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强 2016-08-23 11:56
在广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中,志愿公益力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广州将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拟举办首届为老服务专项公益创投活动,引入更多社会组织等社会公益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2020年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2014年9月,广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底,广州市养老机构已达177间,床位5.3万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居全国、全省前列……过去几年,广州养老服务业改革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记者了解到,按照相关思路,广州市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面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覆盖城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广州特色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社区养老服务覆盖城乡社区老年人。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力量不可或缺
回顾近几年的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变得不可或缺。
以2015年为例,广州市为引入社会公益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举办2015年第三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推出的扶老类项目多达375个,获得3946.08万元资助。各类慈善会、公募基金会、公益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事业单位等组织广泛参与、群策群力,申报了爱心助餐、老年大学、居家安全、日间托老、临终关怀、失独失智等内容丰富的项目。
广州市举办的2015年第三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共征集为老服务类创投项目24个,并给予大力资助。同时,为支持基层群众组织开展养老服务,2015年、2016年,广州市连续两年投入福彩公益金200万元,创建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
此外,广州各区也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特色服务:
●海珠区:社区助餐
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扩大社区内原有的“长者饭堂”,引入爱心企业捐赠米、油、送餐车等物品。海珠区南华西街与广州酒家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部分让利的方式,由企业为老人提供配餐。老年居民通过较为低廉的价格,就可享受到可口放心的饭菜。
另外,海珠区还试点了“大配餐”服务,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组建志愿者队伍等方式,为老年居民提供高质量的配餐、送餐服务。
●黄埔区:“爱心午餐”服务
黄埔区将“爱心午餐”服务纳入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框架体系。今年,黄埔区财政投入500万元,同时扩大慈善捐款,共争取700万元慈善资金兜底补充,解决困难和高龄等6类老人享用午餐的资金之忧。
该区建立了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订餐——饭堂或餐饮企业生产配送——老年人在站点用餐(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老人送餐)——结算的助餐服务模式。助餐服务将覆盖60岁以上有配餐需求的长者,其中三无、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可免费享受服务。
●天河区:医养结合
在医养结合方面,天河区珠吉街道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得到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在这个街道,同一个地址场所,整合了养老院、护理院、社区医院三部分,分别按不同行业规范监管运营,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管理。“养、护、医”互补,使养老、康复、医疗无缝对接。
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
为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广州市民政局拟于今年底组织开展为老服务专项公益创投活动。社会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和服务方向,围绕为老服务主题进行申报,并鼓励创新。
●制定实施《广州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试行办法》,按新增床位每张最高资助1.5万元,新收老人每人每月运营资助最高300元的标准,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资助。
●制定实施《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提高社区医疗机构为老服务水平,目前1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共建立家庭病床4785张,年家庭病床巡诊、出诊达14.7万人次。
●印发实施《广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鼓励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目前全市共有44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其中23间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采写】记者 李强 通讯员 印锐 李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