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天然”的比“合成”的更安全?
NO,天然≠安全!
首先,我国化妆品分类中没有“纯天然化妆品”的概念,化妆品禁止宣称诸如“纯天然”等绝对化词语;其次,“天然”或者“合成”是针对化妆品成分的来源而言,与成分的安全性或质量优劣没有直接联系。化妆品中的天然成分多是动植物提取物,一般由多种复杂的化合物组合而成,且可能因为提取工艺中的杂质残留,潜在一定的过敏原,所以天然成分也未必绝对安全。
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其使用方法、使用量及使用者个人肤质、发质密切相关,请提前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化妆品注册备案信息,全面了解产品成分中是否存在过敏原或使用禁忌,是否在保质期内等因素后再按需选购。
误区二:“无防腐剂”的化妆品更安全?
NO!实际上,“无防腐剂”化妆品=不额外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因为部分化妆品成分能为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提供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比如脂类、烃类、高分子聚合物和动植物提取物等,而微生物的繁殖不仅会影响化妆品的气味、颜色、pH值等相关指标,部分微生物属于致病菌,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化妆品中适量加入防腐剂恰恰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保证产品不受微生物污染而变质,降低因微生物而引起人体过敏的可能性,只要防腐剂的添加量在国家法定范围内,就不必过度担心安全性问题。反而,将受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用在皮肤上,有时候其危害作用比防腐剂本身带来的影响更大。
误区三:“医美面膜”的护肤效果更好。
NO!“医美面膜”通常标识的产品注册证编号为“×械注准”或者“×械备”等,其产品属性为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管理范围,不属于化妆品管理范围。虽然医用敷料对无菌生产、原材料低刺激性及精简配方有更高要求,但应在其“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允许的范围内,由有资质的医生指导并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为日常护肤产品长期使用。
误区四:“食品级”化妆品真的可以吃吗?
NO!一些化妆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化妆品时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因此,一些商家就借机称这样的化妆品为“食品级”化妆品。事实上,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化妆品的标签宣称“食品级”“可食用”等,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法规的规定,应予禁止。
误区五:“药妆”低敏感无刺激是拯救皮肤的神器?
NO!根据中国现行有效化妆品和广告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均无“药妆”一词的法律定义,“药妆”是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而炒作的概念。化妆品不是药品,不得宣称为“医学护肤品”“药妆”产品等,前述宣称涉嫌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
误区六:在家DIY刷酸,靠谱吗?
所谓的“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又称化学剥脱术,是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可控的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换肤作用的深度越深,效果也越明显,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也更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术后可能出现结痂、色素沉着等。另外少见的还有灼伤、糜烂、渗出、色素异常、反应性痤疮、粟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接触性荨麻疹、瘢痕等。
因此,“刷酸治疗”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例如:维A酸、三氯醋酸等。
在化妆品中也可以添加某些“酸”,例如:果酸、水杨酸等,但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其中,化妆品中水杨酸的含量不得超过3.0%,除香波外,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同时在标签上标明“含水杨酸,三岁以下儿童勿用”等。
误区七:听起来“高大上”的干细胞化妆品,究竟是啥?
“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未收录名称含有“干细胞”的化妆品原料。目前,国家药监局未注册或者备案任何与干细胞相关的化妆品新原料。化妆品的标签宣称含有“干细胞”,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的法规规定,应予禁止。
误区八:“儿童梳妆台”玩具也是儿童化妆品?
目前,一些包括眼影、腮红、口红、指甲油等组成的“儿童梳妆台”玩具,在市场上十分热销。实际上,这类产品中,很多是由玩具生产企业生产的仅供玩偶等涂饰用的玩具产品,不作为化妆品管理,而如果一个产品符合化妆品定义(即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无论其单独销售或者与玩具等其他产品一并销售,该产品都属于化妆品。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3~12岁儿童使用的化妆品可以包含美容修饰、卸妆等功效宣称,而0~3岁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的其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也就是说,3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不包括“彩妆”这一类别。因此,如果彩妆化妆品标签宣称3岁以下婴幼儿可用,则属于违法行为。同时,敬请广大家长朋友在选购儿童化妆品时,关注产品是否有按规定标注“小金盾”标志,产品成分是否安全等。
误区九:睫毛精华液可以让睫毛变长吗?
目前,化妆品流通领域中,有部分宣称可以使眼睫毛变长、变浓密的产品,通常是用成膜剂和着色剂等采用物理方式达到睫毛变长的表象。
在我国《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并没有“促进睫毛生长”的功效类别,也未批准任何宣称具有促进睫毛生长功效的化妆品。
消费者要谨防在睫毛产品中非法添加比马前列素、曲伏前列素等前列腺素类似物的违法产品。
误区十:化妆品越贵越好?
很多人以为化妆品的价格和品质成正比,越贵的化妆品越适合自己的肌肤,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化妆品的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品牌、包装、广告、成分等,并不一定能反映出它的效果和安全性。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肌肤类型、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化妆品,并且在使用前做好敏感测试。不要盲目跟风或者听信广告宣传,也不要一味追求名牌或者新品。
来源:黄埔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