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6-07-05 21:11
新华社资料图新华社资料图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医学基本原则,在现实中却呈逆向顺序。在中国,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为壮观。据统计,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到了我国就变成了8瓶,称为“吊瓶大国”不过分。
滥用
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导致无药可用。
实际上,静脉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专家指出,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改革
多地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观。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江苏省46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统一实施新政: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据了解,我国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安徽、浙江、江西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此外,还有不少省份、地市以及医疗机构都在逐步明确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
四川
6月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宣布:全面停止成人门诊输液(儿科和肿瘤门诊化疗等特殊输液除外)。这也是四川首个停止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门诊输液室已取消,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留存了一部分急诊输液室用于突发或夜间需要打“点滴”的患者。
新疆
6月1日起,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停止门诊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