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饭店,
一个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字号,
今年2月初重新开业,
引起广大食客的关注。
清平饭店在中山七路重新开业。
建于1964年的清平饭店最初名为雄心饭店,店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清平路。其出品的“清平鸡”声名远播,是广州的一张美食名片。
鼎盛时期清平鸡有多家分店
清平饭店的故事,是广州饮食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清平鸡”的创制和传承,更是一段传奇。
1964年,清平饭店以“雄心饭店”之名在热闹的清平路开张。创始人凭借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逐渐在当地建起良好的声誉。1981年,清平饭店成功创制“清平鸡”,为广州美食界写下浓重的一笔。这道菜一经推出,便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赢得广大食客的喜爱和认可。
清平饭店出品的“清平鸡”是广州的一张美食名片。
此后,
清平饭店在同一条街上
开设了三家分店。
令人意外的是,分店的开设并没有分掉客流,每家店反而门庭若市。为一尝清平鸡之鲜味,食客都愿意一轮接一轮地等待。
据了解,清平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道传奇菜肴,是因为独特的制作工艺。当年,清平饭店经理邵干和厨师王源等人创新性地以多种药材、海味香料以及名贵食材熬制白卤水,以白卤水代替清水浸鸡,又以冰冻的陈年鸡汤代替冷水。鸡只在“过冷河”期间不断吸收原鸡汤,保持了鸡的鲜味和原味,最终创制出这道皮爽肉滑、连鸡骨都有味的名菜。
20世纪90年代前后,清平鸡的声名更上一层楼,先后获得原商业部颁发的“金鼎奖”以及“广东十大名鸡”称号,成为广州乃至岭南地区的饮食标杆。
此后清平饭店发展势如破竹,不仅兼并了当时号称“省港十二大名酒家”之一的“银龙酒家”,还在宝华路开设了新的分店。
令人惋惜的是,进入21世纪后,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内部管理等问题,清平饭店逐渐走向衰落。2002年,清平饭店宣布倒闭。
转型开张食客评价普遍正面
重开的清平饭店,
在荔湾区1906科技园
掀起一阵新旧交融的风潮。
从清平路搬迁至中山七路,虽然地点变更,但依旧吸引了不少食客尤其是老顾客的关注。
日前,记者在清平饭店看到,新店的设计既秉承了清平饭店的传统风格,又融入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简奢设计。中午时分,餐厅外排起长队,八九成的顾客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街坊。
记者与食客闲聊,发现大家对“清平鸡”的评价普遍正面,尽管有些小瑕疵,但整体上依旧对得起“广州第一鸡”的美誉。
清平鸡。
而该店新推出的菜品如“香煎黄花鱼”“生炒手工靓菜心”以及“金不换啫啫雪花牛肉”等也获得顾客的高度评价。
“新开的清平饭店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不仅保留了传统美味,还通过创新满足了顾客的口味需求。”在饭店堂食的街坊王叔说。
街坊追忆:“以前的清平鸡,摆盘更像艺术品”
居住在荔湾区多年的黄姨
对清平鸡有着不一样的情结,
以前她每周都会到清平饭店
品尝清平鸡。
“一边是热闹的市场,一边是忙碌的厨房,饭店外排起长长的队。那个时候的清平鸡,是每个广州人心中的美味记忆。”黄姨说。
听说清平饭店在1906科技园重开,黄姨的女婿特意带她去尝尝新的清平鸡。
品尝过后,黄姨有点感慨:“味道确实还有以前的影子,但老实说,跟早年的味道相比还是有一点差距,现在这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黄姨特别提到清平鸡的刀工和摆盘:“以前的清平鸡,每一刀都切得恰到好处,摆盘更像艺术品,鸡身趴在盘中,长葱铺底成拱形,整只鸡看起来就像是在飞翔。现在的清平鸡,虽然也挺好吃,但摆盘就显得随意多了,长葱也只是简单地放在下面,没有以前那种仪式感。”
不过,新店的姜蓉却给黄姨一些惊喜,“姜蓉的味道还是挺对的,跟以前的水平差不多,这点倒是让我挺满意的。”
尽管新的清平饭店与黄姨记忆中的老店有着诸多不同,但这次家庭聚餐,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一次情感的回顾和传承。“虽然环境变了,但这份情感和记忆是不会变的。”黄姨说。
有街坊表示,
以前跟老爸去帮衬过……
有网友听闻消息,
很想去尝尝鲜,
还在评论区求地址↓
有最近刚去过的网友表示,
味道不错,生意挺火爆。
清平鸡威水史
✦1981年
清平饭店成功创制清平鸡,日销量达1000多只,最高时达1万多只;
✦1983年
广州市第二届名菜美点评比中,清平鸡被评为名牌食品;
✦1988年
清平鸡在优质产品大奖赛中获得金鼎奖;
✦1993年
清平鸡获“广东十大名鸡”称号。
记者手记
期待更多老字号重新出发
近年来,陶陶居和大同酒家这样的传统名店通过创新和改造找回它们在市场中的位置,连停业超过20年的清平饭店也悄然重生,重新回到街坊的视线中。那么,广州更多的老字号如菜根香、大三元、云香楼是否也有机会重焕新生?
老字号的生存之道,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这些承载了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记忆和文化的传统商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陶陶居、大同酒家的成功“重生”,给了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它们通过更新装修风格、改良传统菜品、加强服务质量等多种方式重新出发,这种既保留老广州的味道又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焕新方式,为清平饭店等其他老字号重入赛道提供了依据。
然而,老字号的复兴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资金、技术、创新和市场等环节的配合。更重要的是,它需要每一个人的支持和认可。
你去过清平饭店吗?
吃过“清平鸡”吗?
有何难忘的回忆?
【文/图 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王智汛】
【编辑 邓菲菲】
【审核 段丁、水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