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颖川
2016-06-02 15:49
6月2日上午9点57分,港珠澳大桥最后一座巨型“海豚”钢塔,在历时7个小时后,成功完成吊装。
至此,港珠澳大桥的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三座“海豚”造型钢塔全部顺利吊装完成,也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七座桥塔施工全部完工,桥梁贯通在即。
“海豚”出水
三年半时间,钢塔与文化的合谋
宽阔的伶仃洋海面,随着最后一座“海豚”钢塔凌空跃起,与其他两只“海豚”遥相辉映。
负责吊装的CB04合同段广东省交通集团所属的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座“海豚”钢塔与该地域中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象征人类与海洋的和谐相处,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次吊装的最后一座“海豚塔”高105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重达2600多吨。
为顺利完成钢塔安装,降低海上作业风险,确保钢塔的安装质量,建设单位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方案的研究和编制,从2014年7月份开始又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方案反复进行论证、修改和评审,逐步优化施工方案,两年间大小会议超过200次。
2015年8月24日首座钢塔成功吊装,2016年1月16日,第2座钢塔成功吊装,6月2日,最后一座“海豚”钢塔成功吊装完成。前后历时三年半之久。
历史新创
世界首次,大型钢塔整体吊装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类似大型钢塔整体吊装在世界上尚属首次,集团所属的广东长大公司接连完成三次大型钢塔的整体吊装,在世界桥梁史上创造了新的历史。
据了解,每座重达2600吨以上的“海豚”塔从设计、制造到滚装上船、180°翻身、起吊、空中竖转、横移就位与栓装,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据钢塔制作运输方——武船重工公司港珠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阮家顺介绍,制造钢塔,要经过小节段制作、大节段拼装到拼装成塔的过程。
“以往的桥梁,都是小节段制造和吊装,而港珠澳大桥采用大节段整体制造、运输和吊装,使高空作业地面化,海上作业工厂化,有利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降低施工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伶仃洋的生态环境。”
三座巨型钢塔整体吊装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循,是一项技术难度极大的挑战性工程。广东长大公司港珠澳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儒发表示,能够成功完成三次巨型钢塔整体吊装,得益于广东长大和参与各方对每一个方案细节深思熟虑,对每一个操作环节的一丝不苟。
“光这第三座钢塔,我们前后历时10个月,先后进行了8次大型专家会评审,3次模拟演练,4次实地演练,终于在今天,经过60多个作业步骤,7个小时的时间,才圆满完成这最后一座海豚钢塔的吊装,创造了历史。”
合龙在即
8月完成,指日可待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共有三座通航孔桥七座桥塔。
九洲航道桥的“风帆”双塔是港珠澳大桥最靠近珠海的桥塔,已分别于2015年2月3日和5月12日安装到位。青州航道桥“中国结”桥塔于2015年5月14日全部安装完成。此次吊装的“海豚”塔是港珠澳大桥桥塔施工的收官之作。
今年3月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钢箱梁吊装任务已全部完成,通航孔桥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合龙指日可待。
【通讯员】粤交集宣
【校对】华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