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这个正在考虑放出的“大招”,会带来什么影响?

南方+  2016-06-22 19:15

宝马公司在A股交易,中国股民可以自由交易Google股票,也许不再是空谈。

昨天(21日),央行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5》,其中一条信息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央行称:将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外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可考虑推出可转换股票存托凭证(CDR)。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中国股民在A股买到外国股票也许会成为现实!

消息一出,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多名业内人士称,此举将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改革开放及创新力度,增加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并进一步地扩大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及使用。

这个CDR究竟是什么呢?

CDR的中文名字叫做中国存托凭证(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 )。

它是指在境外的上市公司将部分已经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的保管银行中,再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一种投资凭证。

这个凭证可以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市进行交易并且以人民币交易结算,这样国内的投资者就可以通过买卖这样的凭证,从而实现在异地买卖境外公司的股票。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其实CDR并不完全等同于股票,它其实更像是是境外公司股票在境内交易的“代表物”,算是股票的衍生品。

这中股票存托凭证最早来源于美国,在美国它被叫做ADR。因为在二十世纪初,美国证券法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是注册在美国的企业。为了解决了外国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和美国投资人购买非美国公司股份的问题。这种可转换的股票存托凭证就正式推出了。

而在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初期,很多公司就是采用了ADR的方式,才实现了在美上市。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曹远征说,CDR近乎是一个转换,但是转换又不是债券市场的转换,CDR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上市企业在国内发行的DR,供中国机构投资人入购的一种股票的集合。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可以发行这个CDR,至于信息不对称的话,那是机构投资者自己和存托银行的事情。CDR是一个长期持有的凭证,一个通过存托银行的凭证,是长期持有的股份,它只有把公司的股份卖掉才能变现,这和国内的概念不一样,不是要去炒的,也不是要换手的。更多地类似一种集合理财,不以转让为目的的,是长期持有的,把股份集合在一块儿再发行。”曹远征称。

CDR对经济有啥影响?

CDR的提法一出立即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不少人甚至解读为中国股市将推“国际板”。那么央提出的CDR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股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赵锡军: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市场

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我觉得在目前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经济。

中国市场不断跟全球市场越来越加深联系的时候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我们提出来的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好自己的经济,这个提法一个具体化。但是就目前来讲,还是处于一个准备和研究阶段,因为无论是允许外国公司发行股票,还是推出CDR实际上需要在制度和技术方面做很好的准备工作。”

陈冀:推出CDR不等于国外公司来中国发行股票

“有些解读为允许国外公司来中国发行股票,我觉得这个说法就有些误会了。”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陈冀说,如果说中国推CDR,相当于在国内市场上流通代表国外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属于公司融资业务范畴的衍生工具。

存托凭证一般代表国外公司的股票,当然也有过代表债券的。对于那些国外意欲到中国来发行CDR融资的公司来讲,发行CDR比申请在中国市场上市要便捷,况且目前还未有国外公司在中国上市的途径。

陈冀称,某国的一家公司为使其股票在外国流通,就将一定数额的股票,委托某一中间机构(通常为一银行,称为保管银行或受托银行)保管,由保管银行通知外国的存托银行在当地发行代表该股份的存托凭证,之后存托凭证便开始在外国证券交易所或柜台市场交易。

“以美国ADR的经验来看,美国以外的公司去美国发行ADR的难度肯定是比在美国上市要低的。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CDR的推出也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投资国外公司的机会。” 陈冀称,“然而,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在国内发CDR,国内投资者与国外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等,或多或少都是推进CDR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CDR是否正成为中国投资者投资海外资本的一个途径?

“言之尚早,而且还要看国外公司来中国发CDR的意愿有多强,才知道CDR在中国的前景是不是好,规模能不能做大。不能猜测太远的事情。当局在研究推出CDR,鼓励外国公司来中国发行CDR,使国内市场与国际更接轨。”陈冀说。

“至于有多大影响,我认为这是一个还没开始,甚至还处于考虑和研究阶段的设想,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对债券市场,好像不在一个频道,可能正式推出后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会有一定资金分流和替代影响,没什么特别直接的影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自一财网、央视新闻  

编辑 麦宇旻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