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吸鼻涕不利耳朵健康,孩子听力有问题影响语言发展

惠州日报  2016-03-03 19:11

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听障康复的课堂上,孩子认真地和老师互动讲故事。

4岁的朵朵看电视时,喜欢将声音调得比较大,有时喊她名字也没回应。去医院诊断,朵朵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也叫渗出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越来越重,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今天是“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提起耳聋,很多人首先想到老年人,但比起老年人,听力残疾对儿童的困扰更令人担忧。孩子的听力,您留意了吗?

疑问

1、何时开始要观察儿童听力?

孩子出生后3天内可到医院筛查

据了解,6个月到3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此期间的听力障碍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严重者可致聋哑。由于儿童不能明确表达或不懂表达,因此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和语言学习时期,从而影响一生。那么,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尽早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观察儿童的听力发育呢?

“从孕期就该注意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豪介绍,孕期母体因素也会导致儿童听力受损,比如母体病毒感染或服用了不当药物等。为避免初生宝宝有先天性听力损失,首先孕前应做好遗传学筛查,孕期也应特别注意。

“仅仅用日常观察和言语呼唤等方式很难判断刚出生的宝宝是否拥有正常听力。”王豪介绍,如今国家有专门款项支持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孩子出生后的3天内,可到医院进行筛查,尽早确认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

另外,王豪提醒,在孩子语言形成发育过程中,家长也要特别关注孩子对语言的辨识力。一般新生儿3个月内可能对声音有反射性反应;3~6个月开始出现声音定位,眼或头会转向声源;9个月时定位反应较灵敏;到1岁左右,会对简单语言有反应(如对自己名字、再见、找妈妈等);3岁前为儿童语言发育期,此时儿童应能开口讲话。

此外,家长也要特别注意,处于幼儿期的孩子是否出现以下情况:多次在适当距离呼喊孩子名字都没反应;正面跟孩子讲话需要不断重复;看电视时声音越调越大。如有上述情况,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儿童常见耳疾有哪些?

鼻炎和感冒不及时治疗或引发中耳炎

王豪说,儿童听力损失主要包含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两种情况。排除先天因素,后天感染因素导致的儿童耳科疾病,中耳炎最为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鼻炎和感冒不及时治疗,儿童流鼻涕不理会或回吸,或会引起中耳炎。“正常人鼻咽部和耳朵是相通的,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的这条通道叫咽鼓管,与成年人比较,小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宽,而且呈水平位置,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的炎症。”王豪说,儿童流鼻涕莫长时间不管,有鼻涕时也不能回吸到鼻腔里,会导致耳朵感染。

此外,分泌性中耳炎初期,不一定会有痛或流脓等症状,再加上儿童年幼,不会描述,家长难注意到。但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越来越重,甚至可能对儿童以后的听力、语言和智力发育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预防儿童听力损失非常重要。

“所以定期检查非常重要。”王豪说,因为症状不明显,可能在幼儿园一些常规的耳部检查时容易被忽略。他建议,在幼儿园体检应普及相关检查,发现这类孩童。

误区

经常给宝宝挖耳垢

无特殊原因没必要掏耳朵

为了保持宝宝耳朵内部清洁,有些父母会直接用纤长的指甲或是小发夹等,在宝宝的耳朵里掏挖。这样的做法到底可不可行呢?

“只要没有耳朵疾病等特殊原因,正常人没必要掏耳朵。”王豪介绍,一般正常人的耳垢会自行排出,如游泳、洗头进水了,稍微擦一擦就好,不需要去特别干预。如用硬物掏耳朵还有可能会损伤孩子外耳道娇嫩的皮肤,细菌便会趁机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如果是在病态情况下导致不舒服,建议到医院进行清理。

孩子不说话是“贵人语迟”

2岁内出现有听力问题应及早干预治疗

来自湖北的王女士和丈夫在惠州务工,因工作繁忙,孩子一直在老家由奶奶照顾。由于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她对孩子成长的关注难免有疏忽。

王女士说,去年过年回家,她发现孩子都快两岁了,跟他讲话不太回应。而婆婆则一直认为这表明孙子很聪明,这只是“贵人语迟”。当时王女士也没太在意。直到去年“十一”,王女士回家时,看到隔壁邻居家同龄的孩子既会唱歌又会背古诗了,而自家孩子还不会讲话,才觉得必须得带宝宝去医院看看,这才诊断出孩子有先天性听觉障碍。“现在宝宝快3岁了我们才发现这个障碍,没有带他尽早治疗我特别自责。”王女士内疚地说。

王豪说,2岁内是听力检测的重要时期,如果儿童在此阶段前出现听力问题,应及早干预治疗。听障儿童应尽早借助助听器、人工耳蜗手术等治疗,有助于刺激其脑神经发育。

此外,听力康复训练也十分重要。“我们这里的孩子都在0~6岁之间,这也是听障康复训练的较佳年龄阶段。当然,最好是3岁以前就送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听障部部长高丹说。

植入人工耳蜗就是痊愈

术后要坚持不懈进行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是目前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儿童进行听力重建的有效方法。然而,其高额的设备费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不少给孩子做完手术的家长则对疗效满怀期望,以为只要植入了便是痊愈了,孩子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听到声音、开口说话了。对此,王豪提醒家长对听障康复应有更全面的认知。

“人工耳蜗在国际上已有30多年历史,让大量耳聋患者通过这一手术开启了声音的世界。”王豪介绍,一方面鼓励家长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另一方面提醒家长为了达到良好的听觉及语言康复效果,术后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同时还应该定期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适当调整,以达到最大化的康复效果。

问题

家长无法正视孩子缺陷,迟迟不带孩子做康复治疗

家住水口的阿柳在孩子8个月时发现了异常。“你和他说话时他不看你好像听不到,好几次都是这样。”阿柳悬着忐忑的心带着孩子到医院,当得知孩子患有先天性耳聋时,她十分震惊。

“经常在梦里梦见孩子有说有笑,梦醒时我就躺在床上哭。”接下来的日子,因为阿柳一直没法接受孩子耳聋的事实,虽然在医生建议下给孩子配了助听器,但总不愿意带孩子外出,即使外出,也怕别人知道自己孩子耳聋的情况。她说:“看到其他孩子健康、正常,我心里更难过。”阿柳的悲观情绪与日俱增。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的语言出现了障碍。“孩子将近4岁时,说不出几个字。”阿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医生建议下来到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经过一年的训练,阿柳的孩子开口说话了。看到孩子有所进步,阿柳逐步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准备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但如今她自责更深:“如果发现时就带孩子来做康复训练,他的语言能表达得更多更好。”

王豪说,从语言发育的角度讲,人工耳蜗植入越早越好,而且安装助听设备就好比给耳朵配了副眼镜,一点都不丢人,反而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借此呼吁社会,像对待近视眼一样正确对待听障患者。

部分母亲因家庭压力放弃给孩子做康复治疗

高丹多年从事给听障儿童做康复训练的工作。她说:“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是在几项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康复得最快的。看着孩子的进步,不少家长的精神压力有所减少,但还是有因为来自家庭的压力而放弃给孩子做康复治疗的。”

阿莹就是一个例子。阿莹一家人生活在农村,孩子出生后1岁多了才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从医院的检查再到定点康复训练中心的训练,为了孩子奔波了好几个月。根据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听障儿童的相关救助项目的规定,针对阿莹孩子的情况,可以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申请获得每年1.2万元的康复训练费,其中孩子的伙食费全免,每月还有400元的交通费补助。但由于在城里没有住处,需要另外租房,又因为阿莹需要每天在离家较远的市区内陪伴儿子做康复训练,没有工作和收入,所以,家里并不支持孩子去做康复训练,都认为阿莹应该生第二胎,最后她被迫放弃给孩子做康复训练。“这样的例子有多个,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家庭。”高丹说。

听障儿童康复场地不够,师资不

据了解,我市目前残联公办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一共有两处:一处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另一处是惠阳区聋儿福音言语康复中心。

走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记者看到,600平方米的场地内设置了两个大集体班、一个0~3岁的集体班和7个个别化辅导室。“小猪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课室里有没有小猪?”在集体小班里,10多个孩子围成一圈,正认真地和老师互动讲故事。这里的房间布置跟普通幼儿园教室一样,见到记者,不少孩子会主动招手,并跟着老师叫“阿姨好”。唯独与普通孩子不同的是,他们小小的耳朵后都戴着一个耳塞一样的仪器,语言反应相对迟缓一些,但声音还算清晰。

“及早接受专业康复治疗的孩子,9成以上都能成功摆脱聋哑困扰,重新获得正常交流能力。”高丹介绍,这里不少孩子都植入了人工耳蜗,但要获得很好的效果,还是要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除了这种一对一的训练,听障孩子还能享受到亲子一起训练、定期康复评估、测听检查服务等,还有听音乐、玩玩具等众多游戏活动。正是在各种游戏式的训练中,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一点一滴变化。

“因为场地的制约,大大减少了服务人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本中心的康复训练基地新楼已经建成,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迁入,听障儿童康复训练部也将从600平方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惠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刘清海介绍。

目前,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训练的听障孩子共有70多名,但仍然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教师只有15个,为了能做好服务,我们听障部目前只能容纳70多名孩子。”高丹表示,目前师资方面也是一个问题。由于没有特殊教育这方面实战经验,许多应聘者入职后,需要进行跟班学习和定期参加培训,才能完全上岗。而在教师待遇方面,除了五险一金,能拿到手的工资大约在2000元左右,也造成了许多年轻教师留不住。高丹呼吁,增设特殊教育这方面的大学专业,以及提高教师待遇水平。

救助

佩戴助听器无效可申请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手术

经走访了解,惠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听障儿童康复训练部承担着助听器和国家人工耳蜗等救助项目。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项目规定的年龄要求(0~6周岁),惠州市户籍、检查有听力障碍的,家长可以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孩子免费申请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无效果或效果不佳,听力损失为重度以上的,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符合植入人工耳蜗临床要求的,市民可以申请人工耳蜗项目,项目中除了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还可获得相应的康复训练费。”刘清海说,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服务0~6周岁的儿童。在满足以上年龄段聋儿康复需求的基础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经过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聋患者和18岁以内的语后聋患者均给予相应资助。

刘清海说,听障儿童纠正了听力后,需要经过一两年的语言康复训练。家庭应配合并保证受助者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

建议

在医保方面为听障儿童患者提供专项资金

王豪说,我市听力障碍的患者数量并不少,每年能够申请到国家免费手术治疗的名额有限。据统计,2014年,广东省内有200个人工耳蜗免费手术名额,但经过筛查后入围的人数有1600多人。

孩子的语言形成最佳时期在两周岁左右,为了不耽误听障儿童治疗的最佳时间,王豪建议在医疗保险方面,我市也应给儿童听障患者提供专项资金。此外,他还建议,扩大儿童言语康复中心以及增强师资力量,能够确保接收更多本地户籍的儿童听障患者进行术后的语言康复。希望慈善机构、社会热心人士都能够加入到听障儿童的救助上来,帮助更多听障儿童患者听到这世界上的声音。

进入普通小学后应给予特殊教育配套设施

“在康复中心进行听障康复的儿童90%日后可以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刘清海说,从学龄前儿童至普通小学这个过渡期,听障患者缺少特殊教育的配套措施,有些儿童较难以适应,由于距离限制,有时可能会听不清老师讲课。

“像台湾,接收有听力障碍学生的班级,老师可以跟政府申请到一个无线调频发射器,只要给教师衣服领口佩戴上FM无线调频这个发射器,无论学生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听得比较清楚,解决了距离使得信噪比降低的问题。”他建议,我市相关部门是否也能提供资金,为上课的教师佩戴FM无线调频,让有听力障碍的学生不至于因为听不清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家长分享

父母树立信心孩子康复更快

市民张女士的儿子童童(化名)今年4岁,在孩子6个月时被查出有重度的先天性听觉障碍。当时还沉浸在喜得子欢乐中的她接到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时几乎崩溃,痛哭了不知道多少个晚上。张女士一面自责,一面开始积极寻找治疗方法。

经过反复检查,童童在半年前顺利申请到了“七彩梦行动计划”名额,并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如今他正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阿姨好!”看到记者,他害羞地拉着妈妈笑了笑。高丹说,童童是这些孩子中康复得比较好的,日常沟通是没有问题的,再过段时间看看情况,有希望转到普通幼儿园去。

张女士说,一开始他也无从下手怎么教儿子,直到来这进行康复训练后,她一点一点跟着老师学习方法,渐渐就上手了。看着孩子的转变,她越来越有信心,平时常带着孩子四处走走,让他尽可能多接触人。“虽然对他未来会有担忧,但还是充满信心,不会放弃任何能让儿子进步的机会。”张女士说,只要自己有信心了才能建立孩子的自信。

相关新闻

爱耳日医院送出系列福利

昨日上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本部6号楼门诊楼306诊室的义诊现场十分火爆,这是“爱耳日”义诊周进行的第二日,不少前来看诊的市民无需挂号,并免费获得了一次纯音听阙测试。

该活动为该院“爱耳日”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时间为上午8:00~11:30,从2月29日一直持续到3月6日。据了解,活动期间,该院为特困、五保户或有当地贫困证明的患者送出福利——— 免费验配价值千元的助听器;结合今年爱耳日的主题“关注儿童听力健康”,针对6周岁以下的耳聋患者赠送儿童专用助听器,并为所有佩戴助听器患者保养和护理助听器。该院还通过前期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失聪贫困患者免费做手术。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费 燕 陈 澄

编辑 谢志清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