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最强产业的集体突围

南方+ 记者

20年时间,从0到超800万辆,这是南沙汽车制造的“风驰电掣”。

作为广州三大造车基地之一,汽车产业是南沙当前最大的主导产业,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表示,南沙汽车制造业由2015年800多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2000亿元,已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大关。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近年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立足当下

从千亿造车到千亿“智车”

南沙与汽车结缘于本世纪初。

2004年11月,广州丰田工厂第一生产线在黄阁破土动工,设计的年产能最高可达到21万辆。

2006年5月23日,广汽丰田的首款轿车凯美瑞(camry)正式下线。此后不到一年,凯美瑞产销就突破10万辆,一度成为中国马路上的“神车”。

在此期间,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也让大大小小的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南沙。目前,南沙规上汽车配套零部件企业有近20家。

2023年,广汽丰田销量超90万辆,挺进合资前三,实现产值1450亿元。目前广汽丰田已累计产销超800万辆,第1-5条生产线形成100万辆产能。

与此同时,在汽车产业的支撑下,南沙GDP也成功迈过2000亿元大关,向着3000亿元“进军”。

在传统汽车生产总值在连续多年突破千亿之后,“南沙车”正加速向“智车”转型。

整车方面,以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合创汽车全国总部项目为龙头推动转型;动力电池领域,融捷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巨湾技研动力电池基地现已投产,预计达产后可为34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芯片领域,已落户芯聚能半导体、南砂晶圆、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奕行智能等项目,推动形成第三代半导体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此外,由广汽集团与立讯精密等合资设立的智能驾乘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已正式开工,项目将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制造,聚焦汽车行业智联化发展技术及应用创新。

一条剑指新千亿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正在南沙徐徐铺开。

面向未来

打造汽车产业的投资热土

7年前,从硅谷来到南沙后不久,无人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就开始在南沙开展公开道路测试,这是中国最早在公开道路上开起来的自动驾驶车辆之一。

如今,在南沙街头,小马智行 “全无人驾驶”Robotaxi随处可见。“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南沙在人才、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场景和路测条件的支持,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够让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小马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面向未来,南沙将发挥产业政策优势,营造“先试先行、开拓创新”的营商环境,打造汽车“智造”的投资热土。

3月15日至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北京召开,在以“构建多元互融、面向用户的智能汽车新生态”为题的智能汽车生态论坛上,南沙区副区长马洁红作为参会嘉宾进行致辞,为与会嘉宾详细介绍南沙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马洁红表示,近年来,南沙始终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南沙在自动驾驶领域先行先试,率先开放试点支持,培育出全国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今年1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进一步支持南沙在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生物医药、绿色低碳、跨境投融资等15个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南沙产业发展再迎新机遇。

此外,南沙政策扶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南沙出台了首个国家级新区“四链融合”产业政策体系,全生命周期支持企业经营发展。同时,《南沙方案》赋予的1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等优惠政策已落地见效,已为港澳居民和鼓励类行业企业合共减免税额超8.55亿元。

未来,南沙将持续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稳固汽车产业规模发展优势,致力构建更为完善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成为更多投资者心向往之的投资热土。

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薛丹丹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