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趁吸筹硬吞诚意金,买家只能使这招来“锁喉”|冷眼看市

南方+

0  南方+ 冯善书 拍摄

聚焦行业热点和市场痛点

传播理性客观和有价值的观点

南方+冷眼看市,今天聊下“诚意金”。说到买房认筹,难免要碰到许多人的伤疤。在今年的315特别报道中,南方+记者揭露了广州某高端楼盘违反承诺、拖延退还客户10万诚意金的无理行为。

00

没想到,报道一出,竟有许多读者和网友向我们报料,他们也遇到这种事,有的开发商甚至编造各种理由,想硬吞这笔钱。

诚意金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它就是开发商自己鼓捣出来的一种营销手段,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灰色地带。

何以见得?我想谈三点理由:

第一,尽管诚意金在当下新盘营销中普遍存在,但我国法律并没有这个概念,跟它能勉强扯上一点关系的只有违约金、订金和定金,但开发商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只承认诚意金是买房的一种意向,并不认同它是违约或订金和定金,这就事实上造成了现有法律法规对诚意金的调处仍属于盲区;

第二,开发商公开吸筹的时候,其实项目还没有拿到预售证,但为了提前锁定客户、收取对方的钱财,往往在刚拿到地、只是出了个规划设计方案的时候,就开始一边做广告,一边开放展厅吸引客户,在楼市行情好的时候,有的项目仅凭几张效果图,就胆敢向每人收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诚意金,也就是所谓的PPT卖房,这种行为不管用哪条法律规定来衡量,都已经越过红线,足以认定为违规销售了;

00

第三,诚意金虽然带有一个“诚”字,但现实中其仅仅具有对客户的单方约束力,换句话来说,就算你交了诚意金,也不一定能买到房,开发商可以根据行情随时坐地起价,你只能照着卖方新开出的条件来做,不答应就直接出局。开发商既不用付利息,也不会给赔偿。不管开发商缺不缺钱,都会拖你几个月或半年再退回。

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连一些大品牌的高端项目都想着拖延退还或贪吃客户的诚意金,难道诚信在他们眼里就这么不值钱吗?非也。

归根到底是这些开发商杠杆玩太大了,资金链紧张到玩不转了。听说有些项目公司穷得连自己员工都开始坑了。销售提成、员工工资,只要能上手的现金都扣住。

怪不得有律师看到我们报道时吐槽,不管诚意金的外衣多么华丽,都掩饰不了其变相扰乱市场秩序的本质。他办过好几个案子,有的开发商真的躺平了,一点荣誉感都没有,只要你不上法院告他,他就一直耍流氓,拖到你精疲力尽,最好自己主动放弃。

这年头,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买家能放弃吗?对方不给,只能告。

你们怎么看?

◎回顾

冷眼看市专栏系列短视频

10万诚意金退还一拖再拖,广州一项目被多位消费者投诉丨315特别报道

【评论/视频】冯善书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