流风。来自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语言病理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来到浙大儿院做交流。

来自美国的Janine教授(左)和浙大儿院保健科主任邵洁将为大家做微课咨询。

爸妈下班回到家,虽然和美美在一起,但习惯各自玩iPad或手机,互动少。3岁的美美至今还不会喊爸妈,结果,美美就有 语言发育障碍。

孩子有语言发育障碍

要及时找到病因

发现孩子语言发育障碍,要及时找到病因,比如听力障碍、智力低下,否则会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邵洁主任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家长一定要重视。

一、耳朵“生病”了。 小儿学话,首先得听见声音才能逐渐模仿发声、发音,并理解语言,再开口说话。听不见,一切无从谈起。另外,听力讲“敏锐度”,听得见不代表听得清。听不清,就会造成语言发育落后、构音障碍。

二、大脑发育不正常。脑损伤、智力低下,常伴有语言发育障碍。

三、口腔的舌、唇、齿及下颌等运动或配合有问题。鼻腔、口腔共鸣有问题等,都会造成说话口齿不清,医生称之为“言语障碍”或构音障碍,常说的g、t或g、k不分,就是这种。

四、语言发育障碍。由于大脑语言能区发育出了问题,孩子可能不理解语言,也可能语言表达能力受损,表现为没有完整的句子结构、词汇少等。当然,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刺激,也就是爸妈多和孩子说话。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刺激,孩子发展就会慢人一步。

五、自闭症。自闭症的孩子也常常是以语言发育障碍来就诊的。但自闭症最主要的症状是社交障碍,包括没有眼神沟通、没有手势交流,缺乏共同关注,其中,语言发育障碍也是主要表现。

这张语言能力“时间表”

帮孩子来对一对

邵洁主任总结了一份语言发育的“时间表”,家长们可以对照看看。

2~4个月:能发出“咿呀”发音,对妈妈的逗笑反应,会微笑甚至“咯咯“出声笑。

5~6个月:发音种类明显增多,可以发出“d、g”等辅音,还会寻找并发现声源。

7~8个月:开始听懂自己的名字,看懂别人的表情,如妈妈说“不“时。

10个月:逐渐能将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比如听到“再见”会摇手示意。

11~12个月:会说些有意义的单词,比如“爸爸、妈妈”,会用食指指认常用的物品。

12~18个月:开始能指认自己的五官和身体部位,说的字或词逐渐增加。

18~24个月: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说2个词以上的短句。

2~3岁: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那是什么?”,会说简单的句子,如“这是球”, 有一半以上的话能被外人理解。

“一般来说,1岁以内是前语言阶段,婴儿以非词汇性的交流为主,主要是发声、发音和姿势语言的发展;1~3岁是早期语言阶段,是口语发育的关键期。自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要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说话,并配上手势、动作和表情。”邵洁主任说,一些家长常认为孩子开口晚很正常,虽然,70~80%“晚开口”今后仍发育正常,但一小部分“晚开口”是发育障碍的早期征象,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