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年度记者|姚忆江:在一个个风险中寻找机会

南方+  2016-07-21 00:56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这是一群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党报集团新闻人。

这些“年度”中,既有从事媒体工作十余年,业绩骄人的老记者、老编辑,也有初出茅庐,声名鹊起的媒体新秀;既有身壮体健、铁脚马眼神仙肚的男儿,也有娇憨文弱、如邻家小妹的女孩。他们中,既有传统采编业务的尖子牛人,更有媒体融合转型的探索先锋。他们把担当付诸每天的忙忙碌碌,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事件细节的求证核对和每一个字眼的斟酌推敲。他们忠诚守望家国、真诚关爱民生。他们敏于发现真善美、敢于鞭挞假恶丑。他们身体力行,诠释了公平正义和匠人精神,传承着南方情怀和报人风骨。

在他们身上,挑战与创新、信念与担当,无不显示出“南方铁军”的激情与风采。他们是记者的标杆,他们无愧于优秀媒体人的代表。

敬礼,南方报业2015年度记者!


我是记者——姚忆江(南方周末防务新闻部总监)

1971年生,从业25年,现任南方周末防务新闻部总监、南方日报时政部防务新闻工作室副主任、南方防务智库执行秘书长、高级编辑。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院在职博士毕业。1991年至2006年供职于湖北教育报刊社,历任记者、编辑、杂志主编及党总支书记。2006年10月进入南方周末报社,参与创办《南方周末》防务版,致力于采编文章成为国内防务、军事报道的独家看点。


入选理由

姚忆江注意“洞察国际形势,做好趋势判断”,立足南方,关注中国军事变革和天下防务动态,展现出朴素的持久力、穿透力和深植能力,具备丰富的报道风险判断力和把控能力。《南方周末》防务报道试图传播一种理念,也希望承担一份责任,做军报不方便做、地方报纸不能做的报道。姚忆江不仅做到了这些,还透过深度、权威、可信的文字,实现了《南方周末》防务报道的“立命之本”。


在一个个风险中寻找机会

文|姚忆江

10年前,在2006年进入289大院的那一刻,几乎所有同事都提出疑问:“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35岁)搞这么大的动作来南周,从头开始当记者?”当时我的回答很简单:只是想换一种活法。

为了换一种活法,注定要放弃安逸,放弃15年在湖北教育媒体所有资源积累、杂志主编职务以及党务工作,暂时中断在职博士论文开题和学业,从头开始……

换一种活法,确实需要提前调适好自己的心态,要有更多的韧性和耐心;为了换一种活法,还需要有一点点理想:就是深入一个新的领域,寻找自己独特的价值。

2007年到2009年,我在南周各个新闻版面游走,先后撰写了几篇反响不错的科学、民生、环境、教育、社会调查报道。2008年4月3日,我在《南方周末》头版发表《城市灰霾天 年夺命30万,专家吁严防雾都劫难重演》一文,被评为2008年最有影响的环境科学报道,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有时候我很羡慕文化新闻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羡慕经济新闻“每一个细胞里都很活跃的财富驱动力”;更多的时候会陷入困惑:对于南周而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在哪儿?

2009年,南周专业化发展方面值得耕耘的军事报道领域,进入我的视野,它就像一座新闻富矿,“藏在深山人未识”,又因“雷区遍布”令市场化媒体不敢深入涉足。

而长期以来,《南方周末》被贴上了莫名其妙的标签,军队对此深怀戒心,经常有军内的朋友小心翼翼地说:“做部队的报道,好像与你们的气质不符。”

能不能做出高品质的军事报道,南周内部也争论不断:与其他类型报道不同,涉猎军事报道就像练一把锋利的大刀,玩不好,很容易伤了自己。

蛰伏待发

2010年,我执拗地推动创建了《南方周末》防务版,担任首位防务记者。创办伊始,就注定在别人知难而退的“枪林弹雨”中选择冲锋,在敏感和安全之间绞尽脑汁选择突破,像特种部队一样出奇兵、去奇袭……迈出的每一步,都像阿迪力一样,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钢索上行走,全靠“胆大心细”来把握新闻和保密的平衡。

开版之初,不少军队宣传部门领导很不放心,每期必盯防务版。在采访中,军队宣传干部会不停叮嘱记者:“稿件写完了要审查,同意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是有压力的。”

一份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报纸,不能只会唱赞歌、说好话,唯一的评判标准是真实、准确,既不献媚,也不能戾气太重。面对诸多争议和困难,只有采取“笨办法”:用高质量的文章开辟一片阵地,结交一批朋友,每一次努力都让军队重新审视《南方周末》,信任也就增加了一分。

2010年,我策划采写《中国战机“擦”了一下北约的边》文章,独家报道了中国空军第一次飞出国门,远赴5000多公里外的土耳其参加军演,受到了中国空军的高度评价,空军总部特意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来函表扬,并与南方周末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3年6月,我参加新加坡“香格里拉”峰会,策划并撰写的《中国副总参谋长“香格里拉”42小时:与其“被”主角,不如当主角》一文,得到了军方高层的高度赞扬。据了解,中央军委领导看到了这篇报道,认为该报道“角度新颖、视野宽广、客观公正”。

“媒体要有自己独特的判断”

多年来,《南方周末》防务报道在被误解中成长。军事新闻采访难度大,如何在一期报纸上铺陈《南方周末》的特色?

2011年担任编辑后,我就在琢磨:做军报不方便做的新闻,做地方报纸不能做的报道。在我眼里,防务版包含了军事、地缘政治、国家安全、边疆地理等内涵,文章要能“有历史和现实纵深”,“有家国情怀”,“把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真实反映出来”,这无疑是自我加压,要求自己具备丰富的报道风险判断力和把控能力。更重要的是,不管版面如何铺陈,独特的判断应该成为防务版的特色和灵魂,这应该是《南方周末》防务报道的“立命之本”。

几年来,我们了解现场、我们讨论真相,因话题敏感而好奇,因好奇而变得更加执着。有些选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时候不能放在专业操作的思考上,而须顾及复杂关系的协调和平衡。恰恰是这种矛盾,激励编辑竭力思考和发现有价值的选题角度,也在那一刻,我有种冲动,再不愿“猫”在编辑部逐渐变得忧郁,情愿转作记者,提着相机,像拿着AK-47的“特攻队员”,穿越一个个危险地带,感受挑战、刺激、快感。

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保持军事、政治资源的可持续性变得日益重要。2013年年初,我向集团建议成立南方防务智库,着力打造智库型的媒体,并将一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报告呈送给集团领导。2013年12月5日,经集团党委会研究同意,正式启动南方防务智库建设。三年来,我参与策划举办了三届南方防务论坛和一次小型研讨会,邀请了50多位军方高级将领、知名中青年研究学者担任顾问,逐步将防务版面打造成了集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版块。

能打大仗

2015年,中国大事多: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反恐、南海争端、军改、裁军,一个个防务安全的议题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对于媒体人而言,这也是一场全方位的考验与较量。

打硬仗的机会来了。在高度限制的环境里,如何克服困难实现“炸掉碉堡”且全身而退,这是个难题,有时候这个过程既是享受也是受虐。我就像一个随时准备出征的“特种兵”,提早谋划和组织,安排记者们扑向最火爆的前沿地带。2015年,防务版的好版面所占比例排名报社第一。

有时候会突然想起2010年防务版刚诞生的日子。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注定心怀忐忑在风险遍布的新闻沼泽中寻找出路。经过5年探索,《南方周末》防务报道尝试将调查版的手段、特稿版的维度、科学版的分析进行嫁接,推出了防务特稿和防务调查。上述几个特刊和防务版面,就是透过逐渐形成特色的“南周防务”视角,通过新闻热点和历史梳理相互配合、调查与评论结合、专业领域与社会性结合,既有南周情怀,又有历史纵深感,还能规避诸多风险。

推进融媒体转型

现在,我在继续夯实防务报道同时,注意逐步向融媒体转型。

一方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南方防务智库已有三年,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智库的价值和作用将更加凸显。2015年年底开始,根据智库顾问李乾元上将、李殿仁中将等高级将领提出的建议,南方防务智库开始利用军队改革的时机,准备完善智库职能,成立秘书处,打造成品牌智库。

另一方面,从2015年5月开始,南方周末防务新闻部综合南方防务智库顾问、军队高层人士和记者一手采访的资源优势,先后编辑了多期《南方防务参考》。国防部、国防大学等多家单位对《南方防务参考》表达了浓厚兴趣,希望加大防务议题合作研究力度。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杨宇军建议,与南方防务智库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研究“中国如何建立国际话语权”。2016年,防务新闻部着力于与国防大学、军科院、社科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智力资源合作,争取形成视角独特的防务研究报告。

随着军队改革不断深化,军队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可供报道的视野更加开阔、资源更加丰富。如今,南周防务报道取得了可贵的突破,但要成为“领跑者”,担负的责任依旧艰巨。


@苏永通:自从老姚做防务版,讲起话来就是有那么几分神秘感。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儿是“勾兑”,不知这是不是湖北话的常用词。哈哈哈……军事资源开拓很难,从大阅兵特刊最终的呈现可见,老姚着实下了巨大的气力。市场化媒体做军事新闻,无论题材还是风格的突破,都要经历不断的摸索和检视。相信老姚会越做越好。


编辑 黎诚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