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公众号 2016-08-23 07:48
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持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导致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遭受洪涝灾害。7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卫生计生系统防汛抗洪工作,全面落实洪涝灾害的卫生应急措施面对灾情。
4小时内信息传到千里之外
大灾过后无大疫
洪湖是湖北最大的淡水湖,三江环绕,地势低洼,汛期极易形成内涝。2016年7月,进入汛期后,洪湖市卫生计生局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卫生防疫操作规范,他们深入受灾群众驻地,有条不紊地开展防疫工作,严防各种疫情的发生。
1998年大水过后,洪湖的肠道传染病有过72例的记录。这一次,由于防控得当,当地93万人口中类似的病例还不到10个,但吴让操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病从口入,人每天都要喝水,水的卫生问题是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八卦洲岸边的安全区域聚集了179条船,有的居民洗完碗后,通常会顺手把水倒进湖里,油垢、食物残渣也被一并带进湖里。对水体的卫生情况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卫生防疫部门每天都对受灾受淹地区进行水体检测。
今年,湖北省给各县市预拨付了防汛救灾经费。各县市财政部门购置了专用消杀药品和设备。
在往年,样本被采集后,要集中送到洪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至少耽搁半天的时间。如今,湖北省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都配备了这套设备。
此外,灾区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也是卫生防疫工作的一个重点。
每天,茶坛岛的驻点医生都会坐着小船巡诊,检查渔民是否出现发热、腹泻、皮疹、咳嗽、黄疸等症状。不过,在洪湖地区,被重点盯防的,还有血吸虫病。
血吸虫监测员,负责为每个接触疫水的群众做好防病涂药和健康宣教工作。一旦有群众染上血吸虫病,信息就会被记录,并通过一张我们看不见的网,传送到一千公里外的北京。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马家奇:系统即时性非常高,基本上在平均4个小时以内,这个信息就报到国家了。
国家建立了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制度,录入系统的传染病数据会被拿来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从而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疾病测系统,全国突然爆发传染病的概率大大降低。
1998年洪水时,洪湖市曾出现急性血吸虫感染268例,新发病人526人,病牛1239头,人畜感染率高达4.01%;而今年,随着防控手段越来越严密、监测系统越来越高效,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均无一例急性血吸虫感染,实现了“大灾过后无大疫”。
积极防控救治国际友人
应急处理严防疫情扩散
“非典”疫情爆发期间,卫生应急工作的法规建设还是一片空白,许多应对工作缺乏法律指引和保障。要将地方疾病状况上报国家,靠的是纸和笔,28天才能完成一次信息的上报。
2015年5月27日晚10点,广东省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梁立环接到紧通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韩国一例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密切接触者,经过香港入境到了惠州市。
2015年5月,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爆发,韩国先后共发现186人感染,其中36人死亡。这是一个和非典类似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死率达35.7%。
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的这名金姓男子,是韩国第三例确诊病人的儿子。曾与第三例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从深圳口岸入关时并没有表现出发热症状,但极有可能已被传染。
此时,对于惠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说,面临着两个艰巨的考验:一是要尽快找到这个韩国病人,对他进行隔离治疗;二是要尽快找到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进行隔离观察。
幸运的是,通过核对一家叫“K.D.”的酒店的入住登记信息和监控视频中的人像,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找到金某。
5月28日凌晨5:00,做好防护的医务人员进入负压病房,经过检测,初步判定金某是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
入院第四天,金某的父亲在韩国去世。
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尽全力对金某进行救治和心理辅导。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国家专家组也进驻惠州指导救治。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我们非常主动,知道他的病毒载量怎么样,他的感染情况怎么样,就随时追踪,随时监测,随时指导我们的治疗。
在抢救金某的同时,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小组也在积极寻找和金某接触过的所有人员。
6月4日,78名密切接触者被全部找到。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死率比SARS更高,它达到30%、40%的病死率,这一次比较积极的防控的措施,在我们国家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目前,我国在全国分区域设置了4类、37支国家级和近2万支、20多万人的地方卫生应急处置队伍。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标率升至91.5%,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援非抗疫彰显大国风采
夜以继日识破埃博拉真身
2014年西非国家爆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我国迅速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对内严防疫情输入;对外成功组织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医疗卫生援外行动,夺取了国内疫情防范应对“严防控、零输入”和援非抗疫工作“打胜仗、零感染”的双重胜利。
埃博拉病毒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和内脏出血,病死率达50%-90%。
疫情迅速传播蔓延至利比亚、塞拉利昂等邻国。
截至2014年7月底,西非四国累计报告病例数达1603例,其中887例死亡。
此时,来势凶猛的埃博拉病毒在许多专业人士的眼中已发生了可怕的变异,没人能说清楚它变成了什么,也没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疫苗。
面对无药可用,无疫苗可防,高病死率的埃博拉病毒,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力量,启动应急研究项目,从基础研究着手,识破病毒真身。
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高福团队以175组病毒为样本,重新进行测序分析,发现病毒的变化速率没有变,美国科学家所称,埃博拉病毒变异速率提高,是因为样本不够大得出的结论。
高福:当你样本量大的时候,就发现它一开始是有突变,但是它变到一定程度它就相对稳定了,这样的话就是说,好好踏踏实实研究疫苗,疫苗会管用的。
高福团队把这篇重要的研究发表在了国际核心学术期刊《自然》上。中国人通过自己的研究,重新证明疫苗并不会失效。在此期间,还有很多象高福团队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工作在诊断试剂、治疗药物、疫苗等应急科研攻关一线,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此外,我国还为有关疫区国家援建了固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诊疗中心。
塞拉利昂总统欧内斯特·巴伊·科罗马:中国在第一时间赶来支援我们。
半小时观察
打造卫生应急体系,保卫公共卫生安全
2003年非典疫情的暴发流行使我国的公共卫生观念和危机应对意识发生了巨大转变。在这之后,我国加大了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方面的投入,成立了独立建制的卫生应急专业机构,加强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高效、科学应对了一系列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然而,近些年来,全球几乎每年都有一种及一种以上新发生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出现,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境外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我国的风险不断增加,突发急性传染病对我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的威胁不断增大。
疫情也给我们敲响警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等卫生应急工作任重道远,不能松懈,还要继续大力加强我国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