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这样的产业发展情况和营商环境,欢迎各位来广州,来白云发展。”去年,在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白云基地北京推介会上,白云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向全国性社会组织发出“安利”。
现场还可以看到白云区招商引资宣传手册和展板,里面详细介绍白云区产业优势、优惠政策等,向与会全国性社会组织代表传递了期盼落户的诚意。
诚意源于发展的决心。
“要加快构建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定位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白云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莉介绍,目前全区共有社会组织697家、社区社会组织4895家,去年7月,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区政府在白云新城核心位置高标准共建白云基地,并制定出台了针对社会组织的专项扶持政策。
新落成的白云基地目前如何?将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几个关键词来解读。
关键词1 “一核多园”
高质量建设是白云基地由始至终的“标签”。筹建阶段,白云区专门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区领导任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涉及部门协调、重大决策等的重要事项。
发展思路具体如何?白云区的答案是“一核多园”。
在“一核”的选址上,综合考虑交通便捷性、建筑形象、内部管理、商业配套、产业基础等综合要素,白云新城成了最佳之选。
白云新城处于湾区核心城市中心——广州市白云区,30分钟内可达珠江新城、广州金融城、琶洲等,10公里内可达广州东站、广州火车站、白云站等各大交通枢纽,方便各类社会组织向外展开交流合作。
目前,基地设置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国际交流区、项目合作区、传播展示区、创新孵化区、综合服务平台,用于满足日常办公、商务会议、项目路演、展示推广、培育孵化等功能需求。
杨莉介绍,后期还将根据各类社会组织集聚发展需求在白云新城内拓展核心空间,并在国家级园区广州民营科技园和区内重点产业平台布局“多园”。
关键词2 “6+6”&“21”
白云基地旨在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集聚发展。重点吸引哪些社会组织入驻发展?又给出何种扶持政策?
目前,白云基地重点结合白云区6+6产业集群规划及广州21条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影响力及带动性,吸引全国性、港澳、省级优质产业类社会组织入驻。为吸引更多优质社会组织在白云基地集聚发展,白云区亮出政策诚意。去年,区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白云基地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机构落户、办公用房、产业招商、行业推动、供需对接、专业人才6大维度制定了11条措施对入驻白云基地的社会组织进行专项扶持。落户最高奖励100万,最高百分百租金补贴。
关键词3 “基地+产业”
“白云基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共有四大重点任务。”杨莉介绍,主要包括加速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推动“基地+产业”双向赋能发展、打造基地特色品牌活动等任务。
——在加速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上,主要是整合高校、社会组织、行业会员企业人力资源力量,引进更多产业人才,支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上,白云基地将搭建“政企”“政社”“企社”、企业之间等不同主体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搭建社会组织创新推动成果展示、成果转化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应用。
——在推动“基地+产业”双向赋能发展上,旨在快速搭建产业朋友圈,围绕产业经济体系强链补链,推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的融合互动,积极开展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在打造基地特色品牌活动上,基地将聚力建立社会组织专家智库,开展行业类会展、社会组织交流大会、行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不断激发基地发展活力。
杨莉表示,白云区将以白云基地为载体,以入驻社会组织为抓手,以优势区域产业为支撑,以双向赋能发展为核心,努力打造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白云区成为新时代全国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高地和创业热土。
南方+记者 钱明雅
通讯员 白云民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