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那些有钱大咖都钟情马拉松,你还不赶紧跑起来?

南方+ 记者 韩一奇  2016-07-02 10:14

“当你一天要看十几个项目,你如果不去跑步,不提升自己的体能素质,怎么有精力去战斗呢?”长石资本创始合伙人汪恭彬笑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而且,自己跑步是难得的独处时光,可以没有杂念地思考很多事情。”。

甩掉西装皮鞋,换上运动装,系紧跑鞋鞋带。不知何时起,马拉松已经成为了许多金融圈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多数金融人每天面对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节奏;需要在庞杂的信息中进行判断,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游走抉择;需要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旺盛的精力,长时间的专注度。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跑步无疑成为了金融人自我调节、自我锻炼乃至自我修行的一种最佳选择。而金融圈热衷跑马拉松的氛围无疑是另外一个影响更多金融人开始尝试并最终热爱跑步的重要原因。

“我之前在和君咨询的时候,董事长王明夫先生就很热爱跑步,而且要求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跑步。”世融投资基金投资总监曹宇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修身开始

跑鞋、运动装,加之一些其它的运动装备不离身,已经成为长石资本团队的标配,即使是在出差。

“出差的时候早上先去跑五公里,再做一些训练,早餐之后再去办公室工作”。汪恭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家新型天使投资基金的掌门人,汪恭彬及其团队致力于成为对企业最友好的价值投资者。这家公司在投后服务,尤其是为投资企业对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行业内颇有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最近两年,该团队专注于创建贯穿资本、政府、TMT产业、职业经理人、互联网创业者的生态圈。主要投资布局体娱细分领域的移动互联网消费升级。

外界对长石了解,因为主要创始人皆来自长江商学院,加之OPPO创始人陈明永、三七互娱创始人李卫伟、奥飞动漫家族等在内的长石LP,也均来自长江商学院。实际上,长石的另外一个标签便是马拉松

去亲吻那个独角兽的奖牌,也暗合了创业者希冀成为独角兽的光荣和梦想。

“晨跑5公里的话,一天的精力会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汪恭彬表示,“亲自参与马拉松的经历让你更好的理解创业的过程。此外,投资需要非常勤奋的工作,跑马拉松可以提升身体的战斗力。跑步的时候可以自我对话,去思考一些问题。”

8点半,汪恭彬着正装到达会议室,接下来,每一个小时都会有一个项目团队向他介绍自己的公司和项目。除去中途吃饭和短暂的休息,这样的工作状态要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

“做投资真的很累,压力非常大,所以要求必须要有一个过硬的身体素质,跑步也会帮助缓解压力。”曹宇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而且我通过跑步觉得投资和马拉松很像,并不需要你前期跑得很快,有很高的速度,而是要保证持续性,投资和马拉松都是长期的事情。”

在曹宇峰2014年刚刚开始跑步的时候,10公里对他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目标。但两年之内通过跑步,他的体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将参加七月初的一场42公里加24公里的“超级马拉松”。仅仅在今年,曹宇峰就跑了6场国内外的马拉松:厦门、香港、首尔、武汉、济州岛、长春。而且,按照他自己的计划,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他仍会保持每个月一场马拉松的节奏。

“跑马拉松之前要有一个设立目标,然后做好目标分解。还要做好节奏的安排,前21公里一定要跑得慢一点,这也都是投资和创业需要做的。很多创业者希望快一点,但是你前面跑得有多快,后面就会跑得有多慢。”汪恭彬认为,“马拉松需要目标、坚持和智慧,这和我们的工作是想通的。”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马拉松之后,曹宇峰的烟都成功戒掉了。“我原本十几年的烟龄,但是跑步之后我就戒掉了,而且现在我闻到烟味都会难受。”曹宇峰表示。

圈子氛围带动跑马

谈及最初为何参与到跑者队伍之中,圈子氛围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身边人的感染和影响是大多数金融人士最初尝试马拉松的原因。

“和君咨询的董事长王明夫先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他个人最好成绩应该是全马3小时30分钟。跑步和读书是和君咨询的企业文化,王明夫非常鼓励员工参加马拉松,并表示如果有员工在马拉松比赛中跑赢了他,会资助其去厦门大学读书。”曹宇峰说,“我就是当时受到了企业氛围的感染开始跑步的。”

汪恭彬同样也是受到了身边氛围的影响而开始跑步的:“13年在长江商学院读书的时候,学校获得了第八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的冠军,而且我们班里一个快60岁的女同学还是A队的队员。当时大家情绪都很受感染。”

当尝试变成热爱,受人感染的初级跑者也转变成了感染他人的马拉松文化传播者。汪恭彬团队也都是跑步爱好者,合伙人袁皓全马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54分钟,投资合伙人马妍星更是有着2小时50分钟的优秀成绩。

“我们团队已经形成了跑步的文化,今年3月27号的成都双遗马拉松,我们长石资本团队去了6个人,都跑完了全程。”汪恭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工作中接触到的人都会觉得我们团队的跑步文化很好,也感染了很多朋友开始跑步。”

像曹宇峰一样的路跑族会相约跑步,组成跑团,有时三五个人,有时二十几人,他们会跑10公里左右,跑步结束后会将集体照发送到朋友圈,引发一片点赞。

“我的很多同事都被我带动起来了,我们还组织了跑团,每周我们会训练两次,周二晚上和周六上午。除了我们公司的同事,还有平安银行、中信证券的朋友。”曹宇峰笑着说,“不跑真的会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陈茜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