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扩张,折射出深莞惠一体化这招棋

南方+  2016-05-25 18:35

文|有料哥

这几天有关华为的消息一直是热门,昨天有料哥写了一篇《上升期的深圳又一次遇上“被抛弃”危言》,请深圳人民把危言当忠言,风物长宜放眼量。

今天,有料哥想跳出深圳看问题。其实,华为与其说是“外迁”,毋宁说是“扩张”,将产业链触角延伸到了珠三角腹地。

深圳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也离不开经济腹地的支持,今天有料哥就说说深圳旁边的兄弟们:深莞惠经济圈(3+2)。


深莞惠经济圈(3+2)的由来

2009年,深圳、东莞、惠州先后三次召开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提出再次携手密切协作的提议。涉及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

2014年,省政府正式批准河源、汕尾按照“3+2”模式加入深莞惠经济圈。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河源、汕尾调研,强调要打造“3+2”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圳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深莞惠一体化,深圳的角色是什么?

“想要富,先修路”,深莞惠一体化离不开交通一体化。通过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城际轨道、高速路网,深莞惠1小时生活圈逐步成型。除了已通车的莞惠城际和多条高速铁路外,通往深莞边界的深圳地铁11号线已经开始试运行,开往惠州的深圳地铁14号线规划也确定下来。相信交通的发展会将深莞惠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但城市圈的形成不仅是交通上一体化就成,要有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分工,在分工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密切的经济联系,最终实现一体化。

东莞松山湖。资料图片

深莞惠一体化,深圳的角色是什么?胡春华指出,打造“3+2”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圳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从此次被热炒的“华为迁出深圳”中不难看出,深圳的产业定位清晰: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是深圳的经济支柱,深圳要力争成为产业化能力更强、市场化环境更优、国际化程度更高的“中国硅谷”。

深圳产业升级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成为必然要走的道路。

省长朱小丹16日至18日率队到清远、河源、汕尾三市调研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时指出,产业梯度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规律。

在调研中,朱小丹见到比亚迪等一批有实力的深圳企业纷纷来到汕尾投资,他当时就指出,粤东西北地区要通过引进珠三角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

莞惠的优势与深圳的“吸附力”

华为将终端业务放在东莞,不仅是因为东莞生产成本低,比东莞成本低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得不承认,东莞这两年在产业转型上是下了苦工、打下了基础的。

东莞的优势非常明显:有大片可供用地,还有全国最完备的智能手机产业链配套, 才引来了华为终端这个“金凤凰”。

不过,华为考虑东莞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离深圳近。华为拥有16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万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据了总员工的45%。这些员工不少都在深圳安家落户,习惯了广东的生活,要他们“远嫁”可不容易。而东莞与深圳近在咫尺,近两年不少深圳市民都跑到东莞去买房。华为终端在东莞落户,其实与北京企业到通州开厂差不多。

从人才集聚、科技研发的角度进行考量,深圳无疑具有强大的优势,将企业设在距离深圳不远的东莞、惠州两地,则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深圳的资源。

此外,深圳东部的邻居惠州也在加速承接深圳企业转移。承接深圳产业溢出,是惠州融入深莞惠一体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

从深圳成长起来、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冠军的比亚迪,在做大的同时也将产业链触角延伸到深圳周边城市。从2006年起,比亚迪就在惠州成立了基地,主要生产电池和LED半导体照明。

华为的部分业务搬迁至东莞,拿下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两个第一,凸显了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比亚迪惠州大亚湾工厂也为当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产业转移,受益的不仅是莞惠

事实上,从深圳产业外溢中受益的不仅仅是莞惠两地,还有广东省内更为广阔的粤东西北经济腹地。

而对于深圳来说,最近的腹地无疑是河源和汕尾两地,相比于莞惠,这两座城市优势也很明显。

一是地理优势。尽管河源汕尾并非珠三角地区城市,但两地均与珠三角地区相连,且城市中心与深圳的直线距离都在150km以内。因此深圳的企业向外转移,河源汕尾无疑是最优选择之一。

二是成本优势。相比于同属珠三角范围内的东莞、惠州,处在外围的河源与汕尾具有土地成本、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这一点足以吸引深圳的制造业企业。

三是政策利好。早在2014年,广东省政府就正式批准河源、汕尾按照“3+2”模式加入深莞惠经济圈。

就在上周,朱小丹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河源、汕尾、清远等地调研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在调研时朱小丹指出,“要抓紧研究制订差异化的土地、环保政策,形成促进‘双转移’的同向牵引力,引导更多的珠三角制造企业通过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并非空口无凭,有料哥发现,河源、汕尾与深圳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河源70%的外来企业就来自深圳,而河源优质农产品有60%供应深圳市场。

而汕尾就更不用说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成立并运行多年,目前已有多家深圳企业陆续在陆河县安营扎寨,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

深圳东进,“3+2”前景如何?

看深圳的地图就知道,这是一个扁平的城市。深圳官方和民间曾就“西进”还是“东进”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从目前的“福田-罗湖”中心,“南山-前海-宝安”中心看,东部无疑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

今年5月7日,深圳正式推出《深圳市实施东进战略行动方案(2016-2020)》,从而让“深圳东进”战略有了明确的方案。

这一方案提出,投资1.4万亿元,打造“东部产业创新智核”,构建“东部产业智造高地”,共同推动深圳形成东西均衡、南北协调、周边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方案还提出要全面提升龙岗-坪山中心发展定位,建设与西部中心功能协同、交相呼应的东部中心,打造深莞惠经济圈(3+2)综合服务核心区,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纳入深圳“1小时经济圈”,促进深莞惠经济圈(3+2)全方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更有力地发挥深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为深圳以及粤东粤北未来打开富有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对此,河源市委常委会上提出,要借助深莞惠(3+2)经济圈这个平台,牢牢抓住深圳“东进战略”的重大机遇,实施“南融行动”。深圳很多企业急需外溢发展,河源正面临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窗口期”,要开创河源承接“双转移”的新局面。要建设一批标准厂房,让企业转移过来能够马上开工;要转变作风,做好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而汕尾也早已提出了“西融”的战略,表示将积极参与深莞惠经济圈(3+2)的建设,打造协同创新驱动、新兴战略产业拓展、生活休闲和基础产业反向服务的珠三角先进产业集聚新高地。

朱小丹曾经指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梯度转移发展的规律,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上做好准备,在降低企业成本、服务企业发展上下足工夫,吸引珠三角企业梯度转移。

在有料哥看来,不论是深圳的“东进”,还是河源“南融”和汕尾“西融”,企业们早已跟随市场这双“无形手”的指引而走在了前列,并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在“有形的手”指挥配合下,未来“3+2”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哥说的不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校对】钟盛洋

编辑 葛政涵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