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非洲“酋长”是个广东人|制造业出海

南方产业智库
+订阅

“穿上我的皇装,手握象征皇权的皇仗,带上皇家安保卫队,骑着白龙马,准备前往皇宫……”

这段文字来自广东睿隆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超炜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在搭配发布的照片中,他身穿镶着金色图案的白袍,手持权杖,在一群穿着礼服的非洲人簇拥下向前行进。

这并不是某个游乐园的演艺项目,而是发生在尼日利亚的真实一幕,而何超炜,正是以“酋长”的身份出席的。

何超炜在非洲奋斗了整整20年,而他成为“酋长”也已有10余年时间,对于“酋长”这一身份,他觉得这是一种被当地认可的表现。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时不时会被何超炜接到的各种业务电话打断,一旦接起电话他就仿佛换了个人,在普通话、英语、粤语中无缝切换,充分展现着出海企业家勤奋干练的一面。

“酋长”是怎样的体验?

说起非洲的“酋长”,很多人脑海中想到的可能是原始部落中人们穿着兽皮或者长袍,围着篝火,说着部落自己的土语,载歌载舞祭祀的场景。这实际上是一种刻板印象,毕竟面对南方+记者采访时的何超炜仍是一身西装革履。

“酋长制”是通过世袭方式任命族群首领并进行统治的制度,存在于非洲不少国家。例如尼日利亚便存在着政府部门和传统部落两套并存的治理体系。“所以尼日利亚各个州都有自己的部落酋长,他们具有强大的区域影响力。”何超炜说。

2013年,何超炜被尼日利亚包奇州的皇室授予了酋长的荣誉。

相比当地的酋长,何超炜的酋长身份其实是没有实权的,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军队。但属于当地皇室、部落的荣誉成员,有一定的话语地位,比如当地如要进行大酋长更迭或选举时,他具有提名权。

在何超炜看来,成为酋长是一种被当地认可的表现。“在非洲获得酋长荣誉的还有不少中国企业家,这也表明了中国人来到非洲,是扎扎实实地为当地现代化工业产业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有统计显示,从早期在香港商人朱南扬再到来自上海的胡介国,到目前尼日利亚已有21名华人酋长。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秘书长许亮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通过酋长制的转型,西非社会一方面可以撬动外部资源为当地发展作贡献,另一方面也将“外人”纳入社会治理体系进而维持社会秩序。华人获封酋长是一份荣誉和认可,也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华人融入非洲、服务非洲的真实写照。

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何超炜也在积极发挥企业家社会责任,在当地投资修路、建桥、挖鱼塘,也请了大量当地居民参与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当地促进劳动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推动采矿业升级

地处西非的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里经济体量处于非洲前列,能源、矿产丰富,因此在中国与非洲经贸往来发展中占据着重要角色。

“我们有种说法,叫‘得尼日利亚者得西非,得西非者得非洲’。”

何超炜告诉南方+记者,早在2004年他就来到了这里。当时他联合广州五矿集团来到尼日利亚,开拓海外建筑材料市场,将国内的建筑材料卖到非洲。

随着建筑材料贸易逐步站稳脚跟,何超炜开始考虑转型和拓宽业务面。

“当时我意识到应该进出口‘两步走’,以应对非洲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于是何超炜开始涉足矿产资源进口业务,一方面把国内高质量的建材产品销往非洲,另一方面把非洲优质矿产资源运回国内 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矿产资源需求。

不过,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在非洲淘金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即单纯的商务贸易。企业接单卖货,把中国商品发到非洲客户手上。不少企业家虽然通过商务贸易在非洲赚到了第一桶金,但这种模式缺乏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也缺乏统一的产品合格标准。

何超炜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此后中国企业在非洲经历了多轮迭代,从出海开拓到在当地建厂组装产品,再到后来的产业链本地化,“出海”至非洲的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品类也越来越多。

尼日利亚的采矿业曾经非常落后,基本停留在手工洗矿的传统作业,但很多矿业企业在非洲走的是“拿地——拉设备——开发——运走”的老路。

“我们通过设备革新,将部分手工作业升级为机械化作业,将国内成熟的设备改良成适合当地矿工操作使用的版本。”何超炜说。

何超炜还带领中国采矿企业组成的固体矿业协会,定期联络当地矿务局,给当地矿农开设选矿技术培训班,传授洗矿技术,让当地的矿农能进行机械化作业。

这样一来,当地矿农的选矿效率提高,收入增加,中国采矿企业也得到了丰富的矿源。这样,双方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企业“入非”要把握这些关键

在最初进入尼日利亚时,何超炜一年中起码有10个月都待在非洲,随着当地分公司的发展,加工厂、团队等相继建立,业务逐渐成熟,何超炜一年中待在非洲的时间逐步缩短到半年,现在已经缩短至一两个月。

“有需要的话我会随时过去,但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内。”何超炜说,这得益于近几年通讯技术的发展。“之前几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原本需要当面沟通的会议、协商都转移到线上了,我们的网上会议、网络视频等先进技术得以在非洲落地。”

不过作为酋长,所以在包奇州有重大活动、重大场合时,何超炜仍会前往当地,以酋长身份出席。

何超炜(骑马者)以酋长身份在尼日利亚参加活动。

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入开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非洲“淘金”。

作为开拓非洲市场的“前辈”,何超炜认为,中国企业前往非洲,需要牢牢把握技术、资金、营销、售后、品牌和创新等关键点,要根据自身生产、销售的产品,充分熟悉当地政策的支持或限制。

在他看来,无论是实体经济企业、贸易企业还是加工企业,都应当将中国企业的传统技术优势进行全新的推进,这样才能在当地企业发挥影响力,而强大的资金支持能够保证企业有能力应对成本、时间周期和中间遇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生意不是今年做完就没有了,所以要把技术、售后都做好,推动在当地塑造品牌,从而发挥出品牌的优势。”

【采写】葛政涵 郜小平

【海报】吴颖岚 谭唯

【统筹】程鹏 郭小戈

【策划】陈韩晖 赵兵辉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