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开科揭牌仪式在普济院区急诊科举行。开设普济急诊急救综合病区,旨在进一步提升普济院区急诊急救能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是医院深化高水平医院建设的重要举措。
东莞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罗淑贞,总务科副科长兼普济院区运行保障部主任尹雪玲,普济院区医疗业务部副主任张锦光,急诊医学中心主任付春来,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刘捷安,普济院区急诊科副主任邹秋平,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副主任邝代斌,普济院区创伤急救外科副主任叶学年,红楼院区急诊急救区副主任游俊廷及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了揭牌仪式。
罗淑贞指出,开设急诊急救综合病区是提升医院急诊医疗服务水平、优化急诊资源配置、提高急诊救治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强化普济院区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急诊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医院培养出了一批年轻业务骨干,他们临床业务能力过硬,并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医院急诊科应以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的开设为契机,努力构建一个集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急诊医学平台,以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刘捷安指出,从2018年至今,急诊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开设的急诊急救综合病区不仅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能迅速响应并启动应急机制,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即时、有效的救治。同时,病区还将与相关科室保持紧密沟通与协作,加强信息共享与协调配合,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邝代斌介绍,新开设的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将提供全方位的急诊医疗服务,包括心血管急症、呼吸急症、消化道急症、创伤急症等各类急症。住院病房的收治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常见急症、疑难杂症、不明原因发热、中毒、脓毒血症等;同时,也接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代谢性、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需住院观察及急诊手术的患者,以及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等需就地抢救的患者。
病区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ECMO、CRRT、床边彩超、纤支镜、呼吸机、除颤仪等,为紧急救治提供了硬件保障。此外,病区集急诊抢救、急诊门诊、住院病房、监护病房及急诊手术室于一体,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疗团队,形成了一站式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连贯、高效的医疗服务。
未来,普济院区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将不断深化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前沿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将持续完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力争成为区域内乃至国内领先的急诊医学中心。
专家简介
付春来
主任医师
急诊医学中心主任
兼红楼院区急诊科主任
兼红楼院区急诊ICU主任
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基医疗安全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动物伤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休克分会委员,2022年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东莞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刘捷安
主任医师
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
兼普济院区急诊科主任
急诊规培基地主任
广东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分会常委,广东省医院协会第五届医院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急诊预防与救治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邹秋平
副主任医师
普济院区急诊科副主任
医学硕士,英国布莱顿和苏赛克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脏血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邝代斌
副主任医师
普济急诊急救综合病区副主任
(负责病区管理工作)
医学硕士,广东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长期从事ICU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擅长ECMO技术、多发伤、脓毒血症、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
【来源】东莞红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