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承前启后之年。龙年开工首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作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的龙岗,当前正举全区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龙岗把全区111个社区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发力点和落脚点,按照“党建引领带共建、公众参与促共治、盘活资源齐共享”思路,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整合资源,创新举措,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开设《我的幸福社区——“百千万工程”·社区调研行》栏目,通过对话社区党组织书记、实地看项目等形式,挖掘各社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新实践、新成效。敬请垂注!
核心提示:
滑滑梯上孩子们开心玩耍、健身区人们舒展身体、广场舞音乐轻柔、文化长廊老年人专心下棋……龙年开春,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坪地社区的富民公园人流如织、生机盎然。
在公园一角,由几个集装箱“拼成”的党群服务微站,志愿者们正在整理书籍,一位居民正扫码体验24小时城市阅读微空间。“下楼就能休闲放松,还有很多特色活动,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已经成为大家的网红打卡地!”提起焕然一新的富民公园,社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哪里人多我们就把阵地建到哪里!”近年来,坪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打造系列“微阵地”,把服务送到公园里、小区旁、楼栋下,有效缩短服务群众的距离,同时统筹各方资源,实现党群服务“24小时不打烊”,以贴心“微服务”托起社区“大民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社区创新探索“七彩坪地·幸福家园”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用七彩颜色标注不同种类的党群服务,便于群众根据颜色找服务,从而更好得服务群众,真正把党群阵地建到群众心坎上,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哪里人多阵地就建到哪里!”
服务24小时“不打烊”彰显“坪地温度”
阳春三月,坪地社区富民公园成为居民休闲乐园。
“听说这里24小时自助开放,我特地来体验一下!”在一座电话亭模样的城市阅读“微空间”前,曾女士用手机一扫,“微空间”门开了,只见里面有桌椅、台灯、空调,很适合一个人安静阅读、学习。“我儿子在南山区上高中,周末会回来,正愁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自习室,这个24小时开放的‘微空间’非常好!”
哪里人多党群服务阵地就建到哪里!这是坪地社区党委探索打造“七彩坪地·幸福家园”坚守的一个理念。
2022年10月,坪地社区党委以人员较密集的富民公园为基点,打造了龙岗区首个无人值守24小时服务的党群服务微站。为了进一步打破服务时间壁垒,提高服务效能,微站于2023年7月完成硬件升级,正式开放24小时服务,打造“累可歇脚、热可避暑、静可阅读”的户外党群服务阵地。
记者现场看到,微站加装了智能储物柜、微波炉、阅读桌椅等设施设备,不仅为群众提供休闲、饮水、储物等功能,还可以避寒暑、挡风雨,提供应急药箱、手机充电、雨具借用、食品加热等服务,居民群众还能留下微心愿、随时反映诉求。另外,微站的运行完全由义工“当家”,截至去年底共计728人次义工累计提供志愿服务1650小时,服务群众6800余人次。
为满足居民阅读需求,建强阅读阵地,坪地社区在富民公园投设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并把原有核酸亭改造升级成城市阅读“微空间”。2023年11月,该城市阅读“微空间”(阅山房、知海阁)升级了微信扫码功能,实现24小时“不打烊”。据统计,富民公园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图书常态化保有量约400至500册,总服务人逾千人次,借阅书籍超4000册。2023年12月,这一书香阵地获选深圳市第二届“全民阅读,携手共进”自助图书馆优秀托管单位评选活动“最佳环境奖”。
在距离富民公园数百米远的二十二小区暖蜂驿站,快递小哥向先生正坐在椅子上喝茶休息,他对这个“温馨小家”赞不绝口,“有自助饮水机、充电器、雨伞、书籍等,刮风下雨不用在外面东躲西藏了。”如今,二十二小区暖蜂驿站为新业态群体、环卫工人、交警等户外工作者开通了24小时服务,点亮一盏温暖的夜灯。
从党群服务微站到城市自助图书馆,从城市阅读微空间到暖蜂驿站,坪地社区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实现为民服务24小时“不打烊”,让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享受实实在在的便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彰显基层治理的“坪地温度”。
“群众可根据颜色找服务”
打造“七彩”阵地开启“双向奔赴”新局面
党员服务“沉下去”,基层治理才能“活起来”。
从地图上看,坪地社区地处坪地街道中部,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管理服务人口6440人。早前因基础配套薄弱、活动场地不足等原因,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普遍不高。
近年来,坪地社区党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创新打造“四站两中心一长廊”“一街两路三墙”等七彩服务矩阵,通过改造废置岗亭、集装箱等老旧设施,因地制宜打造“党建红”党群服务微站、“关爱橙”自助图书馆、“暖心黄”暖蜂驿站、“低碳绿”低碳赋能站、“风气青”富民公园廉政长廊、“安全蓝”消防安全宣传站与交通安全警示站、“和谐紫”湖田路宣传带等“七彩社区”服务矩阵,为居民提供集约化惠民服务,探索“七彩社区·幸福家园”基层治理新模式。
“群众可以根据不同色彩,轻松找到相应的服务阵地,非常方便。”坪地社区党委书记张志强介绍。
有了阵地,如何统筹资源?坪地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机制,结合文明街区创建,召集辖区党员及志愿者积极发挥作用,链接各方资源,主动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提供社保咨询、法律援助、政务服务等16项便民微服务;发动21家爱心企业单位免费提供健身娱乐器材、培训课程、活动场地等服务资源;组织64家文明街区共建单位提供上门义剪、上门义诊等9类暖心服务,切实让群众享受到了“触手可及”的便民福利,进一步增加基层治理“厚度”。
“把电话贴到每一栋楼”
党员干部入驻网格多方联动“民意速办”
晨钟暮鼓之时,坪地社区富民公园总是人流如织,尤以新建的“儿童乐园”人气最旺。
此前,坪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敬顺来社区举行“书记问需会”,就有居民提出需要一个儿童乐园。会后,社区马上行动,仅一个星期就把儿童乐园建好。彩色的滑滑梯上,充盈了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面对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坪地社区充分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多途径收集社情民意,通过“书记问需会”“党员接待日”、线上二维码收集、入户走访调研等方式,切实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想所盼,实时更新问题台账,落实滚动销号机制,收集并处理解决民生问题,在社区部门联动下真正实现民意速办。
“为实现‘民意速办’,我们建立了网格驻点干部主要负责机制,把党员干部电话张贴到每一栋楼,大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张志强介绍,坪地社区党委下辖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67人。党员干部带头入驻社区13个综合网格,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身边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速度”。
令人欣慰的是,坪地社区富民公园改建后,居民幸福指数出现几何式增长,成为居民公认最便民、最想去、最热闹的公共场所之一。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如一键求助、远程对讲、语音操控等,链接资源提供更多居民喜闻乐见的服务;不断拓宽党建阵地圈,优化便民服务圈,做大邻里互助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张志强表示,将持续打造居民感受得到的品质社区,把“七彩社区·幸福家园”建到老百姓心坎上。
【策划】 凤飞伟
【撰文】 陶清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