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电信诈骗屡见不鲜
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
缺乏防范意识的老年人群
他们在电话那头
扮演着“孙子”
试图从你兜里掏钱
这类案件往往是团伙作案,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老年人家庭信息后,部分人员冒充“孙子”向老年人拨打诈骗电话,谎称自己因嫖娼、非礼、打架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抓了,急需“保释金”,约定由“孙子”的朋友上门取送现金,并让老年人不得告诉其他家人,否则将面临严重的处罚;另一部分人员则充当“拿手”,冒充“孙子”的朋友到约定地点从老年人处取得现金,并让老年人等待消息,后逃之夭夭。2023年11月以来,中山一区检办理该类案件7件,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7名犯罪嫌疑人。
如案例一,被害人周某接到陌生香港电话,对方模仿孙子“阿浩”的声音称自己在派出所,需要用人民币5万元赎人,并约定交钱地点,让其不要跟家里人提及该事。又如案例二,被害人杨某、潘某、彭某先后接到电话称家中孙子因劝架将他人打伤、非礼女孩、酒后斗殴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要缴纳现金保释金,并约定交费地点。经统计,目前3名被害人被诈骗金额为人民币32767元。
诈骗分子抓住了老年人救孙心切的心理特征,有意制造孙子被抓,急需用钱“解救”的紧张气氛,并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供现金,致使老年人陷入因恐慌、着急而不经核实便向诈骗分子交付钱财的陷阱之中。
检察官温馨提醒
广大老年人切勿轻信陌生来电,遇到要求交付现金或转账汇款的情况应“三思而后行”,立即告知家人并拨打110核实,做到“不轻信、不交钱、多核实”。子女应多向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和新型的诈骗手段,帮助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并利用短信提醒、取款转账限额等手机银行功能及时关注老年人资金动向,以便第一时间发现不良苗头。如不慎被骗,请将电话号码、通话记录、现场监控等证据留存并立即拨打110,以便警方尽快破案。
来源:中山一区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