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糍飘香!增城人的春天味道→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春日里的山间、田埂,随处都可以见到生机盎然的艾草,春风拂面间,浓浓的艾草香气环绕,让“春”更加的具象化,而自古以来我国多地就有以艾草入食,一同品“春味”的习俗,其中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艾糍。

  小时候,一到清明节前后,奶奶就会带着我上山采摘野生艾叶制作艾糍,她说这是我们客家人几千年一直在传承的习俗。艾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的功效,非常适合阴雨连绵的清明时节食用。艾糍圆圆的造型有着团圆的寓意,旧时作为祭祀供品,又饱含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现在更多的是承载了我儿时一家人围坐包艾糍的记忆,以及心头那一抹难忘的乡情。”80后粤菜师傅陈颖姬介绍,制作艾糍一定要选择艾草的嫩芽部分,采摘回来之后要经过反复清洗,高温水煮1个小时后,将艾草的苦汁挤出,只保留其清香,然后将处理过的艾草在清水里浸泡一晚,第二天再捞出用刀剁碎,并与糯米、白糖、食用油混合并均匀揉搓成为艾糍皮后,将各种炒熟的馅料像包汤圆一样包入其中,上锅蒸熟即可。传统的艾糍多以花生、红糖、芝麻、红豆为主,也有以虾米、猪肉、沙姜、麦豆等食材为馅的咸味糍。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健康,因此在传统的制作工艺基础上,陈颖姬借鉴其他糕点的制作方法,对艾糍进行了改良、创新。原材料上,她降低了艾糍皮的糖、油用量,并用红糖代替白糖,增加肉松、海苔等为馅料。制作工艺上,她尝试先将艾糍皮蒸熟,然后迅速包入各类馅料,再利用艾糍皮的高温和粘性,在外皮上滚上一层椰丝。新式艾糍,不仅清新软糯,而且口感层次更加的丰富,选择也更加多样,备受年轻食客喜爱。

  “创新也是一种传承!粤菜师傅工作室在发掘、传承各类传统小吃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新的思路和想法。”陈颖姬表示,新式艾糍的成功让她信心大增,随后她还改良了传统的芝麻糕、马蹄糕、桂花糕等糕点,并结合增城本土优质农产品,创新研发出荔枝糕、龙眼糕、百香果糕等新式糕点。教授、带动不少乡邻姐妹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目前她正与身边人共同挖掘当地特色的传统糖水,并进行改良创新,与时令糕小小的糕点不仅寄托了乡情,也带她走上了创业之路,她从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成为了正果老街上一家特色糕点铺的老板,在自己收入翻倍的同时,她通过粤菜师傅工作室平台,也点配套销售,同时她也申请了自己的品牌“兰溪婆”,希望之后可以作为正果又一名片,走出增城,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臧晓/文  凌云/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