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岁男孩遭体罚后离家出走留言:我走了你们好过些

深圳大件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 陈荣梅  2016-08-19 15:29

他告诉爸爸:“我以为我走了,你们可以过得好一点”

8月17日16时许,一名男孩独自在一辆381路公交车上坐了2个小时,在深圳莲塘终点站下车时被司机高师傅发现,男孩露在短衣短裤外面的手脚有多处明显淤青,走路还有点拐,下车后东张西望,不知何去何从。

高师傅看着心疼,但问什么男孩都不肯说,只说要去水贝。“我说打110报警,让警察带他回家。他一听到报警,立马跑掉了。”高师傅说。高师傅赶紧叫上几个同事把男孩追回来,并劝其上公交车。

男孩在公交车上被司机高师傅和车队的易女士发现。

大约晚上8点,高师傅带男孩回到东部公交二公司五车队,并报了警。回车队的路上,男孩一直在发抖,“他肯定是饿坏了,感到冷”。

据车队工作人员易女士透露,男孩长得白白净净,但身上遍布新伤旧伤,手臂和腿上的淤青很大块,像是被用力拧的,还有鞭痕。男孩很警惕,什么都不肯说,一听说报警就往外冲。

经劝说,孩子才道出他是湖南人,在家跟奶奶住,今年上五年级。“他说身上的伤是叔叔打的,晚上一点前一定要回去,不然又会被打;且水贝的妈妈不是亲妈。”易女士说,关于家庭住址、爸妈信息,男孩一丁点也不肯透露。

孩子腿上的伤痕

深夜把民警从布吉骗到水贝再到横岗

水径派出所民警接报赶到车队后,男孩终于提供了一个在水贝的家庭住址,几人一起开车送男孩回去。

不料,到水贝后辗转了4个地方,男孩都说不是他家。大地花园一小卖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见过这男孩,17号凌晨到天亮那段时间他就在小卖部旁边过的夜,当时见他可怜还给他吃的。

到底孩子在家在哪?这时,民警和高师傅等人意识到被孩子忽悠了,便把男孩带到水贝派出所。到水贝派出所后,警察终于联系上男孩的父亲袁先生,才知道男孩父母住在横岗安良社区,并不在水贝。

易女士告诉记者,男孩不但提供错误的家庭地址,还说了假名,而且,男孩身上的伤是他父亲打的,而不是什么叔叔,家里的妈妈也是亲妈。“去水贝的路上,他很快睡着了,当时看着很心疼。”

大闹警务室不肯回家,被家长体罚已出走三天

据易女士回忆,当晚凌晨2点许,男孩得知警察要把他送回家时,大闹派出所,拿到什么就往头上砸,还用头撞墙。“全部人好话坏话哄,他都不听。”民警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男孩哄上了警车,打算送到横岗梧桐派出所见其父亲。

易女士说,一路上男孩不是要跳车就是拿车上的消防器砸车窗,抱都抱不住,“到梧桐派出所后,他看到他爸,怎么都不肯下警车,说回去会挨打,打死也不回去。说若是再拦着他,他就撞死”。终于,凌晨三点左右,男孩终于肯随父亲回去了。“感觉孩子父亲不像别人,找到孩子后也没欣慰、高兴等表情,看起来很嫌弃的样子。”易小姐说。

到底孩子为何出走?

袁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儿子小袁8月15日早上7点已离家出走,因为前一天袁先生下班后,发现家里4个打火机全被搞坏,床底下还有烧焦的东西,小袁又不承认是他干的,袁先生一生气,便用衣架抽了他。

“我在监控里看到,那天早上他出走后,在楼下伸出手臂给一个捡废品的老奶奶看。从他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希望老奶奶可怜他。”袁先生说,凌晨找到儿子并带回家后,袁先生和爱人把小孩锁在家里,又各自上班了。

袁先生来到派出所准备接小袁回家。

多次被学校劝休学,来深后被关在家里自习

据袁先生介绍,男孩两岁起,便在湖南老家跟奶奶一起生活。五岁之后,男孩越来越叛逆,贪玩、上课捣蛋、翻墙逃课,最后校长不得不劝其休学。

把小袁带来深圳后,他和爱人上班后,把儿子锁在出租屋,交代他学做家务、写作业,下班后检查。“加上幼儿园三年,现在已经读了8年书了,没认识几个字,连26个字母也认不全。”

“有人建议送去那种封闭式的文武学校,但学费一年要2-3万。我还有一个女儿在老家读书,哪里供得起”。据袁先生介绍,他在一家电子厂上班,每月5000-5500元,爱人在一家工厂当文员,只有两三千元。

“我以为我走了,你们可以过得好一点”

“爸爸这样做是为我好还是为你好”、“玩具他手里、一到一天就报废”、“我跟他说偷东西是要坐牢的”、“我在他眼里是有威严的,他怕我”……袁先生源源不断地跟记者说他的育子之道,小袁喜欢拿大人的钱、超市偷拿东西、总跟母亲斗嘴,严重的时候,他会动手打他。据他介绍,回到家后小袁跟往常一样,跪下来认错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他跟我说,以为自己走了,我们可以过得好一点。”

袁先生表示,现在自己也很迷茫,孩子变成这样,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正不正确,“有朋友说不能打小孩,也有人说不打就上天了”当记者问到孩子找到后,有没有想过请假陪陪孩子,带他出去玩玩,袁先生表示,从来没有。

心理专家说:这种失败的教育方式,你们还在继续吗?

深圳龙岗彩虹社工服务中心社工赵晓丽:

类似事件在深圳打工群体中不少。

类似的事件在深圳打工群体中不少。孩子从小和老人在老家留守,跟父母的沟通比较少,孩子进入叛逆期奶奶觉得“管不住”后,才被父母接到身边管教。

“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都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吃饱穿暖就行了,上初中再管教和抓学习。”赵晓丽指出,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没有通过有效陪伴和耐心沟通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没有在孩子心目中积累足够的心理资本,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容易不服父母的管教。

原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王鉴:

父母可以不在身边但必须“在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不时刻在孩子身边,但是一定要“在场”。做到“在场”并不难,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这个意识、愿不愿意去做。比如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照片等多样化的方式与孩子保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建立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

切忌只关心学习成绩,很多学生明确表示父母接通电话就问“作业是否写完”“考试成绩如何”之类的问题让自己感觉很失落。沟通是双向的,父母不仅要倾听和了解孩子各个方面的状况,还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的生活状态,一定要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

【实习编辑】申一劭





编辑 陈海燕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