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黑色素瘤频频走进大众的视野
令人谈之色变
小小的痣怎么就和皮肤癌沾上了边?
自己身上的痣到底有没有风险?
哪些该祛,哪些可以留?
▍脚底黑痣越长越大,竟是恶性肿瘤
90后广东男生小陈(化名),几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自家老爸脚底的一颗黑痣变大了。这颗痣不痛不痒,一向被陈伯视为“富贵痣”,没想过去处理它。
不料现在黑痣不断蔓延,不仅大了不少,模样也变得十分“狰狞”。充分沟通后,父子俩找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王绥江就诊。
王绥江主任医师仔细察看了患者的病情,认为这颗痣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建议微创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
随即,王绥江主任医师为陈伯进行了微创手术,切除了肿物并送了病理,病理报告提示肿物符合恶性黑色素瘤的改变。
好在发现及时,手术切除将陈伯的病灶连根拔起,阻止了黑色素瘤的远处转移。父子俩不由得一阵后怕,万分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王绥江主任医师提醒,黑色素瘤是所有皮肤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生存时间短的一种,容易沿淋巴和血液入侵人体其它器官,晚期致死率很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如果发现自己的痣出现可疑的病变,切记要及时就医。
▍普通的痣vs黑色素瘤,该如何区分
王绥江主任医师介绍,我们常说的痣,主要指的是色素痣,是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增多聚集而形成的斑点或斑块。
黑色素瘤则是一种生长失控的黑色素细胞,多数起源于皮肤上含有黑色素细胞形成的痣、胎记或色素斑,恶变后成为恶性肿瘤。
色素痣和黑色素瘤在外形上相似,常被视作“可疑分子”。但绝大多数的痣都是良性痣,不会发展成恶性肿瘤,极少部痣也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可循。
研究表明,有严重的日光晒伤史、皮肤癌病史、肢端皮肤有色素痣等群体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更高,黑色素瘤的发生也与痣受到反复的摩擦和损伤密切相关。
王绥江主任医师表示,黑色素瘤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多注意皮肤的变化,一般不难“揪”出它,早期微创手术切除的治愈率也很高。
▍除了黑色素瘤,还有哪些痣有风险?
1.先天性巨痣
面积较大,直径超过20cm的先天性色素痣又称先天性巨痣,有很高的恶变概率,应尽早切除。
2.多发痣
即痣的数量超过50个,痣越多,患黑色素瘤的可能就越大。
3.长在特定部位的痣
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肢端型:约占41.8%,如足底、足趾、手指及甲下等肢体末端。
②黏膜型:约占22.6%,如肛门、外阴、眼、口鼻咽等部位的黏膜。
上述案例陈伯的黑色素瘤就属于肢端型恶性黑色素瘤,这些部位新发的痣或正在变化的痣,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4.有特殊激惹病史的痣
经过激光、冷冻等治疗刺激后没有彻底清除或复发的痣。
5.长期暴露于日光下的痣
持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增加色素痣及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风险。
自己身上的痣,有治疗的必要?王绥江主任医师表示,一般认为所有的先天性痣,包括出生时即已存在以及出生后数周内存在的痣,都有切除的必要。而后天出现的色素痣,可以根据ABCDE原则进行自我检查,看看它有没有以下5个特征:
如果辨别不清或者发现自己的痣有异常时,建议及时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一定随便点痣,不恰当的祛痣方式不仅可能掩盖病变,还可能刺激痣的恶变。
王绥江主任医师提醒,对于高危部位及可能有恶变倾向的色素痣,建议微创手术切除,并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及早避免黑色素瘤早期漏诊与误诊的可能。
此外,日常生活中,对于黑色素瘤在内的各种皮肤癌,防晒是最好的预防方式。痣是“惹不起”的主,别去抠抓、挤压,越少的外部刺激对它越好。
专家介绍
王绥江
主任医师
熟悉人体解剖学结构,熟知整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解剖及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全面,临床视野丰富开阔,临床技艺精巧灵活。
在国内外发表文章40篇,SCI4篇。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擅长项目:
体表肿瘤的整形外科治疗;
先天性唇裂/腭裂的早期修复及晚期唇、鼻畸形的综合矫治;
创伤后组织缺损和各种瘢痕畸形的整复;
外耳、外鼻再造术;
腹壁成形术;面部除皱术;
眼、鼻的美容手术。
医院地址导航
琶洲院区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地铁线路:地铁8号线赤岗站C1出口
公交线路:
· 赤岗总站:131A路、131B路、93路
· 赤岗站:130路、14路、184路、189路、226路、229路、239路、250路、252路、262路、264A路、270路、304路、37路、45路、583路、93路、B7快线、B7路、大学城3线、高峰快线6路
民航院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290号
地铁线路:白云公园地铁站D出口
七所门诊部:海珠区新市头路183号七所门诊部
地铁线路:地铁3号线/8号线客村站B出口
供稿 整形美容科
内容编辑 朱健 校对 周泽銮
责任编辑 朱健
审核专家 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王绥江
审核/发布 周颖怡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