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讨人厌,但路怒症到底是不是病?要不要治?

南方都市报 记者 王道斌 陈杰生  2016-08-19 08:50

在众口一词的关于路怒的判断中,路怒症这一在司机群体中有着极高知名度的名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因为前车是否让行的小争执,后车超车后急停、违章掉头、逆行,然后直撞该车多次……7月28日下午,发生在中山市小榄镇的这一幕,让路怒症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众口一词的关于路怒的判断中,路怒症这一在司机群体中有着极高知名度的名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广东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王德民表示,“路怒症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目前国内外精神卫生领域的经典教科书都没有将其定义为精神心理疾病。但这类司机,实际上处于一种非常易激惹的状态,有着躁狂、抑郁的倾向。”他表示,伴随着马路的拥堵程度日益加剧,而司机的文明驾驶习惯又没能提升到足够的高度,路怒现象将日益普遍。“就如同网络成瘾这类新时期的精神心理疾病一般,路怒症,终归会纳入到精神疾病的谱系当中。”

北上广近四成,受访司机坦承自己路怒

路怒症,实际上就是带着愤怒开车。平素温文尔雅的人,在开车上路后则会表现得判若两人,满口粗言秽语,动辄做出各种不安全或威胁交通安全的行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率先出现了‘RoadRage’现象。因其普遍性存在,该新词汇很快被编入新版牛津大辞典中,用以描述交通拥堵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导致的愤怒。”

“正是因为路怒症的普遍存在,这一马路上特有的精神心理状况,被广大司机和学界认同。”王德民表示,和2015年发生的南京宝马案后出现的“畸形短暂性精神障碍”普遍被质疑不同,路怒症有着极其广泛、良好的群众基础。“因为这类状况,很多司机都曾出现过。”

据悉,在精神卫生和心理学领域,专家们往往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在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经有过上述的表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900名司机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的受访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路怒症目前,还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虽然群众基础好,社会认知度高,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路怒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至少在目前,国内的经典精神疾病诊断指南中,还没有收录这一病种。“路怒症更多的是出现在了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社会传播中。”王德民表示,对于路怒症,国外的心理医学家做了相关的统计调查,已经开始逐渐将其界定为一种独立的心理疾病。“就我个人的看法,路怒症应该是一种心理疾病,就如同网络成瘾一样。”

发生路怒的人,有一种非常典型的精神症状。它接近于躁郁症,患者有着典型的躁狂、抑郁的倾向。“这类人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出现情感易激惹的状况。车被别了,被超了,在马路上是很正常的小事情,但这些人却会骤然表现得非常气愤,然后做出过激的事情。”此外,一些有癫痫病史的患者也比较容易出现路怒。这在精神卫生领域能够被界定为癫痫引起的人格改变,是病态的改变。“一些长期癫痫患者,会出现极其自私、残暴、凶横、狭隘并且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癫痫性人格。”

再比如,和路怒比较相近的精神卫生疾病还可能是酒精、药物依赖。目前许多新型毒品都容易造成情绪上的失控,这类失控,也往往表现为经常性不自主地发怒。“这三类精神疾病,都和路怒症相近或有着一定的关联。但这些疾病的诊断是需要认真地访谈,仔细地量表检测或医学检测。”王德民表示,判断一个普通人究竟是否路怒,也需要认真、仔细地进行访谈、评估,并不能简单地加以界定。

优越感特别强的人,更容易发生路怒

在王德民的日常门诊接诊中,也碰到过多次类似的路怒症或疑似路怒症案例。就在去年年底的一次门诊中,在医院附近的马路上发生一起马路上的小剐蹭。拥堵路段,后车加塞,前车司机就表现得异常愤怒,直接驾车追尾撞上了临时加塞进来的车辆。两车剐蹭后,这个司机还下车将前车司机拽了下来殴打。随后,这个暴怒的司机被警察和家人送到了王德民的门诊。“当时通过访谈发现,司机平素就非常的暴躁,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马路上的表现,只是其平素暴躁的延伸。从这一点来看,他是非典型的路怒,性格上天生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能侵犯”。

现实当中,类似的自我为中心,心理总有着一些莫名其妙优越感的人群,也是最容易发生路怒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要么是经济地位上比较优越,要么就是社会地位上比较优越,总感觉自己不能被丝毫的侵犯。一旦发生了事情后,自己能够利用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将事情摆平。”王德民表示,这样的不健康心态,也容易导致忽视后果,容易暴怒。

至于生活压力和路怒症之间的关联,王德民认为并不是太过强烈。“心理压力大,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但人人都有压力,不能因为压力大就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关键是如何释放压力,体现出良好的个性修养。”

愤怒时嚼嚼口香糖,可以缓解烦躁情绪

结合临床和国际国内同行调研的经验,王德民表示司机们表现出来的“路怒”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不顺和变化,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路怒”情绪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对司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驾驶带来不良后果。

通过借助表情观察、血压检测、焦虑量表等手段考察,在上下班繁忙时段,嚼口香糖对驾车人士的情绪、躯体感觉以及交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驾驶过程中咀嚼口香糖能提高司机的积极情绪及感觉(如快乐、放松和平静)。而且研究还发现,驾车时咀嚼口香糖时间越长,司机违规的次数越少。王德民建议,这时候听听舒缓的音乐、开到加油站休息和嚼口香糖都是排解烦躁心情的方法。

广州交警则提醒,防止“路怒症”要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比如,出行时尽量提早出门,让行车时间更充足,有意识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堵车时,听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情绪激动时不驾车,平时爬山、打球,通过轻松的活动排解和释放紧张情绪。总之要经常提醒自己:“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出品:南方都市报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陈杰生

实习生徐忆珺 通讯员 胡誉怀

编辑 邓红英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