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日起开展楼市大检查整顿违规,起因竟是深圳客

南方+ 记者 张峰  2016-06-17 16:44

取得预售证10日内公开全部房源、正式销售24小时内公示“一房一价表”、完成网签再支付房款……日前,惠州市房管局发布《关于开展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大检查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决定自6月20日至月底,联合市发改局、市工商等职能部门,对惠城、仲恺楼盘商品房销售行为开展突击大检查。有业内人士坦言,这意味着惠州楼市将面临从未有过的规范大整顿。

为何大检查?

深圳客涌入市场供需吃紧

开发商为牟利销售频违规

今年以来的惠州楼市遇上了好时光。得益于深圳客置业的全面入境,惠城仲恺销售大爆发。据市房管局网签显示,仅一季度,区域网签成交一手住宅11609套,比2015年整个上半年11578套的网签量还要多。而在深圳客突然而至的春节后市场,3—5月份,市区网签数更是达到16007套,月均达到破天荒的5335套,市场出现峰值。

年初市场供应节奏的吃紧,一急一缓,楼市呈现出供不应求局面。记者跟访市场发现,大量中介入市更加剧了市场的紧张局面,“喝茶费”“认筹倒卖”等乱象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市场。“个别楼盘没有领取预售证就开卖,收取“认筹金”“诚意金”等,扰乱市场。”谈起初衷,市房管局负责人坦言,另外很多楼盘不公示“一房一价表”,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等权益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中介等销售关联人员发布夸大虚假信息,哄抬炒作房价等行为同样也干扰着正常的市场销售,“这些行为极大地威胁着楼市的健康稳定发展。”该负责人同时也介绍,市场的过热,行业的不自律,近几个月以来,根据市民投诉,该局约谈和处理了几家企业,但仍只是冰山一角。

他介绍,企业的频繁违规触底也使得行业的规范整顿势在必行。

开发商哪些行为可投诉?

购房者完成网签再付款

开发商房源要明码标价

为清除销售乱象,打击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通知指出,从6月20日至6月底,市房管局将联合市发改局、市工商等职能部门,对惠城、仲恺楼盘商品房销售行为开展突击大检查。

“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稳定房价。”市房管局房管科科长曾国彪介绍。记者注意到,联合检查将主要针对开发商、中介代理机构在销售环节的规范行为,看其是否存在违反《关于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的通知》的行为。

在敏感的房源定价问题上,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有关负责人在受访时则表示,近一阶段,惠州市区商品房销售出现了一些标价不规范的现象,专项检查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维护商品房销售价格秩序。

记者从通知看到,在市房管局发布的通知中也对大检查的内容作出详细要求。主要包括开发企业是否取得预售许可证;取得预售证前是否有收取定金等变相认筹金;是否有按照“一套房一标价”方式明码标价;是否有捂盘惜售、拆零分栋分层分单元销售情况;在售楼现场是否有相关信息公示;推销广告是否真实等内容。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工作,曾国彪介绍,市民也可以登录该局官网阅读通知规定的相关内容,在购房过程中遇到或发现开发企业有违规行为,可及时向房管部门投诉。

违规企业怎么罚?

开发商整改期间将被锁盘

限期改正并记入信用档案

市房管局负责人说,实际上,在《广东省商品房预售管理调条例》《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中,针对这些不规划行为早就明确禁止,并且,该局在各片区的房管所,一直以来也不定期对开发企业进行排查,也掌握了一定的情况。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这些规则都存在,只是在以前的买方市场,开发商为了博取客户关注往往都会释放优惠,各种信息也较为透明,然而在今年的暖市下,卖方占据主导,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可以看做是一次集中爆发。”

通知中对于企业规范的自纠也表现出这一意思。文件介绍,在6月20日专项检查行动之前,开发商、中介机构还有一次自纠的机会。在这之前,企业可根据通知要求进行自查,并对前期各辖区房管所指出的问题和自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意见报市房管局备查。

具体到将采取何种检查形式?该负责人说,“从20日到月底,该局每周都会组织人力联合工商、发改等部门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范围则是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内的所有楼盘”。

在处罚上,他介绍,如果发现开发商、中介代理机构未按规定进行房屋销售及办理相关业务的,市房管局将责令其限期改正,记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整改期间将锁定其销售系统,暂停其办理相关业务,通报建设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载入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并视情况通过媒体对其违规行为予曝光。

为了推动楼市的健康发展,市发改局对此同样施策。据介绍,该局也将从6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商品房明码标价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如发现开发商未按规定明码标价的,按照“一套一罚”原则,处以每套最高5000元罚款。对于构成价格欺诈的,要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对于违法所得的,要依法处以最高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责令停业整顿

【记者】张峰

编辑 谢志清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