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 2016-08-28 12:09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的真正信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这个人再是手握重权的君王的话,那就更难了。可是到底有没有争得君王的信任的办法呢?还真有。
比如,钓。 经典案例就是姜太公,他老人家取得周文王信任的办法就是坐在河边钓鱼,而且鱼钩还是直的——正常的鱼钩能钓到鱼,人家这个笔直的鱼钩却能调到君王的信任。果然,周文王发现这个用直钩钓鱼的老先生不是凡人,一谈之下,相见恨晚。于是,就拜姜太公为老师,并请他辅佐自己,中国历史上一对模范君臣就此诞生。
与姜太公相似的还有孔子的学生子夏。孔子去世之后,儒家“一分为八”,分成了八个门派,以子夏为首的讲学团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派。他们这个讲学团队后来被魏文侯迎请到了魏国,魏文侯还拜子夏为师,给予极高的礼遇和信任。在魏文侯的信任和支持下,子夏和他的弟子开始了一段有名的“西河讲学”岁月——这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史书上没留下子夏游说魏文侯的任何言辞,说的都是他被魏文侯“迎请”到了魏国。看来,他和姜太公一样,是凭着自己的道德学问征服了君王,使其主动“上钩”的。
能“钓”到君王的信任当然是极好的。众多史实也证明,君王主动“上钩”,尊重、信任某人,一般这种君臣关系都非常牢固、和谐。
周文王之于姜太公、魏文侯之于子夏都是这样的。可是,我们必须说,“钓”得君王的信任,其效果虽佳,但毕竟不是一种常规手段,属于可遇不可求之列。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急切地想到得君王信任的人,一般不采取这种被动等待的方法,他们大多喜欢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的方法也分好几种,比如“连忽悠带骗”法。 这种办法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用得最多最娴熟。
张仪游说楚怀王可说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张仪替秦国出使楚国,目的是拆散齐楚联盟,以便秦国分而治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张仪根本没跟楚怀王讲什么外交原则、国际公约之类的道义和道理,而是上来就诱之以利,跟楚怀王说,请您跟齐国绝交,绝交之后秦国给楚国方圆六百里的商於之地,此外秦王还会把他漂亮的女儿嫁给您。
到了秦国,张仪变卦了,“哪里有六百里?我说的是六里。”楚怀王很生气,发兵攻打秦国,可惜打不过,损兵折将。这时张仪再次到楚国来,这次不诱之以利,而是吓之以威,跟楚怀王说,秦国实力如何如何强大,你楚国是根本打不过的,好好跟秦国搞好关系才是上策。你如果不跟秦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那秦国就会大兵压境,打你没商量。在当时,各诸侯国的人都知道张仪是个“反覆无常之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可是,他替秦国搞连横偏偏屡屡得手。
再比如,“盟誓”法。 古代的盟誓效用大概与今天的签合同差不多,口说无凭,咱得落实到白纸黑字上。盟誓有仪式,有誓词,非常庄重,一般不能反悔。这个招法严格来说属于“巩固信任法”,即害怕君王中途变卦,不再信任自己了,所以就用这种方法固定这种信任关系。
战国时期的名将甘茂用过这个办法。当时,秦武王想让甘茂带兵去攻打韩国的宜阳。甘茂没有乖乖领命,而是先跟秦武王谈起了条件,他说:“宜阳说是一个县,其实相当于一个郡,秦军要千里奔袭,还要通过许多险要的战略要地,非常难。”
以前,孔子的高徒曾参居住在费县,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远在家乡的曾参母亲:“你的儿子曾参杀人了!”结果呢?“其母织自若也”,曾参母亲镇定自若,照常织布,她根本不相信自己那个德操极佳的儿子会杀人。
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来告诉说:“你的儿子曾参杀人了。”结果,“其母尚织自若也”,曾参妈妈还能镇定自若地织布。
又过了一会儿,又来一个人说:“你儿子曾参杀人了。”结果呢?“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没织完的布也不要了,织布机也不管了,赶紧翻墙逃走,害怕受儿子牵连也被官府抓走。
然后甘茂就跟秦武王说:“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之信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又不如曾参之母信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甘茂还给秦武王具体分析说,我如果带兵去攻打韩国宜阳,樗里子、公孙奭两位大臣一定会非议我,大王您一定会听信他们,这样一来,您背上反悔的恶名,我也白白得罪了韩国。
秦武王赶紧说:“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我不听信他们对你非议的话,不信,咱们两个搞个盟誓。
之后,甘茂带兵去攻打宜阳。宜阳不好攻打,“五月而不拔”,围攻了五个月还没攻打下来。结果,樗里子和公孙奭两个人果然就到秦武王那里去说甘茂的坏话,希望秦武王将甘茂召回,“欲罢兵”,既然都打了五个月还打不下来,那你就回来吧,不打了。
这个时候,甘茂的盟誓派上用场了。甘茂说:“息壤在彼。”您忘了当初和我一块在息壤举行过盟誓了吗?
盟誓法属于古代的“法治”思维,即便跟君王办事,咱们也得“先小人后君子”,重合同,讲信用。这里面是很有点契约精神的,也值得提倡。可惜的是,一般的人没胆量与君王讨价还价地谈“契约”,一旦谈不好,惹得君王发了火,那后果岂不很严重?所以这个方法用的人也不多。
还有一种取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就是自污法。 王翦和萧何都用这个办法。战国末期,秦始皇要派兵攻打楚国,问李信需要带兵多少,李信回答“二十万。”秦始皇又以同样的问题问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命李信带兵二十万攻楚,结果失败。秦始皇回头再请王翦出兵,并答应了王翦“将兵六十万”的要求。王翦率兵出征之际,秦始皇还亲自送到灞上。
这时,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统率六十万大军的王翦要秦始皇赐给他许多良田美宅,秦始皇说:“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最终也不能封侯,所以我趁着大王还肯赏我酒饭时,就及时请求点赏赐,以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始皇听后大笑。
王翦带兵到了潼关,仍然五次派遣使者回长安,向秦始皇请求赏赐良田。王翦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说:“将军要求赏赐也太过分了吧!怎么能这么贪财呢?”
王翦说:“不是的。大王为人狡猾,不信任人。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都让我统领,我如果不多向他要些良田美宅,不是等着他怀疑我吗?”原来,王翦不断地要求赏赐,并不是真的贪婪,而是为了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如果他不这么做,秦始皇可能就会疑心他拥兵造反。他一“自污”,秦始皇就明白,王翦的目的只是求财,而非造反,反倒放心了。
相比于王翦,萧何的“自污”更让人心酸。刘邦建立西汉,萧何是第一功臣,当上了相国。汉高祖十二年,黥布反,刘邦带兵去讨伐黥布,萧何镇守关中。
刘邦“数使使问相国何为”,即屡屡从前线派使者回来寻问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当时正一心一意地治理国家,“拊循勉励百姓,悉以所有佐军。”治国的同时,还鼓励百姓捐出家财支援国家的平叛战争。
按说,萧何的做法实在太好了。可是,有一个门客指出了萧何的危险,他说:“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身居高位,功劳第一,不可能再得到皇上的提拔了。可是,自进入关中以后,您就一直得到百姓的拥护,如今已有十多年了;皇上数次派人问及您,就是害怕您得到关中百姓的拥戴,也会像韩信、陈豨等人一样谋反。现在您为何不利用职权贱买土地,租出去赚钱呢?您用这种方法自损名声,皇上才不会对您起疑心。”萧何依计行事,刘邦得知情况后,果然非常高兴。
刘邦打败黥布后回来,百姓拦路上访,控诉相国萧何抢夺百姓田地。萧何拜见刘邦,刘邦笑着对萧何说:“相国对百姓真好!”
然后就把老百姓的上访信交给了萧何,说:“君自谢民。”您自己看着给老百姓个答复吧。萧何本是贤相,趁机建议:“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意思是,长安附近土地少,而刘邦的上林苑空地很多,希望刘邦将上林苑的空地拿出一些来给老百姓耕种,田里的秸秆还可以给牲畜做饲料。
刘邦大怒,说:“相国你自己到处敛财,却让我把上林苑的空地让给老百姓。有这样的相国吗?”于是就将萧何下狱了。几天之后,有王卫尉(卫尉,乃统率卫兵守卫皇宫之官)问刘邦,为何要将相国萧何下狱?刘邦说,人家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善归主,有恶自与”,遇到好事就归功皇上,事情搞砸了就自己替皇上担着。现在,萧何自己收受商人的钱财,却在我面前为民请命,这是他“自媚于民”,所以我要下狱治他的罪。
王卫尉跟刘邦说,相国为民请命,这是职分所在。您以为相国真的贪财吗?当年您跟项羽争天下及后来平定陈豨、黥布叛乱时,萧相国一直镇守关中。当时,萧相国如果对您稍有二心,关中大地早就不是您的了。萧相国当时不贪整个关中这个大财,现在反而会贪商人的一点小财吗?而且,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秦朝最后亡国了,又怎么可以效法呢?
听了王卫尉的这番话,刘邦才知道错怪了萧何,就放萧何出狱。萧何被赦之后赶紧“徒跣谢”。刘邦此时反倒说:“您为老百姓请求上林苑的空地,我不许,我不过是桀纣一样的暴君,而相国您则是贤相。我之所以将您下狱,就是要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以衬托您的伟大。”
萧何自污,虽不免遭受下狱之辱,但总算得到了刘邦的信任,没有像韩信、陈豨等人一样被杀掉。
【来源】《组工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