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软件做兼职快递员轻松月入6000元,安全靠谱吗?

新华社  2016-06-09 13:05

下载一款APP软件,成为兼职快递员,工作时间自由掌握,轻松月入6000元……诸如此类的线上APP招募广告,已在全国多地悄然兴起。只要有快件的起始点和注册人的当天行程顺路,注册人马上可以抢单,在规定时间内带到目的地,就能挣到一笔外快。

2014年3月1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自由快递人陈女士骑着电动车去送快递。 不到两小时,快递送到。陈女士挣了10元钱。

这种“路过打酱油,顺路送快递”的新模式吸引众多网友“围观”,也引发不少质疑:“路人甲”捎来的,安全靠谱吗?辛苦兼职跑腿了,权益能否保障?这项火爆的业务,背后究竟是创新,还是潜藏隐患? 

兼职快递员:三小时培训轻松上岗 

今年24岁的张红星,大学毕业刚一年,在北京市大兴区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去年10月,他通过“闪送”APP做起了“闪送员”,每月大约有三五十单,能挣1500元左右。 

“注册挺简单,两天就通过了。之后参加一个3小时培训,然后拿到一个账号和证件,就可以开始接单。”张红星回忆说,首单是当时替人送花到中关村,扣除20%平台信息费,当时拿了20多元。不过,也有一次送蛋糕损坏了,客户不同意签收,只能自己掏钱赔。 

“大家都倾向选那种地方好找,路畅通的。而反之,有的挂在网上一个小时也没人抢。”张红星说,现在我们这种业余的抢单不怎么好抢。毕竟统一服装也没有,连配送箱都要自己买。”福州兼职快递员阿杨也吐槽,“感觉里面有猫腻,好多大单子你根本抢不了。”

记者发现,“闪送员服务协议”中,闪送员作为乙方,如送货过程中造成货物丢失损毁,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在附则中还说明,双方不是劳动人事关系,因此若乙方工作期间负伤,与甲方无涉。 

2014年3月1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一写字楼内,兼职快递人陈女士前来接单,在接过运送方的礼盒花后,她用手机拍照,然后在客户端上操作上传图片,确认接单成功。

发货人半信半疑:担心门槛过低 

使用APP的发货人,不少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张女士说:“总体感觉不错,但不排除其出现‘因门槛过低,会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的情况。另外,个人隐私也有可能泄露。”多次使用类似APP的徐女士说:“确实有时候看着不太像专业的快递。” 

按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企业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从业者持证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个人从事快递员,需参加邮政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上述APP平台很难达到要求。 

APP平台:正采取多项对策提高服务质量 

对接多部门 解决资质问题 

针对这些担忧,较早涉足众包物流领域的人人快递创始人谢勤认为,虽然名含“快递”,但自己并不是快递公司,而是一个自由互助的移动互联网众包平台。“我们不做快递业务,也没有分拨中心,只是为用户提供发布和接受信息的平台。” 

对于资质问题,谢勤在贵阳参加2016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时透露,正在跟工商、税务部门积极对接,目前通过平台上真正接过单的人有一百多万。 

推出“意外综合险”,保障快递员安全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像人人快递还推出了“自由快递人意外综合险”,用以保障人身、物品安全。此外,在个人隐私保护上,送货人只能暂时性查阅到发布者的电话、地址等信息。 

严格规范取送件流程,保障货物安全 

2014年3月15日,河南省洛阳市,自由快递人陈女士送货成功后,用客户端上传图片,确认收件成功。

至于货物安全问题,多家平台客服人员表示,会通过绑定快递员信用卡,审核快递员的身份信息,要求快递员对货物开箱、拍照、扫描等方式降低安全风险,目前并未出现大的纠纷。同时,由于没有中间环节,也避免了“暴力分拣”的情况。

“闪送”在其官网中也例举了“如何确认取件人一定是我的抢单闪送员?”等常见问题,表示闪送员上岗经过了严格培训,上门取送件有规范操作,且都需要密码,保密性很高。 

此外,记者获悉,京东、饿了么等平台也纷纷尝试众包物流,招募兼职配送员。 

专家:监管还需跟上

有行业人士认为,“顺路快递”说白了,就是对接了“有钱没闲”和“有闲缺钱”的群体,用一对一的方式实现了个性化的快递服务。它利用了闲置的个人交通资源,节约人工、物流成本,可有效解决快递业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这种快递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不宜“一棍子打死”。黑龙江省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马福建说,新业态发展只要不违规都可以鼓励,但要保证客户信息不泄露、物品不丢失;这些新企业也应该考虑到相应监管措施,比如与临时快递员签署协议,交抵押金等,否则企业利益也会受损。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则认为,这类平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办理经营许可证,“自由快递员”也没有任何资质,肯定是违法的。虽然他们称自己不是快递公司,但实际上对快递员授信、从快递业务中获利,就意味着已经介入到快递业运营之中。 

专家分析,这类平台背后所需要的大数据运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法律难点仍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未来若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安全、费用和速度问题,通过加强规范准入门槛、及时获得法律认可、定期进行用户培训、建立全程把控体系,来消除法律风险和公众疑虑,以求得创新和安全的双赢。

编辑 张哲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